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上岸的師兄師姐們(men) 都說,聯係導師是他們(men) 上岸過程中至關(guan) 重要的步驟之一,找到適合自己的導師,與(yu) 心儀(yi) 導師取得聯係並獲得認可非常重要!從(cong) 本期開始,我們(men) 將每天為(wei) 大家介紹熱門院校的導師,幫助同學們(men) 快速了解導師的研究方向和招收學生情況,幫助大家更好地進行申請定位! 本期,我們(men) 將為(wei) 大家介紹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的導師!
碩博申請 @香港科技大學
01 · 導師簡介
教授現任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Morningside生命科學講座教授,以及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她擁有哈佛醫學院藥理學博士學位,後在美國Regeneron藥業(ye) 公司擔任高級科學家。加入香港科大後,曾任校長研究與(yu) 發展副校長、理學院院長、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以及生物化學係主任等職。
02 · 導師研究概況
教授的主要研究興(xing) 趣包括神經發育與(yu) 功能,以及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藥物發現。她以對神經營養(yang) 因子生物學的開創性發現而知名,這些蛋白質可以促進神經係統中的神經元存活、發育和維持。她還對大腦發育和突觸可塑性的分子機製,以及這些機製在神經係統疾病中失調作出了重要貢獻。
03 · 研究解析
教授發表了260多篇SCI論文,總引用超過18900次,擁有44項專(zhuan) 利。代表性論文包括:
揭示IL1RL1基因變異可以降低sST2水平,減輕APOE-ε4對阿爾茨海默病女性患者的風險影響。
在小鼠模型中,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靶向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相關(guan) 基因,可以減輕澱粉樣相關(guan) 病理。
大規模的等離子蛋白質組檢測識別出一個(ge) 高性能的阿爾茨海默病篩查和分期的生物標誌物麵板。
通過單個(ge) 細胞轉錄組分析發現,阿爾茨海默病中血管生成性內(nei) 皮細胞和神經保護性膠質細胞存在失調。
04 ·需做哪些申請準備?
選擇與(yu) 導師研究方向契合的研究議題,撰寫(xie) 有針對性的研究計劃
備好托福、GRE考試成績,保證達到該院校要求
準備出色的求學動機信,突出自己的研究潛力
提前與(yu) 導師聯係,征求對研究計劃的意見
爭(zheng) 取導師的推薦信
05 ·導師近年招收學生情況
教授的實驗室一直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具體(ti) 來看,近5年她每年招收:
3-5名博士生,主要來自亞(ya) 洲地區如中國內(nei) 地、台灣、韓國、印度等,也有部分來自歐美國家。
5-8名碩士生,主要來自中國,也有海外學生。
還招收博士後研究員3-5名。
Ip教授的學生主要通過該學院的正式招生管道錄取,需要遞交完整的申請材料並達到院校要求的語言測試成績。教授也會(hui) 直接招收有潛力的學生,尤其歡迎有神經科學或細胞生物學背景的應屆本科生直接申請。
總體(ti) 來說,Ip教授的團隊規模較大,招生計劃穩定,但競爭(zheng) 也比較激烈。希望加入她團隊的學生需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明確的研究方向及誌向,並提前與(yu) 教授聯係溝通。
06 ·研究想法舉(ju) 例
研究想法:
基於(yu) 單個(ge) 核轉錄組分析探究小鼠海馬回CA1區間質細胞在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病變中的作用
研究內(nei) 容:
近年來單個(ge) 細胞測序技術的發展為(wei) 理解腦細胞異質性提供了新的視角。教授團隊應用該技術發現,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動物模型中,血管生成性內(nei) 皮細胞存在轉錄組改變。計劃利用單個(ge) 核RNA測序技術,重點關(guan) 注小鼠海馬回CA1區的間質細胞群落,包括星形膠質細胞、微膠質細胞和寡聚祖細胞等。這些細胞與(yu) 血管和神經元高度相關(guan) ,可能參與(yu) 疾病早期病變。
我將比較正常老齡小鼠和阿爾茨海默病模型小鼠間質細胞的轉錄組差異,找出關(guan) 鍵的細胞亞(ya) 群和功能通路,以揭示它們(men) 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潛在作用。這項研究將利用單細胞組學工具進一步拓展Ip教授團隊的研究,為(wei) 開發新型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目標提供理論基礎。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