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小軍(jun) 鼓獨奏嗎?”
訪談中,朱同學突然提出了這樣的一個(ge) 問題。確實,在我們(men) 的印象裏,鋼琴、長笛或者是吉他這類能夠演奏出旋律的樂(le) 器才會(hui) 有獨奏的戲份,鼓,僅(jin) 僅(jin) 隻能表現出節奏,這該如何獨奏呢?
“其實小軍(jun) 鼓能展示出來的演奏技巧比大家所認為(wei) 的要多的多,鼓槌敲擊在鼓麵和鼓身會(hui) 發出不同的聲音,更何況樂(le) 手在演奏的過程中還會(hui) 敲擊鼓架,甚至周圍的地麵。不同的聲音最終將融合成一場豐(feng) 富多彩的獨奏。”朱同學解釋到。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一些看似天差地別的事物組合起來反而能演奏出出人意料的美妙旋律。”
“我覺得,科技加社會(hui) 學的專(zhuan) 業(ye) 組合也是這樣一曲絕妙的小軍(jun) 鼓獨奏。”
“我的英文水平是慢慢漲起來的。”就像每一個(ge) 規規矩矩按部就班的好學生一樣,朱同學從(cong) 很早的時候就開始確定走國際路線,並且接觸托福了。一開始可能更多的是跟著練練題,後來也集中學,參加模考。在這個(ge) 過程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真的到了學習(xi) 過程中,朱同學又變的沒那麽(me) “規矩”。課後除了自己練習(xi) ,也會(hui) 思考題目背後的聯係。
“我很喜歡和VIP 老師的相處節奏。上課學完之後,我如果碰到自己的問題,比如ACT閱讀或者語法我經常會(hui) 遇到一些老師提到過但是講的不多的一些知識點。這時我就會(hui) 把他們(men) 總結下來去跟老師一起研究,老師也會(hui) 及時回複我、跟我討論。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yi) 的一個(ge) 過程。”
——朱同學
此外,在如何刷題練題方麵,朱同學也有自己的心得。他認為(wei) 刷題在精不在多,在做了一定量練習(xi) 後要去總結、去係統性的整理題目,跳出題目本身去思考,在錯題背後能總結出什麽(me) 樣的道理?下次再遇到這類題目能不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朱同學認為(wei) ,背單詞,記英文的解釋比記中文意思更重要。因為(wei) 記住了單詞的中文意思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會(hui) 下意識的將整句話都翻譯成中文理解,無意中會(hui) 拖慢閱讀的速度。當然,單詞的中文意思可以作為(wei) 快速了解單詞的渠道,但是如果想了解單詞在英語語境中的使用,記住英文意思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了。
跟大多數學生一樣,朱同學托福提分的瓶頸也出現在寫(xie) 作。托福寫(xie) 作僅(jin) 有20分鍾的時間,而在這短短的20分鍾裏需要同學們(men) 創作出300-400字的內(nei) 容。如何快速構思?如何快速解題,怎麽(me) 在短時間內(nei) 保證自己寫(xie) 出的文章不跑題?成為(wei) 了大部分托福考生的難點。初遇托福寫(xie) 作時,朱同學確實也被打的措手不及,在作文的整體(ti) 框架上略顯欠缺。後期在VIP的訓練中,老師就格外關(guan) 注他寫(xie) 作方麵的提升。
終於(yu) 在2022年暑假的托福考試中,朱同學的寫(xie) 作分數突破到25+,總分也達到了110+,足以夠上好學校的門檻。
“老師特別擅長把作文宏觀的框架給我梳理出來,然後再告訴我碰到題目應該如何解題。這種比較類似方法論的東(dong) 西對我幫助還是挺大的。”
——朱同學
老師這樣說:
