在學霸offer風采訪談專(zhuan) 題中,成功斬獲英國G5大學offer的學長學姐們(men) 將娓娓道來他們(men) 的名校申請之路,回憶申請所涉及的專(zhuan) 業(ye) 方向選擇、college選擇、文書(shu) 、筆試、麵試等各環節的種種經驗,激勵學弟學妹們(men) 衝(chong) 擊夢想中的世界TOP大學。
我的英文名叫Lynn,我喜歡唱歌和比較自由、新鮮的事物,比如出去旅遊、滑雪、跳傘(san) 等等。我AS的選課是數學、心理、經濟和化學,A2選課是高數、心理和化學。我在高一的時候也有自學過一點法語。
我的大學及專(zhuan) 業(ye) 選擇
我申請了英國、加拿大和香港三個(ge) 方向。在英國,我申請了劍橋、UCL的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KCL和杜倫(lun) 。在加拿大,我申請了多倫(lun) 多、UBC和麥吉爾。而在香港,我選擇了港大和港中文。我並不是很喜歡規模特別大的學院,我更喜歡有自己小圈子的感覺,所以我選擇了相對較小的Robinson學院。另外,當時升導告訴我們(men) 出國留學最好不要選擇同一所學校的不同學院,因此我選擇了Robinson學院。
從(cong) 初中開始,我就對心理學這個(ge) 領域感興(xing) 趣。當時,我很好奇心理學到底是什麽(me) 東(dong) 西,因為(wei) 我並沒有學過相關(guan) 課程,也沒有接觸過這方麵的知識。我隻是有一個(ge) 想法,認為(wei) 心理學可能是一門了解人類和動物的有趣學科。在我進入國際高中後,我發現心理學是一門能夠了解人類和動物的行為(wei) 和思維的學科。在我們(men) 的日常生活中,我們(men) 很多下意識的行為(wei) 、動作或與(yu) 群體(ti) 相處的特定反應和行為(wei) ,我們(men) 覺得這些都是自然而然會(hui) 產(chan) 生的事情,但是我們(men) 卻不知道為(wei) 什麽(me) 會(hui) 這樣做。
我認為(wei) 人類甚至不知道自己為(wei) 什麽(me) 會(hui) 產(chan) 生某些行為(wei) ,為(wei) 什麽(me) 會(hui) 產(chan) 生某些想法,我們(men) 卻想著用科技和方法去改變這個(ge) 世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先了解自己為(wei) 什麽(me) 會(hui) 這樣做,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這樣的想法,包括一些人類的學習(xi) 機製。這可能與(yu) 我們(men) 的出生背景和生長環境有關(guan) ,但一定是有原因的,不會(hui) 莫名其妙地出現。雖然心理學不像物理工程等專(zhuan) 業(ye) 可以實際研究出來的東(dong) 西能夠服務於(yu) 人民,但是心理學也有實際應用,對人類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認為(wei)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wei) 和思維的科學,不僅(jin) 限於(yu) 人類,還包括動物和人類與(yu) 動物的關(guan) 係。其範圍非常廣泛,甚至涉及人類學和哲學等領域。心理學不僅(jin) 提出問題並進行研究,還有相應的生活應用。我們(men) 可以通過結論對人類的生活產(chan) 生影響。
目前我還不確定自己對哪個(ge) 心理學分支感興(xing) 趣,但我對認知心理學或犯罪心理學很感興(xing) 趣。盡管我沒有深入研究過犯罪心理學,但我希望未來能在這些方向上深入研究。在工作方麵,我更喜歡從(cong) 事科研工作。我不會(hui) 成為(wei) 心理學教師或心理醫生,而是更傾(qing) 向於(yu) 從(cong) 事研究工作,因為(wei) 即使現在很多領域的心理學已經得到了研究,但仍有一些漏洞和空缺需要填補。我認為(wei) 科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的日常學習(xi) 經驗
在初三的時候,我就有想法去讀美國高中。當時,我已經獲得了美國高中的offer,但由於(yu) 當時是疫情剛開始,簽證辦理遇到了困難。於(yu) 是,我決(jue) 定繼續參加中考。當我轉學到上海的一所國際高中後,我突然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以前我能在某些科目上考得很好,但現在隨著學科內(nei) 容變得更加複雜,周圍同學也非常努力,我感到很有壓力。
為(wei) 了讓自己輕鬆一些,我選擇了一門藝術課。我認為(wei) 這門課可以不需要學習(xi) ,隻是用來水課的,但後來我發現這門課與(yu) 我想申請的專(zhuan) 業(ye) 完全沒有關(guan) 係。我相當於(yu) 浪費了一學期時間在這門課上,沒有學到任何東(dong) 西。
