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說:文書(shu) ,作為(wei) 高中申請過程中少有的和招生官直接交流的機會(hui) ,是反映申請者個(ge) 性、提升錄取概率的重要媒介。
如何提前開始準備文書(shu) ,並在成千上萬(wan) 的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為(wei) 被錄取的Top1%呢?
今天,我們(men) 為(wei) 大家請來claire學長為(wei) 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文書(shu) 寫(xie) 作經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幾年前我和眾(zhong) 多家長和學生一樣困惑,但是我最終獲得了賓夕法尼亞(ya) 州Top10美高的錄取,今年將入讀Top15美本的哲學係。
今天我將從(cong) 文學專(zhuan) 業(ye) 的角度,來分析什麽(me) 樣的文書(shu) 最適合用來申請美高以及同學們(men) 可以怎麽(me) 做來讓自己的文章更上一層樓。
提前規劃
確定好自己的選校列表後,同學們(men) 需要登錄各個(ge) 學校的官網查看文書(shu) 題目和申請的截止日期。
許多頂尖的學校,除了Gateway/SAO係統中必答題目之外,還有額外的問題。
舉(ju) 例一些頂尖美高的常見問題:
Cate School(凱特中學)
Westminster School(威斯敏斯特學院)
Berkshire School(伯克希爾中學)
這些文書(shu) 雖然短,但創意性強,因此如果沒有靈感,是非常可能在一道題目上卡一兩(liang) 周都寫(xie) 不出來的。
由於(yu) 這些題目並不是每年更換的,因此學生的競爭(zheng) 對手不隻是同屆的申請者。這導致學生的文章非常難出彩,且不同學校的題目不盡相同,因此學生的總工作量相當大。
通常寫(xie) 文書(shu) 的時間規劃如下:
(1)拿到題目,和老師、家長、朋友一起頭腦風暴,寫(xie) 出初稿 = 14天
(2)指導老師閱讀初稿並提出修改意見 = 7天
(3)根據修改意見重新頭腦風暴、寫(xie) 稿,老師持續提出修改意見,直到滿意 = 7-28天
(4)大方向不再改動,指導老師提出潤色意見 = 7天
(5)潤色完成 = 7天
由上可見,一個(ge) 滿意的文書(shu) 誕生大多需要42-63天,也就是2個(ge) 月左右。
雖然文書(shu) 的截止日期在次年1月中旬,但申請者開學後還需顧慮校內(nei) 作業(ye) 、期中期末考試、標化成績衝(chong) 刺等待辦事項。許多學生由於(yu) 校內(nei) 校外應接不暇,最終不得不提交殘次文書(shu) ,大大削弱了競爭(zheng) 力、得不償(chang) 失。因此暑假開始文書(shu) 的準備是相對合理的安排。
文章五要素
或許申請者們(men) 都熟悉“五個(ge) W”——who, what, when, where, why。但我今天說的不是這個(ge) “五要素”。
“五個(ge) W”是常用於(yu) 記敘文的提綱,可以讓寫(xie) 作者創作出完整的故事。這是必要的,但在美高申請中,招生官並不隻想知道你過去的人生中發生了什麽(me) ,而更多想知道你對此的想法、反思,你的性格特征,以及你所發生的改變。
因此美高文書(shu) 並不是記敘文,而是夾雜著敘事的議論文。
那麽(me) 文書(shu) 的五要素是什麽(me) 呢?
