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工程專業申請及錄取經驗分享

今天與(yu) 大家分享是在2023-24申請季實現UCAS五誌願大滿貫斬獲牛津大學 工程專(zhuan) 業(ye) ,帝國理工 設計工程,以及帝國理工與(yu) UCL 生物醫學工程專(zhuan) 業(ye) offer的吳同學

她說:從(cong) 小我就是個(ge) 比較佛係的孩子,不爭(zheng) 不搶,總用“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的心態坦然麵對任何結果,用“活在當下”的狀態,珍惜每一刻,全身心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欣賞生活中的美好時刻

01、依據學科理論解決(jue) 實際問題能 激起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初上高一時,我閱讀了一些經濟類的書(shu) 籍,漸漸被這個(ge) 剛剛接觸的學科所吸引,在取得了一些相關(guan) 獎項後,便萌生了申請經濟類專(zhuan) 業(ye) 的想法。然而隨著學習(xi) 的不斷深入,直至高一結束之際,我意識到真正的經濟學並非自己原先想象的那樣,這讓我開始迷茫與(yu) 退縮,進而失去了學習(xi) 它的興(xing) 趣與(yu) 動力。

正巧這時爸爸帶我參觀了一些科技類公司,讓我近距離地體(ti) 會(hui) 到了工科的魅力。同時,我也發現不管自己在物理學習(xi) 中遭遇到了多麽(me) 大的挫折,都能保持著對它的好奇心,並且有信心以興(xing) 趣為(wei) 前提繼續深入學習(xi) 下去。此外,作為(wei) 一個(ge) 需要被成就感推動前進的人,依據理論基礎解決(jue) 實際問題能激起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經過深思熟慮,我最終選擇了工程方向。

剛進入國際賽道時,我並沒有多高的期望和目標,曼大就很不錯,如果能上帝國理工就燒高香了。然而,在之後校內(nei) 外的學習(xi) 過程中,我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xi) 方法,總體(ti) 成績穩中有進,會(hui) 主動嚐試一些有挑戰的問題;在參與(yu) 課外夏校和各類學術項目的過程中,我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整個(ge) 人也愈發自信了。直到高二下學期期末,我心中才燃起了衝(chong) 擊牛津劍橋的夢想

接下來在牛津與(yu) 劍橋兩(liang) 所頂尖大學之間做出抉擇的過程,對我來說是一段充滿了波折的心路曆程。起初,基於(yu) 我們(men) 學校內(nei) 部的統計數據,劍橋錄取的成功案例更多。因此從(cong) 一開始,我想申請劍橋的決(jue) 心絲(si) 毫沒有動搖過。然而,在JT牛劍營中,導師們(men) 分析評估了具體(ti) 情況後,認為(wei) 我在牛津工程入學筆試PAT中的發揮會(hui) 更加穩定,再綜合模擬麵試時的表現,強烈建議我衝(chong) 刺牛津盡管這一改變伴隨著糾結與(yu) 漫長的心理鬥爭(zheng) ,但最終我還是決(jue) 定采納導師們(men) 的建議

02、有邏輯地串聯PS文書(shu) 素材 保持學術和非學術部分之間的平衡

在申請過程中,PS文書(shu) 的修改可以說是相當焦頭爛額首先麵臨(lin) 的挑戰就是如何挑選並提煉出合適的素材內(nei) 容。我之前參加過一些活動,比如帝國理工和劍橋的夏校,還有一些學術科研項目。在過程中,我會(hui) 積極參與(yu) ,主動爭(zheng) 取機會(hui) ,並且記錄下珍貴的回憶和收獲

例如,在帝國理工夏校中,我成功爭(zheng) 取到了小組長的機會(hui) ,這段經曆鍛煉了我領導能力、協調和溝通能力;同時,我也是每天演講匯報本組進程的常駐發言人,從(cong) 一開始的逐字讀稿,到後來的根據大綱脫口而出,我的英語表達能力顯著提升。學術科研項目雖然沒有多麽(me) 高深和前沿,但體(ti) 驗獨自完成項目的全過程和期間遇到的困難都是實實在在的。而劍橋夏校期間的一次課後作業(ye) ,在加以修改和升華後更是成為(wei) 了我在帝國理工設計工程麵試時的作品集。

總的來說,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經曆都能成為(wei) 我們(men) 寶貴的文書(shu) 寫(xie) 作素材。不過,我心中最大的難點在於(yu) 如何有邏輯地串聯這些素材,並且保持學術和非學術部分之間的平衡。當時為(wei) 了改進文書(shu) ,我不斷聽取各方建議,開家庭會(hui) 議更是常有的事。這些舉(ju) 措一方麵幫我理清了寫(xie) 作思路,另一方麵幫我緩解了申請季的焦慮情緒

