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學術競賽
問題12 現在美本申請競爭(zheng) 那麽(me) 激烈,是 不是所有學生都要有競賽才能脫 穎而出?
首先,我們(men) 的觀點想和大家強調下,競賽不是所有學生都要去參加,因為(wei) 競賽是一個(ge) 千軍(jun) 萬(wan) 馬過獨木橋的競爭(zheng) 狀態,通常情況下隻有在競賽中取得成績才能轉化成申請中的優(you) 勢。
我們(men) 看過太多這種案例,家長讓孩子去參加AMC,但是學生的水平達不到,參加AMC就隻能是陪跑。當然,如果家長的意圖不是為(wei) 了要去拿獎,隻是為(wei) 了讓孩子能更好地去鞏固這些知識點,那AMC不見得是最佳的選擇。
所以要分清楚,如果自己真的有水平、有天賦、有時間、有能力,那麽(me) 競賽也是可以考慮的一個(ge) 賽道,當然這個(ge) 賽道會(hui) 很擁擠,競爭(zheng) 也非常激烈。但不是所有的競賽都是有含金量的,所以也要注意去區分。
問題13 有哪些競賽推薦?
從(cong) 我們(men) 多年的經驗來看,以下講到的這些學科類競賽,相對來講含金量和拿獎的可能性都是不錯的,在申請中能幫到學生,也不至於(yu) 太難而拿獎的可能性太小。此外,這些學科類競賽和學校的某些課程有一定的關(guan) 聯,如果學生在學校學了一些對應的課程,再去準備這些競賽,會(hui) 省力很多。
數學競賽數學方麵,毫疑問AMC是比較常見,因為(wei) AMC是一個(ge) 個(ge) 人賽,不像數學建模一類的是團隊賽。而且AMC的級別和美高的數學課程級別也是有一定的關(guan) 聯的,一般情況下,上完代數1和幾何,主要是去考AMC8,上完代數2去考AMC10,上完預備微積分去考AMC12。
科學競賽工程和科學綜合,例如英特爾,Google Science Fair穀歌科學獎,丘成桐,這些都是比較有含金量的,但是這幾個(ge) 競賽難度都比較大,必須要學生實力很強才有可能拿獎,要不然就是陪跑。
物理競賽,比較建議的是物理碗,因為(wei) 物理碗難度沒有那麽(me) 大,雖然每年參加的學生也非常多,但是如果成績足夠強,是比較容易在申請當中,脫穎而出的。
而且對於(yu) 中國學生來講,物理碗是相對來講比較好參加的,因為(wei) 想要參加其他物理的競賽,可能有的競賽會(hui) 對身份有限製,另外就是沒有那麽(me) 容易拿獎。我們(men) 有學生參加物理碗競賽第一年是國內(nei) 金獎,第二年是全球前100名,這兩(liang) 個(ge) 競賽最後幫助這個(ge) 學生申請到了約翰霍普金斯。
生物競賽,美國的USABO,即美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是比較有含金量而且和AP有一定的關(guan) 聯,很多學生會(hui) 同時準備AP生物和USABO;還有HOSA,相對來講適合年級低一點的學生,USABO會(hui) 更難一點,所以建議HOSA;還有Brain Bee腦科學方麵競賽,等等。
化學競賽,全美的化學奧林匹克競賽USNCO,不僅(jin) 有含金量,還和AP化學有很大的關(guan) 聯性,很多學生會(hui) 同時準備AP化學和USNCO競賽。 計算機競賽,選擇比較多,例如全美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還有一些編程的競賽等等。
經濟類競賽,也是選擇比較多一點,例如NEC全美經濟挑戰賽,還有BPA,FBLA等等。比較常見的,人數參加比較多、比較有含金量的,就是NEC競賽,這是很多想要申請經濟學方麵的學生會(hui) 考慮的一個(ge) 競賽,而且NEC和AP經濟也有非常多重合的內(nei) 容,很多學生也是會(hui) 同時弄AP經濟和NEC。
文科競賽,寫(xie) 作比賽,比較推薦Scholastic Art & Writing Awards,在美高如果寫(xie) 作得好,老師也會(hui) 推薦去參加這個(ge) 競賽。除此以外,很多家長也會(hui) 讓學生參加紐約時報的夏季讀寫(xie) 比賽等等。
語言類競賽,例如拉丁語 National Latin Exam,這個(ge) 是比較有含金量的,我們(men) 有學生每年都參加,每年都是一等獎,然後最後一年參加最高級別的,也拿到最高獎。
問題14 競賽什麽(me) 時候開始準備?
這跟競賽本身有比較大的關(guan) 係。如果競賽特別難,那可以放在後麵一點,比如11年級。有的競賽是比如學生11年級底或者11年級的中下旬提交之後,到12年級才會(hui) 開獎,這種情況,相當於(yu) 上一年級申請的差不多截止時間才有可能會(hui) 拿到競賽的一個(ge) 獎項結果。 例如Concord Review是美國曆史方麵的一個(ge) 非常有含金量的期刊,如果想要走曆史、文科路線,然後要去寫(xie) 一篇曆史論文去參加Concord Review,通常情況下,很多學生都是11年級提交,然後12年級上學期才會(hui) 出結果,這就相對來講比較晚一點。
如果難度不大的競賽,在9、10年級就可以參加,亦或是有不同級別的難度,可以在不同的年級參加不同的級別。例如,AMC,9年級上代數2,就可以參加AMC10;如果10年級上預備微積分,就可以去參加AMC12,這樣是遞進的,每年都可以參加一點。再例如全美拉丁語競賽 National Latin Exam 也是遞進的,就是它是拉丁1,拉丁2,拉丁,3,拉丁,4這樣子遞進的,每年都可以參加這個(ge) 競賽。
還有的競賽,含金量也很高,但是競賽本身進行了分組,分成低級組和高級組或者初級組和高級組,例如物理碗、全美經濟挑戰賽NEC都是分組的,所以9年級就可以去參加低級組,然後倒10年級再去參加高級組,或者9、10年級參加低級組,然後11年級去參加高級組。這樣的時間安排,就分散且循序漸進,最後拿獎額概率就會(hui) 比較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