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教育專業申請經驗分享

今天與(yu) 大家分享的是2023-24申請季剛斬獲劍橋大學 教育專(zhuan) 業(ye) offer的陳同學,他說:“Nil Sine Labore. (無勞則無獲,天道酬勤)”

01、心之所向往往就是人生最真切的願望所在

我從(cong) 很早就發現了自己並沒有學習(xi) STEM類學科的熱忱與(yu) 能力。對於(yu) 想赴英攻讀人文社科方向的學生而言,各細分學科之間看似偶有著千絲(si) 萬(wan) 縷的聯係,選項也看似大同小異,實則全憑個(ge) 人興(xing) 趣導向

而我和教育學的邂逅,源自冥冥中的一段緣分。當時我偶然間瞥見劍橋大學教育學的course outline,發現第二年和第三年的課程中可以選修戲劇相關(guan) 的paper,便義(yi) 無反顧選了Education。而在挑選學院時,也是奔著戲劇氛圍比較濃厚的學院去的。現在回想起來,當初這看似任性又好笑的專(zhuan) 業(ye) 選擇裏有,在撰寫(xie) PS文書(shu) 以及麵試的過程中,竟意外地成了我的“亮點”。

劍橋大學教育專(zhuan) 業(ye)  | 他說:無勞則無獲,天道酬勤

圖片來源 劍橋大學官網

當然,隨著學習(xi) 的深入,對教育學的理解也逐漸深刻,對教育學的這份感情也猶如逐漸接納並深愛一段“由命運巧妙安排的邂逅”。 每一段沉浸於(yu) 教育學相關(guan) 學術文獻的經曆,每一次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與(yu) 教育學相關(guan) 的點點滴滴,都加深了我對這個(ge) 學科的熱愛與(yu) 追求。

在某種意義(yi) 上,我相信眾(zhong) 多人文社科類科目的追求,本質上是朝著同一個(ge) 方向努力的,無論是追求社會(hui) 公正,還是向往一個(ge) 更美好的生活,各學科都是殊途同歸。因此,建議打算投身人文社科學習(xi) 的學弟學妹們(men) ,不妨聽從(cong) 內(nei) 心深處的召喚,堅定地選擇那個(ge) 令自己心動的方向,因為(wei) 心之所向,往往就是人生最真切的願望所在

02、將學術經曆自然地融入到文書(shu) 內(nei) 化為(wei) 我們(men) 自身的思維與(yu) 感悟

朋友,麵對PS文書(shu) 時,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困擾:想參加John Locke之類的論文學術活動,卻苦於(yu) 時間不足;希望參與(yu) 高質量的學術研究項目(比如EPQ),卻受限於(yu) 現實條件;渴望能為(wei) 教育事業(ye) 共享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參加支教或實習(xi) ,卻無奈沒人接納?

誠然,這些活動與(yu) 學術經曆對申請有一定的幫助,但在我看來,重要的不是經曆本身,而是從(cong) 經曆中提煉出思考的過程,這對人文社科方向的申請者來說尤為(wei) 關(guan) 鍵。我個(ge) 人偷偷相信一條簡單粗暴的理論,即:“人文社科無需刻意學習(xi) ,如果你自身實力足夠強的話”,其實這句話強調了人文社科類專(zhuan) 業(ye) 申請的重點在於(yu) 我們(men) 潛在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而不是目前已掌握的知識存量

以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為(wei) 例,搖鈴鐺的動作本身並無奇特之處,真正值得關(guan) 注的是由此引發的狗的唾液分泌反應。同樣地,各類學術活動對我們(men) 而言,其實都是引發思考的刺激源,而由這些學術經曆所激發出的獨特思考與(yu) 疑問,才是真正的價(jia) 值所在,也是我們(men) 在牛劍G5人文社科申請道路上難能可貴的收獲。

因此,PS文書(shu) 的寫(xie) 作素材對於(yu) 教育學等人文社科類專(zhuan) 業(ye) 來說,其實俯拾皆是。以我的文書(shu) 為(wei) 例,開篇就是從(cong) 我自幼目睹的身邊的性別不平等問題所展開的討論。本就身處於(yu) 教育體(ti) 係中的我們(men) 隻需要捕捉到那些令我們(men) 感興(xing) 趣的教育現象,並由具體(ti) 的事件慢慢導向更深層次的思考。

