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理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的同與不同!

在從(cong) 事美本申請的谘詢過程中,我經常遇到國內(nei) 家庭對文理學院的第一反應都是:

文理學院隻有文科比較牛?

文理學院名字裏帶Arts,該不會(hui) 是搞藝術的吧?

文理學院在中國沒啥名氣,回來不好找工作,還是不考慮了吧?

其實Liberal Arts Colleges裏麵的這個(ge) Arts指的並不是藝術或者文科,而是綜合素質、能力和思想的統稱。Liberal Arts College指的是提供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College,既提供素質教育的本科學院。

當然,學生的綜合素質也不是隻有文理學院在乎,美國的綜合性大學也會(hui) 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ang) ,尤其是一些曆史悠久的私立大學,比如藤校。

追根溯源,在本科教育的教學理念和課程設置上,美國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其實是一脈相承、異曲同工的。但是在具體(ti) 的課程內(nei) 容、學校資源、師資、社團活動、名聲以及費用上,兩(liang) 者確實有區別。

在今天的這篇文章裏,我就著重為(wei) 大家介紹美國文理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的同與(yu) 不同

文理學院&綜合性大學的同:

本科教育理念&課程設置

我在哥大上學的時候,分別在兩(liang) 個(ge) 學院上過課,一個(ge) 是巴納德學院,一個(ge) 是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兩(liang) 個(ge) 都是本科學院,一個(ge) 是女校,一個(ge) 是以前的男校(現在是男女混校)。

巴納德學院是正兒(er) 八經的文理學院,建校於(yu) 1889年,1970年並入哥大。雖然並入了哥大,巴納德還是保持了自己獨立的財政和傳(chuan) 統,保持了文理學院女校的身份。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其實就是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原型,原名國王學院,建校於(yu) 1754年,於(yu) 1912年擴為(wei)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

哥大的本科生可以選巴納德的課,巴納德的本科生也可以選哥大的課。這兩(liang) 個(ge) 學校在1912年之前,其實都是文理學院,注重學生綜合實力的培養(yang) 。不管你的專(zhuan) 業(ye) 是數學還是曆史,每個(ge) 學生都要學習(xi) 西方經典,理想國是必讀和必修。

而在過去的兩(liang) 百年,隨著世界對專(zhuan) 業(ye) 不斷擴充,工程學院、商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等專(zhuan) 業(ye) 學院應運而生,哥大也於(yu) 1912年正式擴張成為(wei) 一所擁有二十個(ge) 學院的綜合性大學。

雖然變化萬(wan) 千,但哥大的本科教育卻仍然保持著原來文理學院的傳(chuan) 統,希望學生們(men) 在本科階段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yang) 。哥大的本科學院——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仍然和兩(liang) 百多年前一樣,是一所文理學院。

擁有同樣曆史命運的不隻是哥大,還有其他曆史悠久的美國私立大學。哈佛大學的本科學院叫哈佛學院,耶魯大學的本科學院叫耶魯學院,芝加哥大學的本科學院叫“The College”(學院),都是正兒(er) 八經的文理學院。

雖然這些大學都變成了綜合性大學,但是去這裏上本科和去其他文理學院上本科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區別,因為(wei) 他們(men) 注重的都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ang) ,而非謀生技能。

綜上所述,美國文理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的第一大同,就是教學理念的相同,美國文理學院和綜合性大學對本科生都提倡培養(yang) 綜合素質為(wei) 主,謀生技能為(wei) 輔。

而這樣的教育理念,也體(ti) 現在他們(men) 異曲同工的課程設置上。從(cong) 美國大學獲得本科學位,一般需要120個(ge) 學分,40個(ge) 學分是必修的核心專(zhuan) 業(ye) 課,40個(ge) 學分是自主選修課,學生可以用來選擇第二專(zhuan) 業(ye) ,剩下的40個(ge) 學分是通識教育課。

通識教育課的設計就沿用了文理學院的傳(chuan) 統,每個(ge) 學校可以按照自己的傳(chuan) 統設置課程。哥大的通識教育要求學生們(men) 學習(xi) 西方經典,斯坦福的通識教育課程叫“Thinking Matters”,既思考很重要,要求學生們(men) 學習(xi) 思考的方法論。

很多後期建立的公立大學,不是由文理學院轉變過來的美國大學,也沿襲了美國文理學院的傳(chuan) 統,在教育理念和課程設置上異曲同工。

那麽(me) 我們(men) 現在所說的文理學院到底是什麽(me) 樣的存在呢?其實就是那些拒絕擴成大學,也拒絕加入其它大學,堅持著自己小而精的辦學理念和模式,伴隨著時間的沉澱,它們(men) 就成了我們(men) 現在所熟知的文理學院了。

