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P申請經驗分享

規劃前準備

升學與(yu) 留學的問題,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簡單的決(jue) 定,它需要經過多方麵的評估,無論是出於(yu) 學術目的還是職業(ye) 規劃。

因此,我建議尚未確定是否要準備留學的同學,首先編寫(xie) 一份簡曆。這份簡曆不必與(yu) 最終提交的留學申請材料格式相同,但它有助於(yu) 整理過去的經曆、篩選信息,以及將各方麵的經驗聯係起來。

在我看來,簡曆是製定計劃和整理信息的關(guan) 鍵基礎。

舉(ju) 個(ge) 例子,我有一個(ge) 老師,她熱衷於(yu) 誌願活動,尤其是山村地區的支教教育。然而,在正式開始留學申請之前,她沒有總結自己的經曆。但在編寫(xie) 簡曆的過程中,她發現自己曾參與(yu) 過一項雲(yun) 台大的項目,還積極參與(yu) 了多個(ge) 誌願活動,與(yu) 教育相關(guan) 。

通過這份簡曆,她發現了一個(ge) 可以追求的方向,因此她在整個(ge) 申請過程中更容易確定了自己要追求教育方向的選擇。這表明簡曆在申請季中具有關(guan) 鍵作用,幫助你做出決(jue) 策。

第二步是寫(xie) 好簡曆後,建議多與(yu) 老師交流。老師的建議尤為(wei) 重要,因為(wei) 即使你已經與(yu) 各種留學機構簽約,但仍然有信息是留學機構提供不了的,比如目標院校的學科動態。舉(ju) 個(ge) 例子,當我想申請某個(ge) 項目時,我谘詢了學院的老師,詢問了有關(guan) 港大項目的情況。

老師告訴我,雖然該專(zhuan) 業(ye) 前幾年錄取率很高,難度也不大,但今年可能會(hui) 有變化。因為(wei) 港大現在有新的負責人,他是我們(men) 學院某位老師的朋友,而且他的研究領域涵蓋香港、台灣、澳門等問題。他晉升為(wei) 學院主任後,學院將大力支持他,並吸引新的年輕老師加入。

所以申請的形勢會(hui) 發生很大變化,你需要考慮這個(ge) 方向是否適合你。隻有學院的老師才能提供這種信息,其他機構和學長老師是不敏感的。

此外,一些有經驗的學長老師可能直接與(yu) 他們(men) 想要的導師麵談,了解導師的最新計劃。雖然在碩士申請中可能不太明顯,但這對後續的生活和學術生涯非常有幫助。

為(wei) 什麽(me) 選擇MPP?

關(guan) 於(yu) 我的專(zhuan) 業(ye) 選擇,我首先想解釋為(wei) 什麽(me) 我決(jue) 定學習(xi) 公共政策和發展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這個(ge) 選擇主要基於(yu) 兩(liang) 個(ge) 原因。

首先,這個(ge) 決(jue) 定受到了我的興(xing) 趣的驅動。

在我本科學習(xi) 國際關(guan) 係的四年中,我發現相對於(yu) 傳(chuan) 統的國際關(guan) 係研究或地緣政治研究,我更感興(xing) 趣的是國際組織、國際法以及國際合作,特別是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等與(yu) 發展和政策相關(guan) 的主題。我希望通過深入研究政策,能夠更深刻地了解政策對政府決(jue) 策的影響程度。

其次,去年在我大四的時候,我處於(yu) 一個(ge) 非常迷茫的階段。我知道我想攻讀碩士學位,但不確定畢業(ye) 後是選擇就業(ye) 還是繼續博士學習(xi) 。

從(cong) 當時的角度看,我希望選擇一個(ge) 非傳(chuan) 統的國際關(guan) 係專(zhuan) 業(ye) ,既能夠提供我就業(ye) 所需的資源,又能為(wei) 我如果選擇繼續博士學習(xi) 提供學術平台和資源。

因此,我把整個(ge) 碩士項目看作是一個(ge) 跳板或過渡階段。這也意味著我對學製有一些特定要求,我更傾(qing) 向於(yu) 選擇兩(liang) 年製的項目,而不是一年製的項目。

另外,公共政策和發展研究是一個(ge) 高度跨學科的專(zhuan) 業(ye) ,與(yu) 政治學、經濟學、曆史和社會(hui) 傳(chuan) 播等領域密切相關(guan) 。如果我決(jue) 定繼續博士學習(xi) ,這些領域的基礎知識將為(wei) 我提供學術深度和廣度,有助於(yu) 我的未來發展。

綜上所述,我認為(wei) 公共政策和發展研究是一個(ge) 適合我這種對未來充滿迷茫、不確定自己職業(ye) 方向的學生的不錯選擇。此專(zhuan) 業(ye) 既滿足了就業(ye) 導向,又為(wei) 我以後的學術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申請建議

申請材料

我全程委托了美齡教育,有一位經驗豐(feng) 富的老師,專(zhuan) 攻MPP專(zhuan) 業(ye) ,提供了一份非常有用的表格。這個(ge) 表格的信息可以在學校網站上找到,對大家也是公開可查的。

這個(ge) 表格包括了申請人數和錄取人數等信息,以及一些頂級學校的要求,比如劍橋可能需要GRE成績和3.7或3.8以上的績點。這個(ge) 表格幫助了我更好地了解不同學校和專(zhuan) 業(ye) 的要求。

接下來,我列出了申請過程中需要查看的文件清單。例如,劍橋的要求通常包括文書(shu) 、簡曆、成績單和推薦信。但像劍橋這樣注重學術能力培養(yang) 的學校可能還需要你提供研究計劃書(shu) (research proposal);