當然,如果有機會(hui) 和時間去參與(yu) 教育學相關(guan) 的學術活動,例如支教、課題報告等,自然能從(cong) 中收益頗深多,但我們(men) 不應該僅(jin) 僅(jin) 為(wei) 了參加而報名,提煉總結這些活動所蘊含的意義(yi) ,使其自然地融入到文書(shu) 中,內(nei) 化為(wei) 我們(men) 自身的思維與(yu) 感悟,才是學術經曆原本的價(jia) 值。

比如當時我在戲劇社團的一次社區義(yi) 演中,我和同台的朋友在在讀著劇本照本宣科,卻未曾想過被太小的小朋友質疑了角色動機的合理性,正是這麽(me) 一件小事,最後在我的PS文書(shu) 中卻成為(wei) 了探討課堂權力關(guan) 係、互動教學手段以及挑戰權威作者的重點段落。

在平時積累寫(xie) 作素材的過程中,我大量記錄了當時所觀察到的現象以及當時的思考,甚至包括一些未經深入探究的問題與(yu) 困惑,所以在動筆之前的首要任務就是進行篩選

想要弄明白如何才能做出取舍,就得先思考文書(shu) 內(nei) 容究竟需要什麽(me) 。文書(shu) 的核心目的在於(yu) 向大學招生官展示我們(men) 的個(ge) 人學術能力與(yu) 學科熱情,但作為(wei) 年輕人,總是複雜的,不願意被簡化為(wei) 一兩(liang) 個(ge) 刻板標簽。然而,受限於(yu) 4000個(ge) 字符的篇幅,我們(men) 需要精準選取一兩(liang) 個(ge) 核心名詞,再深入淺出地生動詮釋,以此呈現出立體(ti) 的自我形象。

說回我自己的PS,文書(shu) 內(nei) 容始終圍繞著“social equity”這一主題展開,期間探討了與(yu) 教育學相關(guan) 的gender inequality, socio-economic status stratification和regional inequality等多個(ge) 層麵,甚至延伸至評價(jia) 體(ti) 係與(yu) 課堂教學模式等相關(guan) 話題,最終再回歸到對社會(hui) 公平的整體(ti) 理解。這樣的文書(shu) 既有明確的目的性——展示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個(ge) 人探索過程,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展現出對更廣泛知識領域的潛在思考。

另外,對於(yu) 近兩(liang) 年備受的AI技術,相信對神通廣大的準留學生來講十分有吸引力,我也不例外。那麽(me) 我們(men) 可以用AI寫(xie) 文書(shu) 嗎?嗯,我用了。

但重點是:千萬(wan) 不要讓AI幫你寫(xie) !千萬(wan) 不要讓AI幫你寫(xie) !千萬(wan) 不要讓AI幫你寫(xie) !(重要的事情強調三遍!) 甚至不要將寫(xie) 完的PS文書(shu) 丟(diu) 給AI直接潤色!請朋友們(men) 務必確保每一個(ge) 詞句都出自自己之手,且能準確理解和運用在不同語境中。AI可作為(wei) 輔助工具,例如:

◆尋找同義(yi) 詞或借鑒同義(yi) 表達。借鑒AI來潤色部分詞匯可以的,但要注意所替換的詞匯在特定語境、語氣和語法上是否合適與(yu) 正確。

◆尋找相關(guan) 文獻名。在查找素材階段,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利用AI尋找與(yu) 申請主題相關(guan) 且適合閱讀的書(shu) 籍文獻,以便快速掌握再進行有針對性的精讀。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自己去找書(shu) 籍文獻的原文進行閱讀!AI有概率會(hui) 給出錯誤的文獻概括與(yu) 內(nei) 容!

◆引發批判性思考。利用AI缺乏主觀意識的特點,我們(men) 可以讓它幫助我們(men) 進行critical thinking和評估。比如,在完成初稿後,可以讓AI對文書(shu) 進行批判,然後分析其合理性,從(cong) 而進一步完善我們(men) 的文書(shu) 內(nei) 容。

盡管AI發展趨勢勢不可擋,但濫用也會(hui) 導致嚴(yan) 重的後果。目前英國大學對AI的審查相當嚴(yan) 格,不管是申請階段還是入學後。所以再次強調:不要抄!不要抄!不要抄!

