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3-2024申請季的申請已經逐步接近尾聲,目前的11年級學生也逐步開始著手準備申請工作了。
今天我們(men) 就來看看美國大學申請谘詢協會(hui) (NACAC)在185個(ge) 大學中統計出的16個(ge) 招生考慮因素的相對重要性,和他們(men) 從(cong) 2012年以來的變化趨勢,並對其中7個(ge) 值得一提的因素進行解讀。
01、高中大學預備課程的成績
即High school grades in college prep courses,這裏主要指的是AP/A-Level/IB課的成績。這一項的“非常重要”占比從(cong) 2012年的82%降至2023年的77%。
雖然略有下降,但在這些rigorous或者說有難度的課程中拿到好成績的重要性仍然非常高,尤其是更注重整體(ti) 評估(holistic review)的私立大學。
這些學校往往會(hui) 把申請人的目標專(zhuan) 業(ye) 與(yu) 對應的大學預備課程的成績做對應,來評估學生是否能駕馭大學的專(zhuan) 業(ye) 課。但因為(wei) 是在校成績而非標化成績,大學不好直接做跨學校的橫向對比,畢竟有的高中給分嚴(yan) ,有的學校給分更寬鬆,所以這些成績和申請人所在高中其他申請人成績的相對表現很重要。
02、整體(ti) 在校成績
即Overall high school grades(All courses)。從(cong) 2017年的81%下降到2023年的74%,這表明有些學校開始轉向重視特定科目或課程的成績。而公立大學擁有更大的申請者群體(ti) ,招生官沒辦法看得像私校那麽(me) 細,會(hui) 在更大程度上仍然強調學生的整體(ti) 表現。大的公立學校往後會(hui) 越來越多地使用AI工具來讀成績單,所以會(hui) 更注重整體(ti) 表現。
03、課程難度
在NACAC的調查中,其重要性從(cong) 2017年的51%上升到2023年的64%。說明學校越來越看重課程難度了,也就是一個(ge) 學生上的AP或者Honor課程的數量。這個(ge) 現象在頭部的私立大學的錄取中可能更為(wei) 重要,因為(wei) 私立大學往往更加注重學術,而且他們(men) 很看重學生是否願意在學業(ye) 上挑戰自我。
2005年《教育社會(hui) 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的一項較早但有很有意義(yi) 的研究分析了3所精英大學的總共4.5萬(wan) 多份申請的數據。結果顯示如果申請人來自一所有更多優(you) 秀學生的高中,他被錄取的機會(hui) 就會(hui) 減少。意思是如果這所高中提供了很多AP課程,但你沒有同校的其他申請人上的多,盡管你的學習(xi) 負擔可能還是很重,你也可能處於(yu) 不利的位置。
盡管如此我們(men) 也並不鼓勵學生盲目選AP課,而應該選擇與(yu) 他們(men) 的學術優(you) 勢和大學目標相一致的課程。一方麵是為(wei) 了確保GPA不崩,另一方麵是全部課上AP的邊際效益並不劃算,會(hui) 擠壓掉做其他學術活動和課外活動的時間。
04、文書(shu)
文書(shu) 的重要性相對穩定,2023年徘徊在20%左右。但是在頂尖私立大學,文書(shu) 在評估學生的性格個(ge) 性是否匹配本校的口味偏好時更為(wei) 重要。盡管越來越多的學生會(hui) 用ChatGPT來寫(xie) 申請文書(shu) ,文書(shu) 的重要性將繼續保持,因為(wei) ChatGPT目前還寫(xie) 不出有性格有靈魂的文章。對於(yu) 錄取率低的精英大學,學生還是要確保向他們(men) 申請的大學傳(chuan) 遞出有針對性的信息。
05、展現出對學校的興(xing) 趣
這可能是最常被忽略的因素。入學率(Yield)是指被錄取學生的入學率,私立大學一般會(hui) 比公立大學更在意這一比例,不想當備胎,所以私立大學會(hui) 優(you) 先錄取更有可能選擇入學的學生。
近年來,對學校興(xing) 趣這一因素近年來一直保持在16%左右。學校通常根據是否參觀大學,是否參加線上宣講會(hui) 等方麵來評判學生的熱情。
近年來不少大學還開始用類似企業(ye) 才會(hui) 用的CRM(客戶關(guan) 係管理)工具來跟蹤申請人的動作,比如跟蹤學校電子郵件的點擊率和打開率。這裏給大家一個(ge) 小tips, 比點擊和打開電子郵件更有效的策略是與(yu) 負責你學校或地區的大學招生顧問建立聯係。
06、學校counselor推薦信和課外活動
學校counselor的推薦信的重要性從(cong) 2014年的17%降至2023年的12%,且將課外活動列為(wei) 非常重要的學校比例維持在7%的低水平。
但是對於(yu) 錄取率很低的頂尖私立大學來說,他們(men) 更加強調“holistic review”, 所以這兩(liang) 項因素還是很被看重的。這裏要注意的是counselor推薦信和老師推薦信不一樣;老師推薦信主要是從(cong) 學術上去點評一個(ge) 學生的表現,可能包括學生的品行等方麵,counselor推薦信主要是從(cong) 一個(ge) 學生在學校集體(ti) 中的表現,對學校的貢獻等角度去評價(jia) ,所以和校內(nei) 活動參與(yu) 也是息息相關(guan) 的。
07、標化考試
標化考試成績,這裏主要是指SAT/ACT分數,是所有錄取考量因素之中重要性下降幅度最大的因素——從(cong) 2013年的58%下降到了2023年的5%。
原因是自疫情以來大部分大學就將提交標化成績改為(wei) optional,不是必須提交。有的學校甚至直接不接受標化成績了,比如加州大學係統。常春藤學校去年錄取的學生裏有約30%的人沒有提交標化,其它大學中不提交標化成績的比例就更高了。不過,部分理工科強校還是要求必須提交標化的比如MIT,Georgia Tech和Purdue。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