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考120分是什麽(me) 概念?
天,這可是托福滿分啊!一般能考出110就已經非常優(you) 秀了,考到120分是能全網曬成績單,吹上好幾年的程度吧!這不僅(jin) 僅(jin) 需要充分的準備和超強的應試能力,更需要從(cong) 小的語言積累。
而一次就考出托福120的棕櫚學員Thomas在提起自己考出的“超級巨分”時,卻雲(yun) 淡風輕地說:“ 可能從(cong) 小英語基礎比較好吧,加上考前好好備考了幾個(ge) 月,就一次考出滿分了。”
今年18歲的Thomas絕對稱得上是“別人家的孩子”,除了滿分的托福成績,SAT還考出了1540的高分,加上生物競賽獎項,今年成功上岸了美國頂尖公立學校佛羅裏達大學。
學霸檔案
Thomas
√ 托福成績:120
√ SAT成績:1540
√ 錄取學校:美國佛羅裏達大學
在和Thomas的交流中,比起優(you) 秀的學術成績單,我們(men) 更驚訝於(yu) 一個(ge) 剛剛高中畢業(ye) 的孩子所展現出來的自驅力和對自己的興(xing) 趣和專(zhuan) 業(ye) 規劃極度清晰的認知,或許正是這些難能可貴的特質推動著他一步一個(ge) 腳印走向Dream School。
更可喜的是,我們(men) 發現這樣一個(ge) “別人家孩子”的上岸經驗,其實人人都可借鑒。接下來,讓我們(men) 聽聽Thomas是如何講述自己的備考之路的。
托福滿分,語言積累 和應試能力缺一不可
我是9年級開始準備大學申請的,當時給自己定的計劃是:先考完托福,再考SAT,最後參加競賽和準備申請文書(shu) 。
語言積累是基礎
因為(wei) 我從(cong) 小上的就是國際學校,從(cong) 一年級開始就是全英文授課,所以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比較自信,最初備考托福的時候沒有考慮報班。但是真正刷題以後發現,其實日常的英語和語言考試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閱讀、聽力題,你當然可以靠著全部看懂或者聽懂去做題,但肯定是學會(hui) 了應試技巧以後答題效率和正確率更高;口語和寫(xie) 作也是一樣,命題官對你該說什麽(me) 或者該寫(xie) 什麽(me) 已經有了規範和預設,所以詞匯、語法基礎已經過關(guan) 後,花點時間了解考試套路會(hui) 事半功倍。
應試技巧是高分助推器
所以我刷了一段時間題以後參加了托福衝(chong) 刺班,當時課程規劃老師告訴我,這個(ge) 課主打一個(ge) 加強應試技巧,上課的過程中老師除了給我查漏補缺以外,會(hui) 不斷地優(you) 化我的答題技巧,比如聽力的信號詞、閱讀寫(xie) 作的邏輯詞等等,總之要感謝這個(ge) 衝(chong) 刺班讓我的英語水平最大程度地體(ti) 現到了分數上,考出滿分是水到渠成的過程。
我是如何向 SAT1540 邁進的?
考完托福後沒多久我就開始準備SAT了,考SAT的過程要比托福坎坷一些。
從(cong) SAT1450到SAT1500
一開始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1500,但是首考是1450。這個(ge) 成績離目標有點距離,但是差得也並不遠,所以我當時想的就是再接再厲。第二次備考的時候課程老師幫助我挺多,一方麵幫我診斷哪裏是我的短板,哪個(ge) 部分提分空間最大,另一方麵針對性地提高。
我覺得他們(men) 特別注重效率,讓我的備考時間全部用在刀刃上,提分效果也是肉眼可見的好,我第二次就考到了1500。
從(cong) SAT1500到SAT1540
SAT出分以後我很高興(xing) ,因為(wei) 目標達成了,我也可以進入申請的下一個(ge) 階段了。但是我的課程規劃老師跟我說,如果我的SAT成績能夠載提升30-40分,可以選擇的目標院校就能多很多。其實我當時是糾結的,因為(wei) 這意味著自己的規劃有可能被打亂(luan) ,但是誰能拒絕更多更好的可能性呢?
第三次備考SAT的時候我的內(nei) 心大概是三分糾結七分信念的狀態,一方麵自己知道和從(cong) 1450提分到1500相比,從(cong) 1500提分到1530/1540要難很多;另一方麵又覺得自己一定可以。好在身邊的留學規劃老師和SAT輔導老師都一直在鼓勵我,從(cong) 1500提分到1540的過程也比自己想象的要容易一些。
可能我的這一段心路曆程,許多SAT考出高分的人都經曆過吧!我的經驗就是給自己定目標非常重要,如果當時規劃老師沒有提出建議我再考一次SAT,我也就滿足於(yu) 1500這個(ge) 分數了。
循序漸進找到專(zhuan) 業(ye) 方向, 興(xing) 趣是最好的老師
11-12年級這段時間我基本上都在準備文書(shu) 和參加生物競賽,課餘(yu) 時間就和朋友玩玩樂(le) 隊,踢踢足球,提前把該出的分出了就是爽啊!
Thomas和朋友們(men) 的樂(le) 隊演出
我基本上沒有花時間在別的事情上,因為(wei) 自己的目標比較明確,就是想往生物醫學這條路上走,這90%都源於(yu) 興(xing) 趣。我之前在國際學校學的是IB體(ti) 係的課程,像物理、化學、數學這些課程也都接觸過,但是個(ge) 人的感受是覺得這些科目都沒有生物有意思。我覺得生物研究的東(dong) 西比較貼近人類的生活,後續了解了生物心理學和生物醫學這兩(liang) 個(ge) 方向之後,選擇了生物醫學作為(wei) 大學申請目標。
我最近還在看一本叫Bottle of Lies(《謊言之瓶》)的小說,講的是一家製藥廠為(wei) 了爭(zheng) 奪專(zhuan) 利和利益發生的一係列故事,我想裏麵的關(guan) 於(yu) 利益和道德的拉扯或許是生物醫藥這個(ge) 行業(ye) 永恒的矛盾,這能幫助我提前了解將來要投身的行業(ye) 。
小說 Bottle of lies (《謊言之瓶》)
我參加的生物競賽是英國體(ti) 係的BBO,大概準備了2周左右就去考試了,因為(wei) 在此之前生物知識已經積累得差不多了,這和我考托福的過程有些類似。至於(yu) 為(wei) 什麽(me) 選擇了英國體(ti) 係的競賽呢?我能說是因為(wei) 更簡單嗎哈哈哈,開玩笑~
我覺得選擇什麽(me) 競賽因人而異,在我準備申請材料的時候,和規劃導師一起研究下來參加英國的BBO是性價(jia) 比最高的選擇,其實生物類的競賽還有很多可以選擇,比如USABO也是認可度非常高的競賽,而且如果你學的是 AP體(ti) 係的課程,這兩(liang) 者知識點重合度非常高。
學霸的獨家寄語
總結我的備考和申請經曆,其實就是主打一個(ge) 循序漸進,托福、SAT再到競賽、文書(shu) 一步一步地來,在完成一個(ge) 一個(ge) 小目標後,不知不覺就發現大目標已經近在眼前了。
除此之外,我覺得取得任何成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從(cong) 小的積累更加重要,良好的知識儲(chu) 備加上靠譜的輔導老師的提點就是王炸組合。
Thomas的高中數學作業(ye)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