至於(yu) 教育學相關(guan) 的閱讀與(yu) 拓展方向,我覺得各有千秋。在前期準備階段,我更傾(qing) 向於(yu) 較為(wei) 輕鬆的方式。特別是在尋找自己感興(xing) 趣的教育學研究方向時,不妨多問自己幾個(ge) 問題,比如:決(jue) 定偏向社會(hui) 學,還是心理學?是否關(guan) 注特定年齡段、地區、階層、性別、學曆問題?希望未來解決(jue) 何種問題?多嚐試閱讀一些包含多角度的、跨學科的文獻書(shu) 籍,有助於(yu) 我們(men) 更全麵地理解教育學,培養(yang) 批判性思維。入門閱讀材料我比較推薦:Piaget、Vygotsky、Bourdieu、Bernstein和James Banks這幾位學者的相關(guan) 書(shu) 籍,感興(xing) 趣的學弟學妹也可以自行發掘更多資源。

最後一條PS文書(shu) 準備建議,很多同學可能跟我一樣都是第一次接觸PS文書(shu) ,當你麵對4000個(ge) 字符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如何下筆的話,建議找專(zhuan) 業(ye) 靠譜的PS文書(shu) 老師,可以幫你節省很多時間,少走很多彎路。

03、麵試中勇於(yu) 堅持自己的獨特見解大膽標新立異未嚐不被欣賞

想要順利拿下劍橋教育專(zhuan) 業(ye) 的offer,麵試準備同樣至關(guan) 重要,建議一定要多進行模擬麵試練習(xi) !劍橋的學術麵試,即便是對天生話多又膽大的我來講也是個(ge) 挑戰,而模擬麵試在多個(ge) 層麵上具有重要意義(yi) :首先是幫助我們(men) 提前熟悉各類麵試問題,其次是鍛煉口語表達和臨(lin) 場應變能力

同時,在大量的模擬麵試練習(xi) 過程中,我們(men) 能夠更好地整合與(yu) 所申學科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內(nei) 容。學了十八般武藝,掌握其中兩(liang) 三個(ge) 主要的theory paradigms,並能邏輯清晰地將不同觀點與(yu) 理論串聯起來,展示出思考過程,相信大家在麵試官時能輕鬆很多。

此外,模擬麵試結束後,一定要不斷複盤,每次模擬麵試中的每一道題目都可能會(hui) 成為(wei) 關(guan) 鍵,深入思考並口頭完整表述得到答案的過程,這有助於(yu) 一步步拓寬思路、深化理解,同時還能提升我們(men) 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語表達水平。

這裏也分享一些我的認為(wei) 比較重要的麵試策略和準備建議。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保持對話式的交流氛圍。這一點與(yu) 文書(shu) 撰寫(xie) 相通——我們(men) 本就已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但一股腦地滔滔不絕並非最佳策略,不僅(jin) 容易因話說太多而出現疏漏,也可能會(hui) 讓麵試官難以抓住我們(men) 想要表達的重點或是難以跟上我們(men) 的思路。相反,一問一答、有來有回的互動形式才更能抓住麵試官的注意力,充分展示我們(men) 思維敏捷的一麵。

其次,劍橋人文社科方向的專(zhuan) 業(ye) 麵試,比較看重大家的PS文書(shu) 和提交的written works,建議大家在正式麵試前務必多回顧與(yu) 梳理幾遍自己寫(xie) 過的內(nei) 容,深入探究每一個(ge) 論斷背後的含義(yi) ,以備麵試時可能的提問,同時也能向麵試官傳(chuan) 達:“盡管我在文書(shu) 中隻呈現了部分內(nei) 容,但我腦海中還有更多獨到見解等待發掘”。

此外,還有一條麵試準備建議,便是提前了解麵試官的研究方向。雖然沒必要做到投其所好,見人下菜碟,但至少當我們(men) 知道麵試官精通的專(zhuan) 業(ye) 領域後,能提前做些準備,避免在不了解的領域被追問時顯得無所適從(cong) 。比如。當時負責麵試我的一位教授是研究戲劇與(yu) 文學領域的,恰好與(yu) 我的PS文書(shu) 契合,我就提前去閱讀了戲劇式課堂教學法的相關(guan) 資料,並且在麵試中發揮了作用。