牛津則要求提供一個(ge) 寫(xie) 作樣本(written work),這是一個(ge) 更加學術的材料,用來評估你的英語寫(xie) 作和論文能力。

美國的一些學校可能要求政策建議的簡短樣本,所以雖然有細微差別,但基本上,大部分學校都需要文書(shu) 、簡曆、推薦信和可能的寫(xie) 作樣本。

申請時間線

我接下來介紹了我的申請時間線。我承認我開始得相對較晚,直到去年7月才與(yu) 美齡教育簽署全包合同,這相對較晚,因為(wei) 很多同學可能早在大二時就已經簽約,並且機構會(hui) 在大一大二大三期間關(guan) 注他們(men) 的成績等方麵的情況。

雖然我一直有出國留學的想法,但我是一個(ge) 拖延症患者,所以直到7月和8月,學校選擇方案出來後,我才開始準備雅思,撰寫(xie) 文書(shu) 初稿,同時在北京找了一個(ge) 實習(xi) 。

我清楚地記得,去年11月5日,我才考到了雅思7.5的分數,這是一些學校申請所必需的分數。盡管我將劍橋和牛津視為(wei) 抽象的選擇,但它們(men) 要求雅思7.5,因此我考了4次雅思才達到這個(ge) 要求,這實際上相當晚,因為(wei) 我在11月初才獲得雅思成績,而在11月底必須提交申請。

這種拖延狀態對老師和自己都非常有壓力,但因為(wei) 我開始晚了,所以隻能全力以赴。

到了12月,我需要提交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申請,因為(wei) 它的截止日期是12月15日。然後我按時間表提交了這三所學校的申請。到了今年1月,由於(yu) 我去年11月底提交了UCL的申請,大約一個(ge) 月後就收到了他們(men) 的錄取通知,我將它視為(wei) 一個(ge) 保底的錄取。

同樣在那個(ge) 月底,我提交了牛津和劍橋的申請。實際上,我在這個(ge) 過程中有一個(ge) 教訓,我建議如果你同時申請不同地區的不同學校,盡量將申請提交時間集中在一個(ge) 較短的時間段內(nei) 。不要像我一樣,將截止日期拉得太長。

因為(wei) 當我開始處理牛津和劍橋的申請時,我已經非常疲憊,因為(wei) 除了申請,還接近期末考試,還要寫(xie) 畢業(ye) 論文,所以我覺得在牛津和劍橋這兩(liang) 所學校,我沒有全力以赴,雖然申請結果也不一定會(hui) 不同,但這是我留有遺憾的地方。

然後,到了1月份,我完成了所有5所學校的申請。然後就開始漫長的等待錄取通知的時間。到了今年3月,NUS發來了錄取通知,我最終選擇了它,這也是我目前所在的項目。

盡管整個(ge) 過程非常曲折,而且充滿了ddl的壓力,但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來看,我認為(wei) 這也可以給大家一些安慰,因為(wei) 即使在很短的時間內(nei) ,我仍然能夠完成這些事情。所以,不管何時開始努力,都不會(hui) 太晚,直到最後一刻,不要放棄。

此外,我想提供一些關(guan) 於(yu) MPP和翻譯研究專(zhuan) 業(ye) 在英國、香港和新加坡以外地區的信息。我沒有申請美國和香港,這可能取決(jue) 於(yu) 你的意願和條件。

美國的申請通常需要GRE考試成績,但由於(yu) 我準備得太晚,也沒有時間準備GRE,所以我基本上放棄了美國的學校和項目。另外,我家人也不太支持我去美國讀書(shu) 。

但是我必須說,美國的公共政策和發展研究在全球範圍內(nei) 享有很高的聲譽,像約翰霍普金斯、斯坦福、哈佛等學校都是很好的選擇。雖然要求可能較高,但並非不可能進入。所以,如果你有時間準備這些學校的申請材料,我建議你嚐試一下,但如果時間不夠,就隻能說抱歉。

另外,我曾考慮申請香港的學校,但最終沒有選擇它。這取決(jue) 於(yu) 個(ge) 人的選擇。需要了解的是,像香港港三這樣的學校,通常非常快速,如果你在12月初投遞了申請,你很可能一個(ge) 月後就會(hui) 收到錄取通知。

但香港的學校會(hui) 在短時間內(nei) 要求你做出選擇,否則他們(men) 會(hui) 把名額給其他人。如果你不接受,留位費就沒有了,但如果你希望保留名額,因為(wei) 其他項目的結果可能還沒有出來,你可能會(hui) 選擇支付留位費。這個(ge) 費用可能在10萬(wan) 到12萬(wan) 之間。

很多同學因為(wei) 還沒有得到理想的錄取結果,但香港已經提前出結果,所以選擇支付留位費。但如果最終不去香港,留位費是不會(hui) 退還的。所以在我的情況下,考慮到英國的學校是保底,我選擇了不支付留位費。

但香港的學校對定量研究更加注重,這是其他學校和國內(nei) 相比的優(you) 勢。如果你計劃將來讀博士,並希望將碩士作為(wei) 跳板,香港是一個(ge) 很好的選擇,因為(wei) 它可以更好地讓美國博士項目的招生委員會(hui) 認可你的能力。

所以香港也是一個(ge) 很好的選擇,雖然我最終沒有選擇它。我希望大家在選擇學校時保持全球視野,了解不同地區的情況,谘詢學校內(nei) 的老師,他們(men) 通常會(hui) 比我們(men) 更了解,並與(yu) 其他學校的教授建立聯係,他們(men) 可以提供更多信息。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大學在申請中看重哪些高中課程?

下一篇

喬治亞大學公布2023-24申請季EA申請數據 申請量增加3%……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