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剛剛公示實驗區和實驗校要做什麽?

近日,教育部公示了義(yi) 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和實驗校名單上海有2區6校上榜

上海上榜區校名單

教育部剛剛公示的這批實驗區和實驗校,到底要“實驗”啥?

教育部的這一名單引發了廣大家長的關(guan) 注,實驗區和實驗校到底要承擔起哪些工作任務?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薦義(yi) 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和實驗校的通知》,對義(yi) 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和實驗校(以下簡稱實驗區和實驗校)的總體(ti) 要求為(wei) ——

深入落實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全麵推進教學方式變革

著力解決(jue) 教學改革重點難點問題

探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效實踐模式

總結一批具有示範作用、借鑒意義(yi) 和推廣價(jia) 值的典型經驗

在全國義(yi) 務教育教學改革中發揮先行先試、示範引領作用

實驗區工作任務

1.做好區域課程規劃與(yu) 實施管理

製定區域義(yi) 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指導學校根據培養(yang) 目標,立足辦學理念和學生發展需要,分析資源條件,因校製宜製定學校課程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加強課程實施監測和教育督導,確保區域內(nei) 學校開齊各類課程,特別是勞動、藝術、體(ti) 育與(yu) 健康、信息科技、綜合實踐活動等國家課程,開足規定課時。

2.統籌推進區域教學改革

聚焦核心素養(yang) 導向的教學設計、學科實踐(實驗教學)、跨學科主題學習(xi) 、大單元教學、作業(ye) 設計、考試命題等教學改革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研究,形成指向問題解決(jue) 的實踐成果,指導學校解決(jue) 課程教學改革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推動課程標準理念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轉化落地。

3.改進區域教育教學評價(jia)

落實《義(yi) 務教育質量評價(jia) 指南》,研究製定適合區域實際情況的教育教學評價(jia) 改革方案。指導學校落實核心素養(yang) 立意的教學評價(jia) 和考試評價(jia) ,注重綜合性、過程性、實踐性、發展性評價(jia) ,發揮評價(jia) 的導向、診斷、反饋、激勵作用,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做好考試與(yu) 作業(ye) 管理,提高命題質量,合理運用考試結果,嚴(yan) 控作業(ye) 總量,學生學業(ye) 負擔得到明顯減輕,提升作業(ye) 設計質量,開展優(you) 質作業(ye) 展示交流。

4.強化教研支撐

加強區域教研隊伍建設,配齊配足義(yi) 務教育各學科及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專(zhuan) 職教研員,完善教研員遴選配備辦法和退出機製,探索建立優(you) 秀教研員和學校優(you) 秀教師“旋轉門”製度。加強對課程、教學、作業(ye) 和考試評價(jia) 等育人關(guan) 鍵環節研究。開展指向教師需要和問題解決(jue) 的研修活動,重視開展參與(yu) 式工作坊、基於(yu) 行動研究的教研活動,提高研修的針對性和精準性。指導學校開展好校本教研,探索跨學段、跨學科教研。

5.推進數字化賦能

探索建立服務區域義(yi) 務教育教學改革的數字化平台,豐(feng) 富和拓展線上教學資源,指導學校探索信息技術在教學和教研中的深度應用,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教學。強化數據賦能,推進因材施教、個(ge) 性化學習(xi) 和過程性評價(jia) 。加強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的應用培訓,指導學校和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常態化有效應用。

6.做好科學教育“加法”

整體(ti) 統籌規劃區域科學教育實施,配置科學教研員,提高小學科學課的科學專(zhuan) 業(ye) 背景教師占比,提升小學科學課教師專(zhuan) 業(ye) 水平,指導學校開齊開足開好科學類課程,加強中小學實驗室建設、教學裝備配備和使用,加強中小學實驗員配備。將學校實驗課開設情況納入教學視導和日常督導。指導學校持續深入開展科普教育,積極推動科技館、博物館、研學基地、高科技企業(ye) 、高校實驗室、職業(ye) 院校實訓中心等專(zhuan) 業(ye) 資源服務中小學校。