這裏我也結合自己的經曆,簡單歸納了劍橋大學麵試的注意事項。

第一,不要記錯時間!!!是的,我記錯時間了……當時把時差算錯了,導致兩(liang) 場麵試不得不重新安排。盡管當時我因緊張冷汗浸濕了衣服,但幸好麵試官們(men) 都極其友好,不拘小節。

第二,在麵試中勇於(yu) 堅持自己的獨特見解。在兩(liang) 次麵試經曆中,一場是現場閱讀材料並進行深入探討,麵試官們(men) 不僅(jin) 會(hui) 對閱讀材料中作者的觀點窮追不舍,同時也對我的個(ge) 人理解和見解提出了質疑。雖然我在應對時采用了迂回折中的策略,但時候複盤反思,我其實不必一味迎合麵試官的觀點,堅持自己的想法並闡述合理的原因,大膽標新立異未嚐不被欣賞

另外一場麵試則更多涉及一些general questions,並針對PS文書(shu) 內(nei) 容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考察(用“挑字眼”形容都不為(wei) 過)。盡管我對此有所準備,但連續的追問,讓我難免有些緊張,competition一個(ge) 詞死活說不清楚,結結巴巴了半天。

另外,麵試臨(lin) 近尾聲時,對方通常會(hui) 詢問你是否有問題想要向他們(men) 提問。對此坊間流傳(chuan) 的說法各種各樣,我個(ge) 人覺得大家不要盲目聽信某一種傳(chuan) 聞,在麵對這一環節時,還需要各自斟酌。當時我結合自己的興(xing) 趣和PS文書(shu) 中強調的興(xing) 趣,問了教授們(men) 關(guan) 於(yu) 劍橋大學戲劇社團的問題,對方看上去還是蠻delighted的。

04、心懷感激 不負韶華若日後有幸 達則兼濟天下

劍橋放榜時,我正在吃飯,當時手機收到了郵件提示,我就點看了一眼,發現咦?好,我錄了~然後繼續吃飯去了。借這個(ge) 機會(hui) 我也想簡單嘮幾句。幾位素未謀麵的英國教授寫(xie) 來的一封格式化的email不決(jue) 定我們(men) 的人生,更無法決(jue) 定我們(men) 的identity、價(jia) 值、以及夢想與(yu) 快樂(le)

我自然明白現在的自己發表這樣的言論有有虛偽(wei) 傲慢之嫌,但我相信,此時若是遺憾,不過是未能如願展現與(yu) 理想院校的高度契合,無需牽強附會(hui) 到否定我們(men) 的實力與(yu) 努力;若是得垂憐,也謹記我們(men) 不僅(jin) 是獨立的個(ge) 體(ti) ,更是社會(hui) 關(guan) 係網絡中的集合體(ti) ,應該反思自己在拿到offer的過程中,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得益於(yu) 他人的支持與(yu) 幫助。所以請所有的朋友們(men) ,不管是同學還是家長,泰山崩於(yu) 前而色不變,麵對遺憾淡然處之,有幸被認可也毋驕毋躁

這裏我想引一句我文書(shu) 裏的話:‘Everyone could be a beneficiary, a perpetuator, and a victim of such [educational and social] injustices to certain extents, all at the same time’,這其實也是我對我們(men) 準留學生身份一些唐突的反思。

作為(wei) individuals,我們(men) 努力著朝更好的未來呐喊自然無可厚非,可每當我環顧、當我看到那些看“小留”的眼神時、當我意識到自己文書(shu) 裏的那些inequalit現象都確確實實地存在於(yu) 現實之中時,我不禁心生愧疚與(yu) 自問——我真的配得上這樣的機遇嗎?不願陷入虛無主義(yi) ,所以我低頭看腳下,想到令人豔羨的我們(men) 有機會(hui) 一窺更遠的世界,我便想,我們(men) 應該心懷感激,不負韶華,若日後有幸,達則兼濟天下

最後,衷心祝願所有同樣在努力衝(chong) 刺牛劍G5的學弟學妹們(men) 能夠矢誌不渝,逐夢前行,最終如願以償(chang) 地收到心儀(yi) 大學的offer,實現自己的學術理想。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英國UKMT數學競賽超全詳解!IGCSE同學如何備賽?

下一篇

全球公認最難課程?IB 六大學科組難度評級!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