當我升入AS年級,我必須選擇一門與(yu) 我申請專(zhuan) 業(ye) 有關(guan) 的課程,當時我在生物和化學之間糾結,最後我選擇了化學,我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錯誤的選擇。我申請的是心理專(zhuan) 業(ye) ,心理專(zhuan) 業(ye) 對生物的要求比較高,如果我當初選擇的是生物,後來的學習(xi) 可能會(hui) 相對輕鬆一些,而且我可能會(hui) 接觸到更多心理學的內(nei) 容。
當時我的化學隻有初中基礎,Pre年級時也沒學過化學,直接上AS化學讓我有些跟不上,考試時甚至考了全班倒數第二的成績。我谘詢了老師和父母的意見,他們(men) 的看法都是讓我再堅持一段時間試試看。
我知道這門課是我的弱點,所以我會(hui) 多花點時間在這門課上,比如去找老師問問題,在課後多刷題。在學習(xi) 一個(ge) 新的知識後,我需要用講義(yi) 和筆記去做作業(ye) ,但如果離開講義(yi) ,我就什麽(me) 都不記得了。我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不好的習(xi) 慣,因此我開始嚐試在寫(xie) 作業(ye) 之前複習(xi) 所學知識,確保自己掌握了再去寫(xie) 作業(ye) 。
我的拓展學習(xi) 項目
當我得知有這些競賽時,我已經在做EPQ了。我認為(wei) 並不需要參加太多這樣的項目,隻需要有幾個(ge) 能夠拿得出手的就可以了。EPQ讓我可以選擇我感興(xing) 趣的領域進行研究,而不是像競賽一樣必須遵循規定的題目要求。我的研究課題是關(guan) 於(yu) 家庭教育對孩子內(nei) 在和外在動力的影響。
這個(ge) 想法來源於(yu) 我周圍的環境。我從(cong) 初中到高中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個(ge) 非常有壓力的環境中學習(xi) ,特別是初中時還在體(ti) 製內(nei) 。我周圍的人包括我的父母,可能都是那種隻關(guan) 注成績而不注重過程,也不會(hui) 太關(guan) 心孩子的想法和看法。
我想幫助像我一樣有困難的同學找到一個(ge) 真正能讓他們(men) 對學習(xi) 產(chan) 生興(xing) 趣的方法,而不是為(wei) 了學習(xi) 而學習(xi) ,或是為(wei) 了滿足家長的期望。
然而,我也意識到每個(ge) 人的學習(xi) 動力不同,這種差異很可能是由個(ge) 人原因造成的。因此,我決(jue) 定從(cong) 家庭教育這個(ge) 角度去研究有什麽(me) 不同的差異,並在結尾時提出一些關(guan) 於(yu) 家長或家庭教育方法的建議,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學生和家庭,找到真正喜歡學習(xi) 的方法。
EPQ其實是我做的第一個(ge) 稍微大一點的項目,從(cong) 提出問題開始研究直至產(chan) 生結論,最後對自己進行評估。在這個(ge) 項目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關(guan) 於(yu) 查閱資料和寫(xie) 論文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如何引用參考文獻等,是我在平時的A Level課堂上學不到的。EPQ對於(yu) 大學的論文寫(xie) 作非常有幫助,我相信將來也會(hui) 用到這些方法。
EPQ讓我認識到心理研究不是絕對的。之前在學校學習(xi) 心理課程時,我們(men) 所接觸到的實驗大多已經被廣泛接受並流傳(chuan) 了很久,因此我們(men) 都認為(wei) 其結論是正確的。但在這個(ge) 項目中,我發現數據有時會(hui) 非常多變,有時候與(yu) 我的想法完全不同。
我花費最多的時間是在數據整理上。由於(yu) 我的研究對象大多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他們(men) 的學習(xi) 和認知能力還不夠清晰,回答問題時更多地根據自己的意識回答,這可能會(hui) 導致數據難以形成趨勢。
因此,我意識到心理研究需要更多的細致、耐心和注意力,而研究結果並不一定與(yu) 我想象得一致。在這個(ge) 過程中,我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並不一定是正確的,而數據收集過來有時也超出了我的認知範圍。
這對我對心理研究的理解產(chan) 生了一個(ge) 比較不同的視角,讓我認識到心理研究是一個(ge) 具有挑戰性和有趣的過程。如果我們(men) 能夠預測實驗結果,那麽(me) 這個(ge) 實驗就沒有必要進行了。正是由於(yu) 數據的不同和獨特性,才使得研究具有意義(yi) 和價(jia) 值。