正式開課後發現孩子有特別棒的閱讀實力和聽力實力,但對獨立寫(xie) 作評分標準不是非常明確,特別是「扣題」、「細節」、「主體(ti) 段展開邏輯」、「語言使用」上總是會(hui) 出現各種小問題。
所以針對孩子的問題,在綜合寫(xie) 作課下要求孩子訓練每個(ge) 句子的主幹和關(guan) 鍵信息的記錄及根據筆記順序,不缺不改還原每個(ge) 句子;獨立寫(xie) 作課上講解合適的主體(ti) 段寫(xie) 法,分析了不同情況下可使用的寫(xie) 法而不僅(jin) 拘泥於(yu) 寫(xie) 不順手的例子;獨立寫(xie) 作課下進行審題訓練,使用不同題型真題用中文構思每個(ge) 段落的邏輯鏈和支撐邏輯的具體(ti) 細節;綜合寫(xie) 作和獨立寫(xie) 作課下根據練習(xi) 批改整理常錯易錯的語言點,在完成後對照語言點做自檢以及訂正。
這種“不規矩”同樣也表現在他的專(zhuan) 業(ye) 探索上。本身就偏理科思維的朱同學起初是選擇了計算機這樣一條偏向理科的路。但是在不斷的學習(xi) 和探索中,朱同學發現,計算機作為(wei) 一個(ge) 工具學科,它更像是一個(ge) 平台,在這個(ge) 學會(hui) 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再疊加其他的學科知識反而能發揮出1+1>2的效果。
“實際上,我也很喜歡去學這種東(dong) 西,它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麽(me) 把它和周圍的東(dong) 西組合。我感覺學習(xi) 計算機教會(hui) 我了觀察世界的不同方式,在走這條路、了解這條路的過程中我也收獲了蠻多的。”
——朱同學
而確定科技+社會(hui) 學這樣一條道路則是受到了科幻小說的啟發。在閱讀科幻小說的時候,朱同學不僅(jin) 被裏麵前沿的科技、瑰麗(li) 的幻想所吸引,更能引發他深思的是背後的人文內(nei) 核。在科技的影響下,人類社會(hui) 會(hui) 發生怎樣的變化,而科技的發展又會(hui) 給人們(men) 帶來怎樣的幫助。
在科幻小說打開的新世界引發了子坤對於(yu) 社會(hui) 的全新的思考,在進行科技方麵的競賽和學習(xi) 之餘(yu) ,朱同學也開始探索一些社會(hui) 學領域的活動,開始思考怎麽(me) 將自己學習(xi) 到的科學技術幫助到社會(hui) 上更多的人。
後期,朱同學參加了很多類似的科技+社會(hui) 的活動,例如他曾經跟同學們(men) 一起做過一個(ge) 鼠標。這個(ge) 鼠標是專(zhuan) 門給上肢殘疾的人用的。目前市麵上專(zhuan) 門為(wei) 上肢殘疾的人士設計的鼠標價(jia) 格都非常的昂貴,很多有此類需求的人會(hui) 因為(wei) 價(jia) 格望而卻步。朱同學和他的同學們(men) 注意到了這點,並開始思考如何做一個(ge) 成本更加低廉、使用起來也更加便利的鼠標。
他們(men) 自己設計了電路板,並且利用3D打印的技術設計了外殼,最終設計出了比市麵價(jia) 格低許多的產(chan) 品。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朱同學也更希望去找一個(ge) 能夠支持跨學科研究的、整體(ti) 學術氛圍更加開放的學校。
“其實我是確定了方向再選擇學校的,除了杜克,像康奈爾、布朗這些能夠支持跨學科學習(xi) 的學校我也都有考慮。我認為(wei) 其實申請是學生跟學校互相匹配的過程,更多的應該尋找自己的愛好和學校之間的共鳴。這樣真情實感的東(dong) 西更能能打動招生官。”
“杜克它本身就地處美國一個(ge) 幽靜的小州府,我可以在裏麵安心學習(xi) 、安靜的做我的研究。對未來我很難說有什麽(me) 具體(ti) 的期待,我會(hui) 更想等到了之後再自己去探尋機遇和可能性。”朱同學說。“我相信未來的我能在杜克找到自己的答案。”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