7.指導實施青少年學生讀書(shu) 行動

探索區域深化讀書(shu) 行動的有效途徑,指導學校將青少年學生讀書(shu) 行動與(yu) 教育教學有機結合,豐(feng) 富學生讀書(shu) 內(nei) 容、創新讀書(shu) 行動載體(ti) 、健全讀書(shu) 長效機製,積極引導青少年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培養(yang) 其批判性思維、社會(hui) 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實驗校工作任務

1.製定學校課程實施方案

總結學校課程教學改革已有基礎,依據國家課程方案和省級義(yi) 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結合學校辦學理念以及資源條件,製定學校課程實施方案,明確學校育人目標,高質量實施國家課程,特別是勞動、藝術、體(ti) 育與(yu) 健康、信息科技、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規範開設地方課程,合理開發校本課程,提出課程實施的具體(ti) 策略,落實好“一校一策”。

2.深化素養(yang) 導向的教學改革

落實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理念要求,堅持素養(yang) 導向,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xi) ,落實因材施教。積極探索基於(yu) 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ti) 驗式等教學方式,形成指向學生核心素養(yang) 培育的方法策略。聚焦教學改革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實踐研究,實現突破。

3.優(you) 化評價(jia) 方式方法

堅持評價(jia) 促進學習(xi) 的理念,引導學生合理運用評價(jia) 結果改進學習(xi) ,探索實施基於(yu) 證據的評價(jia) 、增值性評價(jia) 、協商式評價(jia) 和表現性評價(jia) 。提高作業(ye) 設計水平,嚴(yan) 控作業(ye) 總量,科學設計探究性作業(ye) 和實踐性作業(ye) ,探索設計跨學科綜合性作業(ye) 。全麵推進基於(yu) 核心素養(yang) 的考試評價(jia) ,強化考試評價(jia) 與(yu) 課程標準、教學實施的一致性,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

4.加強校本教研

建立健全校本教研製度,開展常態化教研活動。建立健全校長、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師聽課評課製度。圍繞教師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yu) 困惑,依托教研組、備課組、年級組開展集體(ti) 備課。打造民主、開放、共享的校本教研氛圍,形成專(zhuan) 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研文化,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5.推進數字化賦能教學

探索數字技術在拓展學校教學時空、共享優(you) 質資源、優(you) 化課程內(nei) 容與(yu) 教學過程、優(you) 化學生學習(xi) 方式、精準開展教學評價(jia) 等方麵的實踐路徑,構建數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與(yu) 學模式,提高學校教學效率和質量,引導師生加強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的應用,合理開展自主學習(xi) ,提高備授課質量。

6.高質量實施科學教育

配齊配足科學類學科教師,小學科學課的科學專(zhuan) 業(ye) 背景教師占比較高。重視實驗教學,實驗室條件和學科實驗員滿足教學需求,強化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將學校實驗課開設情況納入教學視導和日常督導,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改進和強化實驗教學。加強科學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在實踐探究中學習(xi) 。定期開展科技節、科技小發明、科普讀書(shu) 、尋找最崇拜的科學家等活動。

7.開展青少年學生讀書(shu) 行動

將青少年學生讀書(shu) 行動與(yu) 學校教育教學有機結合。結合各學科課程教學和跨學科主題教學活動,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閱讀相關(guan) 課內(nei) 外讀物。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和環境,開設品牌閱讀活動項目,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結語

根據教育部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地方和學校申報,每省份可推薦2個(ge) 實驗區和6所實驗校,既反映不同教育發展水平,又體(ti) 現不同教學改革特色。實驗區原則上以區縣為(wei) 單位申報,具備較強統籌能力的地市也可申報。實驗校應不在實驗區內(nei) ,小學與(yu) 初中學校比例均衡,且至少包含2所鄉(xiang) 村學校。

教育部對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的實驗區和實驗校名單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確定為(wei) 國家級義(yi) 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和實驗校。在教育部的指導下,實驗區和實驗校每年開展建設工作自評。教育部加強對實驗區、實驗校的指導,並根據工作情況對實驗區、實驗校進行動態調整。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為什麽建議雙非背景都去香港讀研?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