我印象深刻的是機構的老師幫助我科普了認知心理學方麵的知識。當時我對認知心理學很感興(xing) 趣,特別是記憶方麵的內(nei) 容,因此老師向我科普了一些實驗和專(zhuan) 業(ye) 術語,如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等。
我還將這些知識用於(yu) 我的PS上,這樣可以與(yu) 學習(xi) 聯係起來,同時與(yu) 我EPQ的主題也有關(guan) 係。我的EPQ主題是關(guan) 於(yu) 學習(xi) 動機方麵的,因此這些知識完全可以串聯起來。機構的微科研老師讓我對心理學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並向我介紹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通過他的科普,我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理解的概念,例如Sigmund Freud提出的一些理論。
這些知識在我的A2考綱中也有所涉及,起到了過渡銜接的作用。
我的PS思路構建
我的文章沒有脈絡,一段內(nei) 容和另一段之間沒有聯係,感覺就像是從(cong) 一個(ge) 部分跳到另一個(ge) 部分。幸運的是,老師幫我整理了我做過的項目和我的思路曆程,讓我開始理解我為(wei) 什麽(me) 要做這些項目以及這些項目對我的學科認知更具邏輯性。
我認為(wei) 文章的亮點在開篇。我用反問句的方式引出了背景,並通過講述一個(ge) 問題來吸引讀者,就像講故事一樣。我通過閱讀書(shu) 籍逐漸了解了這個(ge) 問題和這門學科,嚐試進行了EPQ和大型項目研究,最終將研究結果傳(chuan) 遞給更多人。我發現大多數人並不了解心理學,希望通過我的演講、EPQ和閱讀,普及這門學科。
PS的邏輯性非常強,步步緊隨前一步的結論,這是我在寫(xie) 作時沒有意識到的。我覺得我的PS在申請過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盡管我的成績隻是一般般的水平,但我和那些優(you) 秀的同學取得相同的offer。因此,在申請過程中,除了成績之外,表達對學科的熱愛和想法非常重要。
我的劍橋麵試經驗
我的同學中有些申請心理學專(zhuan) 業(ye) 的申請者都是五六個(ge) A*的學生,而我並沒有這樣的成績。當時,我認為(wei) 為(wei) 了達成一個(ge) 夢想,不要讓申請季節留下遺憾,我就填寫(xie) 了劍橋學校的申請表。但我沒想到我居然被邀請參加麵試。
當時我沒有提前準備麵試,也沒有對劍橋做過任何了解。我在12月1日收到了劍橋的麵試邀請,麵試時間定在了12月6日,時間非常緊張。當時我還需要上課,隻有晚上和周末有時間準備麵試。
當時我對麵試最深刻的印象是,有些老師一直在強調一定要把內(nei) 心的想法告訴招生官,而不是僅(jin) 僅(jin) 呈現一個(ge) 答案給他們(men) 。我認為(wei) 這是劍橋麵試或者說我們(men) 這種社科專(zhuan) 業(ye) 麵試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但是我在麵試中沒有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可能是因為(wei) 我太緊張了。多年來,我習(xi) 慣於(yu) 將正確答案直接告訴出來,沒有將我的心路曆程和想法告訴招生官。即使我的答案是正確的,他們(men) 也不知道我的思維過程。更何況,如果我的答案是錯誤的,我就更加無法表現我的思維了。
麵試的學院給我出了一個(ge) 從(cong) 未遇到過的問題。麵試官在Zoom上與(yu) 我分享了一個(ge) YouTube視頻,並讓我描述視頻中所呈現的內(nei) 容。這個(ge) 視頻基本上是一種隨機心理小測試,針對路人進行的。
他讓我描述這個(ge) 實驗是用來做什麽(me) ,並說明他們(men) 進行這個(ge) 實驗的目的是什麽(me) 。幸運的是,我之前聽說過和了解過其中的兩(liang) 個(ge) 實驗,所以我能大致理解實驗內(nei) 容。然而,由於(yu) 視頻沒有字幕,而且我的英語水平不足以完全理解麵試官所說的每一句話,因此,在描述實驗時,我感到自己表達得不太清晰順暢。
盡管我能展示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忘記了一些非常生活化的詞匯應該怎麽(me) 表達。我用代替的說法替換了它,但我明顯感覺到麵試官皺了下眉頭,可能沒有完全理解我的表達意思。我已經盡力回答了其他大部分問題,但可能確實沒有想得夠多,無法達到劍橋大學對學生的要求。
當我收到offer時...