03、提前訓練並適應PAT的答題節奏

保持平和的心態,反而可能助益匪淺

在牛劍申請的眾(zhong) 多重要環節中,筆試與(yu) 麵試占據著舉(ju) 足輕重的地位。相較以往,今年的PAT筆試題目更加適合我:往年的卷子通常是一個(ge) 題目有好多小問題,雖然看起來題量不大,但其實每一小題層層遞進,越來越深奧,有時甚至會(hui) 遇到難以理解題意的情況。而今年的雖然題號多,但是多數題目獨立成問,題幹表述清晰易於(yu) 理解,並且重點考察的知識內(nei) 容也正好是我擅長的領域。

其實,在平時的筆試練習(xi) 中,兩(liang) 小時的時長對我來說是完全不夠的,在往年的真題中,我隻有一年的卷子能勉強寫(xie) 完。建議大家在備戰筆試的過程中,一定要刻意去訓練自己的答題節奏

在正式的筆試那天,我並沒有指望自己能全部完成題目,一心隻想著保證會(hui) 做的題目不要因為(wei) 粗心而失分就行。也許這種平和的心態,反而可能助益匪淺讓我今年意外地超常發揮了。

04、學會(hui) 隨機應變 麵試中千萬(wan) 不要怯場

回顧整個(ge) 申請季,我一共參加了四場麵試,同時體(ti) 驗了學術麵試和小組麵試。在暑期剛開始進行模擬麵試練習(xi) 時,我覺得自己完蛋了,因為(wei) 能明顯感受到那些在筆試中看似簡單的問題,一旦放到麵試場景中,卻時常令我思維思路混亂(luan) ,並且容易陷入自我設限的困境

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我平時會(hui) 主動去找一些難題,模擬真實的麵試情況,一邊思考一邊寫(xie) 一邊口頭表述。經過大量的練習(xi) 後,該問題得到明顯改善,解答問題的過程更有條理性了。

同時,不論是在平常的模擬練習(xi) 還是正式麵試中,我都會(hui) 努力表現得自信和淡定。即便遇到一時沒法立即回答的問題,也能做到盡量闡述與(yu) 之相關(guan) 的思考路徑和基礎知識,借此體(ti) 現出自己的應變能力與(yu) 積極性。如此一來,便能順利避免大部分可能出現的尷尬沉默,確保了麵試的流暢性與(yu) 互動性。

關(guan) 於(yu) 麵試準備的建議,我認為(wei) 至關(guan) 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hui) 隨機應變,不要怯場。我仍然記得在牛津正式麵試中,麵對著兩(liang) 位“一絲(si) 不苟”的教授時,自己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當他們(men) 得知我曾經參過劍橋大學的夏校後,特意問了一個(ge) 令我意料之外的問題:“為(wei) 什麽(me) 沒有選擇劍橋?”這個(ge) 問題可把我嚇到了~

當時我快速思考: 直接比較兩(liang) 校的學術水平,捧一踩一肯定是不可取的。幸虧(kui) 之前我也線下參觀過牛津大學,於(yu) 是便回答道:“牛津的建築風格是古典美和現代美的結合,而劍橋偏向於(yu) 古典美,我更喜歡前者。” 沒想到這個(ge) 答案讓整場麵試的氛圍變得輕鬆了不少。

05、珍惜當下的每一刻 全身心投入到正在做的事

在拿到牛津offer時,我的開心喜悅無以言表,結果已經完全超出自己的預想。我很想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包括我的父母、老師、學長老師還有牛劍營裏的戰友們(men) 。仍記得在初進牛劍營的那幾天,每日高強度的練習(xi) 以及周圍學霸們(men) 的壓迫感讓我無法適應,這時導師和助教們(men) 會(hui) 及時關(guan) 注我的狀態,給予心理疏導;每天睡前我也會(hui) 找我媽訴苦,傾(qing) 倒傾(qing) 倒情緒垃圾;營裏同班同學都很強,既聰明又勤奮,我經常向他們(men) 請教問題,討論不出結果的會(hui) 一起去問導師,共同進步成長。在牛劍營結束後,幾個(ge) 玩的好的甚至組了個(ge) 群,誰遇到難題都會(hui) 發群裏一起討論,對於(yu) 我來說,備戰過程更加有動力了。

總體(ti) 來說,回顧高中三年,我一直是一步一個(ge) 腳印踏踏實實的走著。設立適合自己的目標,記錄自己成長的每一個(ge) 瞬間,最終在運氣的加持下,水到渠成。分享的最後,希望各位學弟學妹能夠珍惜當下的每一刻,全身心投入到正在進行的事情之中,相信所有努力必將迎來最美的綻放!加油!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NEC全美經濟學挑戰賽(全國站)備賽輔導報名

下一篇

不要GMAT/GRE的學校真的一視同仁嗎?我到底該不該不考G?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