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ge) 熬夜寫(xie) 稿子的淩晨。剛剛寫(xie) 完LSE 的MSc Social and Cultural Psychology專(zhuan) 業(ye) ,頓時又覺得這是一個(ge) 令人向往的神仙專(zhuan) 業(ye) 。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吸引我的地方在於(yu) 它將視角放在了文化,社會(hui) ,個(ge) 人三個(ge) 維度去探討。光聽到這三個(ge) 名詞就感覺擲地有聲,因為(wei) 關(guan) 於(yu) 他們(men) 仨可說的東(dong) 西太多太多,偏偏要是將他們(men) 聯係在一起,我隻能簡單的概括為(wei)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zhong) 生。
如果還覺得抽象,那麽(me) 可以理解為(wei) :知道自己是誰,社會(hui) 是什麽(me) ,而社會(hui) 又對自己有什麽(me) 影響,自己可以怎麽(me) 回饋社會(hui) 。
什麽(me) 是社會(hui) 心理學?
我想拿最近讀的一本書(shu) 《身份的焦慮》來表達我的認知,裏麵有一句話說的是,我們(men) 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最終為(wei) 人奴役,逆來順受,即使是今天,我們(men) 攀上社會(hui) 頂層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然而不幸的是,現在的人們(men) 覺得這一切並非沒有實現的可能——這種想法來自於(yu) 每個(ge) 人閱讀的雜誌,和我們(men) 周圍同等的人的成功。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men) 如何看待自己和這個(ge) 世界是終究離不開參考物,而參考物就是別人。白領階層的參考物就是白領,富豪的參考物就是富豪,大學生的參考物就是每天不關(guan) 燈那個(ge) 傻缺室友竟然拿到了名校或者名企錄取,這依據社會(hui) 階層依次劃分。
向左向右看,我們(men) 一直都籠罩在用別人的眼光確定自身存在的心理中。不僅(jin) 是我,也是你。這是一種群體(ti) 現象。這就是社會(hui) 心理學。
在現實中的現象
那麽(me) 社會(hui) 心理學拋開這種晦澀的定義(yi) 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什麽(me) 現象呢?肯定是有的。
比如女人在麵對一些不公平的騷擾的時候有人會(hui) 選擇沉默,這就是受一些封建社會(hui) 的思想影響,覺得女人是男權社會(hui) 的附庸,需要保持一種絕對的貞形象才能維護自己的美感,才能嫁出去。
這種心理狀態就是被文化所影響,也是LSE這個(ge) 項目探討的 "explores the ways in which culture and society shape how people think, behave and relate to each other"。
比如一些廣告營銷專(zhuan) 家也都是對社會(hui) 心理學有著非同一般的卓越理解。就在剛剛,我還刷大眾(zhong) 點評找理發店,我後來發現被我收藏的店鋪都有一個(ge) 特別大的特征就是他們(men) 的好評都是那些網紅美女的照片秀。
我在潛移默化看著這些照片的時候就會(hui) 代入自己,覺得自己假如有了同樣的消費也會(hui) 變得貌美如花。廣告界有個(ge) 至為(wei) 經典的言論就是:人們(men) 消費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購買(mai) 理想中的自己。換句話說,我們(men) 購買(mai) 的東(dong) 西往往映射著這個(ge) 人對於(yu) 身份地位或者審美趨向的態度。
有錢人買(mai) 奢侈品買(mai) 的不是奢侈品,而是奢侈品在遠遠的朝著他們(men) 微笑,對於(yu) 他們(men) 辛苦打拚的財富和社會(hui) 地位的一種肯定。青少年買(mai) 耐克也不是買(mai) 的耐克本身,而是耐克蘊含著的"nothing is impossible"的精神,耐克在遠遠朝著少年們(men) 微笑,告訴他們(men) 孩兒(er) 穿上我就是大鞋出奇跡,沒啥事幹不了。
申請季的你們(men) 看著別人出錄取,就被這種案例打動,覺得找哪個(ge) 中介或者文書(shu) 老師就會(hui) 複製這樣的成功,於(yu) 是各種這個(ge) 鏈條的參與(yu) 者,包括我都開始各種秀案例,因為(wei) 這招屢試不爽。這就是社會(hui) 心理學在商業(ye) 中的運用。
人們(men) 的行為(wei) 背後都反映著某些心理,這些心理是被社會(hui) 的風氣和某個(ge) 時代的主題所引導,同時也作用於(yu) 這個(ge) 時代和社會(hui) 。兩(liang) 者像耳機線一樣,難解難分。
我說,錢如果是不值錢的玻璃片,而這個(ge) 玻璃片意味著擁有者可以優(you) 越於(yu) 別人,那麽(me) 這些玻璃片就會(hui) 成為(wei) 新型黃金,引來無數人的爭(zheng) 搶。
怎麽(me) 講呢,當銀行卡上的數字猛增的時候我們(men) 會(hui) 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安全,因為(wei) 這個(ge) 數字越多,意味著我們(men) 比別人更強。但是往深追問一步,我們(men) 比別人強的意義(yi) 在於(yu) 哪裏?很多人都會(hui) 失語。
我們(men) 的人生其實意義(yi) 模糊,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快樂(le) 在於(yu) 哪裏,我們(men) 被媒體(ti) 和他人創造意義(yi) 義(yi) 和創造自我。
而這就是學習(xi) 社會(hui) 心理學的意義(yi) 。在於(yu) 混沌和忙碌之中,低頭一看,我是誰,我來自哪裏,周圍究竟是何物,而我終究歸位何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