讀者intended audience
一篇文書(shu) 的讀者是招生官。或許是女性,或許是男性,或許是數學老師,或許是音樂(le) 老師,或許是體(ti) 育教練;或許由於(yu) 閱讀了太多申請者材料而感到困倦。
因此,申請者如果要在文章中提及學科專(zhuan) 業(ye) 術語,需要進行簡短但精確的定義(yi) 。
例:
“我參加了SPBCN。” → 錯誤
“我參加了Spelling Bee of China (SPBCN)。” → 好一些了
“我參加了Spelling Bee of China (SPBCN) 英語拚字大賽。” → 非常好
其次,招生官作為(wei) 成年人和教育工作者,閱人無數,對學生申請者的寬容和理解比我們(men) 想象中的多。
因此學生不必擔心自己寫(xie) 的內(nei) 容過於(yu) 幼稚,且學生不必訓練自己擁有這個(ge) 年齡段不該擁有的成熟。順其自然,寫(xie) 自己最想寫(xie) 的內(nei) 容,才能夠向招生官展示一個(ge) 真實的、有趣的靈魂。
背景context
我當時在文書(shu) 中寫(xie) 了自己出演《灰姑娘》英語話劇的經曆和成長。
當時沒有過多贅述,但事後意識到,在英語作為(wei) 母語的環境中,一個(ge) 初中學生演《灰姑娘》顯得有些幼稚且沒有挑戰。如果當時我加一句,這是一個(ge) 英語初學者的俱樂(le) 部,那就相對更能理解一些。
這是國際生和美國本土學生之間的差異,且如果申請者自己不加以解釋,招生官是不會(hui) 幫你找理由的。
因此,當你在寫(xie) 作時,多留一個(ge) 心眼兒(er) :你所寫(xie) 的內(nei) 容,從(cong) 美國的文化背景下看,可以達到你所設想的效果嗎?這些可能由於(yu) 背景差異造成的誤會(hui) ,要盡量精簡地解釋清楚。
目的purpose
文書(shu) 的目的,是向招生官展示自己,並且說服對方錄取自己。
寫(xie) 作時請反複提醒自己這個(ge) 目標。我深有感觸,當我們(men) 寫(xie) 得開心的時候,思路會(hui) 偏離中心,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在寫(xie) 什麽(me) 。
這些“上頭”的寫(xie) 作,或許提醒著我們(men) 究竟熱愛什麽(me) ,因而可以被用於(yu) 推翻重寫(xie) 時的頭腦風暴,引發新的文章。但當你的文章的大方向不準備修改的時候,這些偏離中心的部分對你的文章百害而無一利。因此,請大膽地刪掉,無論你多麽(me) 喜歡它。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地基”,而蓋起高樓大廈的,是一環扣一環的邏輯鏈和嚴(yan) 絲(si) 合縫的“鋼筋水泥”。你可以逐字逐句問自己,這些內(nei) 容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它的前一條邏輯是什麽(me) ,後一條邏輯是什麽(me) 。是否有重複、多餘(yu) ,是否需要重新排序。
回到寫(xie) 作目的:說服招生官錄取你。
為(wei) 什麽(me) 是你呢?為(wei) 什麽(me) 不是隔壁學校那個(ge) 誰誰誰,為(wei) 什麽(me) 不是某個(ge) 美國學生?為(wei) 什麽(me) 隻能是你?
大家可以思考過往人生中遇到的所有同齡人。如果有一兩(liang) 個(ge) 優(you) 點,能夠讓你和所有人都不一樣,這個(ge) 點是什麽(me) ?
或許是,你能堅持每天兩(liang) 小時羽毛球訓練,而大部分同齡人不能做到。或許是,你讀過很多推理小說,甚至自己創作了一些短文。或許是,你真誠地對待所有人,你記得所有好朋友的生日並會(hui) 費心準備禮物。
問一問身邊了解你的朋友、老師、親(qin) 人。確認自己最獨特的優(you) 勢,並且通過文書(shu) 將其放大。
舉(ju) 個(ge) 例子:
第一層次:“我是個(ge) 中國學生,我很了解中國曆史文化,可以增加校園多樣性。”
非常好,你的競爭(zheng) 對象縮小到了同屆的所有中國學生。
第二層次:“在中國學生中,我比大多數同學更了解英美文學,我讀過的書(shu) 有XXXXX,並且時常向雜誌社投稿自己的讀書(shu) 感悟,發表了幾篇。”