總的來說,在課程設置和辦學理念上,文理學院的本科教育和大部分美國綜合性大學的本科教育是異曲同工的。

文理學院&綜合性大學的不同

說完了同,我們(men) 再來說說不同。文理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的不同主要體(ti) 現在,具體(ti) 的專(zhuan) 業(ye) 設置、課程安排、學校資源、社團活動和學校名聲上。

專(zhuan) 業(ye) 設置

文理學院的學科大多為(wei) 基礎學科,很少有自帶工程學院或商學院的。大部分文理學院會(hui) 通過和藤校以及其他名校有3+2的合作項目,來滿足學生對理工科專(zhuan) 業(ye) 的需求。

綜合性大學如果在商科和理工科方麵有足夠的資源,比如學術厲害的師資、先進的科研設備、充足的科研資金,就會(hui) 開設商學院、工程學院等,大部分綜合性大學都自帶商學院和工程學院。

課程安排

從(cong) 課程內(nei) 容來說,文理學院注重古典學科,藝術創作和個(ge) 人項目,而綜合性大學更注重的是基礎學科,實踐課程以及研究性課程。

從(cong) 課程的形式來說,文理學院注重小班教學(20人以下)和互動,而綜合性大學一般是大班授課,注重知識的傳(chuan) 授。在綜合性大學一般隻有到高年級的課程,才會(hui) 和教授有深度交流的小班課程。

從(cong) 課程的選擇範圍來說,文理學院選擇課程的自由度很高,很多文理學院是Open Curriculum,學生可以自主設計大學四年課程,而綜合性大學的選課自由度相對較低。

從(cong) 評分形式來說,文理學院更加注重學生的自我成長。比如斯沃斯莫爾學院(Sworthmore College)的評分係統是Pass/Fail:教授會(hui) 指出學生的錯誤,要求學生一遍一遍的改作業(ye) ,直到學生達到教授的標準,不達到就不能從(cong) 這門課畢業(ye) 。

而綜合性大學注重培訓學生的競爭(zheng) 力,比如紐約大學的商學院采用了排名的評分機製,讓同學們(men) 為(wei) 了更好的成績而互相競爭(zheng) 。

學校資源

從(cong) 學術發展資源來說,文理學院大多有很多優(you) 質的博物館和收藏館。

比如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所有的自然曆史博物館藏,有全美第二豐(feng) 富的恐龍化石收藏。再比如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的曆史藝術博物館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品。雖然量小,但完整度和稀有度不亞(ya) 於(yu) 大都會(hui) 博物館的藏品。

而綜合性大學的資源大多是研究設備和科研項目,曆史悠久的一些大學(比如藤校)也會(hui) 有博物館和藏館。

從(cong) 職業(ye) 發展資源來說,文理學院有強大而緊密的校友聯盟,學生需要哪些方麵的職業(ye) 資源,會(hui) 相對比較容易被遷橋搭線;而綜合性大學的校友多而雜,需要學生自主去選擇並建立社交圈。

社團活動

對於(yu) 社團和組織,文理學院大多是學生自主組織,學生數量少,社團活動量少;綜合性大學學生群體(ti) 大,社團活動更加豐(feng) 富多樣。

學校聲望

在美國,一般美國人會(hui) 認為(wei) 文理學院是有錢人去的貴族學校,和常青藤媲美。文理學院也會(hui) 按照自己不同的特色被廣泛認知,比如,威廉姆斯和阿默斯特喜歡體(ti) 全麵發展的學生,斯沃斯莫爾喜歡學術很強、思考力很強的學生。

綜合性大學在美國的認知度主要靠離家的距離來確定的,美國人對大學排名的認知度很低,出於(yu) 經濟原因,願意選擇離家近口碑好的大學。

說完了文理學院的的同於(yu) 不同,相信很多留美家庭都會(hui) 思考要不要選擇去文理學院讀本科,文理學院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呢?

作為(wei) 教育行業(ye) 人士,我認為(wei) 如果你,希望在大學可以探索自己和世界,希望在大學能夠獲得獲益終身的良師益友,希望在大學主要培養(yang) 綜合實力次要培養(yang) 非謀生技能,那麽(me) 你完全可以把文理學院放到選校名單裏。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6篇新生文書共同點分析

下一篇

一直在中文學校上課的孩子與國際學校有哪些差距?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