在拿到offer的前一天晚上有個(ge) 朋友來找我聊天,她告訴我UCL教育心理的申請狀態變了。那天晚上她和我說完,我就去看了,發現我的狀態還是沒有變。之前UCL和KCL都發過一輪心理,但都沒有輪上我,我就想著這個(ge) 教育心理第一批又沒有輪上我。第二天早上我醒過來看了眼郵箱,發現裏麵有條track,我大概就知道肯定是這個(ge) 專(zhuan) 業(ye) 。
我不知道是拒信還是offer,打開發現是offer,我就第一時間把這個(ge) 消息告訴了我爸媽。畢竟等了那麽(me) 久,我還是很激動的。我本來打算如果拿不到UCL的offer就去加拿大了,但是這樣我就可以直接去倫(lun) 敦了,感覺一下子從(cong) 最低端到了最頂端,對當時有點焦慮的我來說是一個(ge) 非常大的鼓勵了。
申請季想感謝的人是誰?
首先我想感謝我的家人,他們(men) 給我提供經濟上和精神上的支持。我知道很多家庭會(hui) 反對小孩學心理學,覺得這個(ge) 學科未來很難找工作、賺不到很多錢。很多家長不理解為(wei) 什麽(me) 選這個(ge) 科目,我感謝我爸媽能理解並支持我去學這門學科。我也很感謝我學校的心理老師。一開始我可能對心理這門課隻是非常表麵的了解,在學校的心理課上,我能感受到他對這門課的熱愛。
他在上課的過程中並不是純想把課教完,他真正想的是我們(men) 可以更多地理解,我們(men) 平時找他聊一些關(guan) 於(yu) 心理學的東(dong) 西他都非常樂(le) 意為(wei) 我們(men) 解答。也就是因為(wei) 有這樣一個(ge) 好老師,我的心理成績在這兩(liang) 年多裏麵一直保持在A到A*這樣的成績。有時候你的學科成績是來源於(yu) 你的熱愛和堅持,可能也是因為(wei) 有這樣的老師我才能堅持這樣學下去。
我也很感謝機構的老師。我參加了機構的PS輔導、微科研項目還有劍橋麵試的培訓。大部分時間微科研的老師都在和我討論記憶方麵學習(xi) 機製的內(nei) 容,也會(hui) 和我拓展一些心理學發展的曆史和其他方麵的內(nei) 容。
我覺得機構的老師都有比較豐(feng) 富的經驗和知識儲(chu) 備量。有一位機構的老師既輔導了我PS,也輔導了我的麵試。他幫助我在我現階段的基礎上拔高層次,我當時的PS就是在他的點撥下才能慢慢地把東(dong) 西串聯起來的。
後麵麵試的時候,他會(hui) 給我許多鼓勵。我感覺他非常專(zhuan) 業(ye) ,哪怕我說得不太好或者不是很自信,他也會(hui) 盡可能教我從(cong) 另一個(ge) 方麵思考問題,讓我不要那麽(me) 快否定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些是我申請的一個(ge) 拐點,在我的申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學弟學妹們(men) ,我想對你們(men) 說:
我認為(wei) 堅持自己所喜歡的事情非常重要。理科和心理學不同,理科可能更注重成績和競賽,而心理學則更關(guan) 注學生對該學科的理解、喜愛和熱情。在申請季中,相比其他學科,心理學的進度可能會(hui) 偏慢,而且你可能會(hui) 看到周圍的同學收到很多學校的offer,甚至可能會(hui) 感到焦慮。
但是,我們(men) 不應該因為(wei) 這些因素而懷疑自己的選擇,也不要放棄自己喜歡的專(zhuan) 業(ye) 。熱愛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的成績可能不是最好的那一批人之一。在預估成績時,我知道有些同學希望能拿到更好的成績,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取得四五個(ge) A*。因此,我們(men) 不必為(wei) 了取得更好的成績而不惜一切代價(jia) 。
隻要向招生官展現最好的自己即可,不必因為(wei) 自己成績比別人差幾個(ge) A而擔心被拒。如果後來所有人都有四五個(ge) A,預估分數就沒有意義(yi) 了,每個(ge) 人都隻能申請他們(men) 能拿到的分數。因此,我們(men) 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因為(wei) 這種事情覺得自己哪裏都不行。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