非常好,你的競爭(zheng) 對象又縮小了一大圈。
第三層次:“在所有了解英美文學的中國學生中,我是最會(hui) 打跆拳道的。我認為(wei) 競技體(ti) 育和文學有互通的地方,比如都需要力量和美學之間的平衡。我讀過的這些書(shu) 給了我這份啟發。
通過這個(ge) 思維模式,我可以分析我的人生,以及個(ge) 體(ti) 與(yu) 社會(hui) 之間的辯證關(guan) 係。我是一個(ge) 善於(yu) 思考的人,且我會(hui) 在高中繼續努力,因此我很有可能會(hui) 變成一個(ge) 成功的人,為(wei) 母校添光彩。所以請你們(men) 錄取我。”
非常好,現在你已經是申請者中最獨特的那一個(ge) 了。
總結summary
寫(xie) 完一篇文書(shu) 後,請嚐試用一句話概括你所寫(xie) 的內(nei) 容。如果你發現自己無從(cong) 下手,或是一句話說不清楚,那大概率你的文章中心不夠明確,或者根本沒有中心。
正常情況下,讀者從(cong) 一篇250字左右的文書(shu) 中記住的點,不會(hui) 多於(yu) 一句話。如果你自己都總結不出來,那招生官讀完你的文章後也會(hui) 一頭霧水。
把你的文章先精簡成一句話,然後增加細節和描寫(xie) 。盡量不要有並列的多個(ge) 中心論點——找到一兩(liang) 個(ge) 最重要的,詳細講述,更能令人印象深刻。
風格style
作為(wei) 最後一個(ge) 要點,風格的要求相對苛刻,且並不是必要的。但如果學生能做到,會(hui) 在文書(shu) 這一項上獲得驚人的加分。
請大家比較以下兩(liang) 段話:
段落A:“我說完了最後一句台詞。我閉上眼睛,聽見幕布的轉軸啟動了,夾雜在觀眾(zhong) 的鼓掌與(yu) 喝彩中,一場好戲到了結尾。我竟然毫無失誤地演完了整場戲——我做到了曾經自己想不到的事情。”
段落B:“我說完了最後一句台詞。觀眾(zhong) 的鼓掌與(yu) 喝彩融匯進一條聲音的河,幕布也跟著一起流動,仿佛一道潮水,將拚命掙紮的我拍回岸上。懸著的心終於(yu) 放下:我毫無失誤地演完了整場戲,做到了曾經自己想不到的事情。”
兩(liang) 段話本質上講的是同樣的事情。但在段落B中,作者將聲音和幕布聯想成水流,把自己比作在水中掙紮的人,讓敘事更加的有趣。
在段落B的後麵,作者可以這麽(me) 寫(xie) :
“這場演出讓我意識到,生命就像河流一樣。即使前方有百米落差也不必恐懼,因為(wei) 隻要你勇敢一躍,便會(hui) 散落成優(you) 雅的小液滴,在瀑布底下重見陽光,折射出一道彩虹。”
這樣,河流的比喻,就延續了更長的篇幅。甚至通篇可以隻有這一種修辭手法,把河流的各種特質,無論是美學上的、物理上的、曆史文化上的,都運用到。
在同一個(ge) 方向上用力,相比雜亂(luan) 無章、隨心所欲的文學手段,更令人賞心悅目。同時也體(ti) 現了學生對語言文字強大的駕馭能力,和對生活細心體(ti) 會(hui) 、善於(yu) 觀察的品質。
類似這樣,和文章中心無關(guan) ,但可以從(cong) 藝術性上為(wei) 文字加分的手段,就是一個(ge) 人的寫(xie) 作風格。
擁有統一的寫(xie) 作風格,可以增加作者形象的統一性,讓招生官讀後更可以想象一個(ge) 鮮活的靈魂在對生活、對生命進行思考,而這份獨特性也是文書(shu) 能夠達到的最高水平。
如果想要實驗這種方法的同學,可以在開始潤色之前想象一個(ge) 有趣的身份:我不是一個(ge) 坐在書(shu) 房裏寫(xie) 東(dong) 西的學生,而是馬戲團的馴獸(shou) 師,是海邊撿貝殼的人,是愛冒險的地質勘探者,是潛心譜曲的音樂(le) 家。讓寫(xie) 作過程變得浪漫而天馬行空,從(cong) 一個(ge) 獨特的視角去體(ti) 驗生活,你會(hui) 獲得最巧妙的文學靈感。
寫(xie) 在最後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對文書(shu) 寫(xie) 作產(chan) 生不一樣的感受和啟發。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祝大家申請季順利,被夢校翠鹿!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