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大學商學院碩士就讀體(ti) 驗
就讀體(ti) 驗反饋
B學長
背景:悉大本科bachelor of commerce (accounting and finance),之後去墨大讀了master of finance。
學習(xi) 課程:
必修課比如Quantitative of Finance的課會(hui) 比較難,燒腦。MoF的課分為(wei) lecuture和tutorial,一般來說一門課一周一節lecture,一節tutorial。lecture一節課三小時,中間有5分鍾休息,老師教的量非常大,考驗體(ti) 力。不過lecture有recording,你可以課後再反複聽。tutorial一般1-1.5小時,中途沒有休息,沒有recording。你如果覺得這個(ge) 老師講得不好,可以去蹭其他老師的課,沒有點名簽到什麽(me) 的。
學習(xi) 氛圍:
跟悉大相比,墨大的tutorial更偏向老師講授而不是大家互相討論,回答問題去爭(zheng) 取participation的分數。整個(ge) 學習(xi) 氛圍很好,MoF的同學都很努力。
我之前在悉大的時候,小組作業(ye) 可能提前一周開始開會(hui) 。墨大MoF的同學,個(ge) 個(ge) 都是急性子,會(hui) 很早開始商討作業(ye) ,想盡早完成,給期末留出足夠複習(xi) 時間。在這種情況下,由於(yu) 大家都是學霸,自己的部分沒有按時交出來就會(hui) 比較有壓力。但是大部分MoF的學生都比較友好,很多大腿帶人。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我也曾經選修過其他課跟MoF以外的同學,比如文學院,理工科,management的同學一起做作業(ye) ,真的很痛苦,全組我扛主力。一方麵是因為(wei) 他們(men) 對商科課程不了解吧,另一方麵可能還是MoF的人真的都好麵子很努力。所以完全是不一樣的體(ti) 驗。整體(ti) 上來說呢,墨大的組隊氛圍會(hui) 比悉大好,很少遇到態度不端正的隊友,比如一些freerider,或者找各種理由或者消失的人。
T學長
一、選擇墨爾本
當時選擇去墨大的原因,除了自己非常喜歡墨爾本這個(ge) 多元文化城市,還有一點大家都懂的,就是在國內(nei) 的名氣和口碑,父母當時也隻認墨爾本大學和悉尼大學。墨大的QS排名,每年都不會(hui) 讓人失望,尤其是我讀的會(hui) 計金融專(zhuan) 業(ye) ,在QS專(zhuan) 業(ye) 排名是十八位,澳洲排名第一。
墨爾本大學相似專(zhuan) 業(ye) 太多,一定要根據自己專(zhuan) 業(ye) 背景來選擇呀我的專(zhuan) 業(ye) A&F是主要招收有商科背景且有財務管理的會(hui) 計、定量方法及管理經濟的課程但非金融專(zhuan) 業(ye) 的學生;而招收非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的學生;招收金融專(zhuan) 業(ye) 背景學生。
專(zhuan) 業(ye) 背景要求不同,對應的課程內(nei) 容也不同,很喜歡墨大這點,有針對性的設置專(zhuan) 業(ye) 課程。如果你本科專(zhuan) 業(ye) 是金融,那就推薦Master of Finance,但是這個(ge) 專(zhuan) 業(ye) 需要提供GMAT/GRE,而management專(zhuan) 業(ye) 是不需要的,共同點是都需要提供PS。
二、學習(xi) 體(ti) 驗
1.上課形式每門課都會(hui) 有lecture(大課),同時每周還會(hui) 配seminar(小班研討會(hui) )。通常lecture講師一般是這門課的coordinator。除了上課,課下還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xi) ,課前預習(xi) 非常重要,單純靠講義(yi) 是很難通過科目考試的,必須每周花大量時間閱讀指定文獻,加深理解。
2.考試考試形式有mid-term exam,final,quiz,online test等,一般期中期末考試都是2-3個(ge) 小時筆試,有開卷考試也有閉卷(我寧願閉卷,開卷考試更讓你摸不著頭腦)。這裏我要隆重介紹下墨大的考試場地:Royal Exhibition Building墨爾本皇家展覽館,這個(ge) 建築可以被用於(yu) 求婚,婚禮,各種賣場,美食節等,也可以用作考場,是不是很神奇~
三、社團
墨大有很豐(feng) 富的學生社團。社團宣傳(chuan) 和招新活動主要集中在開學前的orientation week(迎新周)。我感興(xing) 趣的是language exchange club(LEC),一個(ge) 學語言的社團,講課老師都是墨大讀書(shu) 的學生,每周安排一次課,提供大家交流和學習(xi) ;像韓語日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等,種類非常多,除了語言課,還會(hui) 經常組織看電影,答題比賽等活動,非常有趣。
J學長
Master of Management(Accounting &Finance),適合本科就是會(hui) 計的學生讀,是澳大利亞(ya) 少有的能同時學習(xi) 會(hui) 計與(yu) 金融的專(zhuan) 業(ye) 。該專(zhuan) 業(ye) 能申請會(hui) 計的獨立技術移民,隻要學生在讀研期間能修完CPA認證要求的8-9門會(hui) 計課程。
除了提供會(hui) 計或金融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以外,該專(zhuan) 業(ye) 還可選三門general electives,涉及商科的其他領域,如人力資源,市場營銷,谘詢,供應鏈管理等。總體(ti) 而言,對於(yu) 本科學會(hui) 計的學生來說,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算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
教學水平
作為(wei) 澳洲一流名校,墨大的整體(ti) 教學水平還是不錯,不過這得分課程和分老師。上課時盡量選擇課程主要負責人coordinator的課上,因為(wei) 他們(men) 是最清楚期末考試該如何考的人。老師基本上都很負責,有問必答,如果課上有什麽(me) 疑惑的話可以及時向老師問,以免等到學期末學生紮堆問問題導致的時間不夠。
學習(xi) 氛圍
墨大有很多學習(xi) 類的社團會(hui) 舉(ju) 辦各種活動讓學生了解就業(ye) 動態和學習(xi) 相關(guan) 技能。商學院每周也會(hui) 發郵件通知這一周會(hui) 有什麽(me) 樣的活動以便學生注冊(ce) 參加。在商科院校不可避免的會(hui) 有很多中國留學生,尤其是像會(hui) 計之類的移民專(zhuan) 業(ye) 。基本上每門課程都至少有一個(ge) 小組作業(ye) ,學生通常可以自由組隊。
如果第一學期還在適應期希望找中國隊友的話,在熟悉學校一學期後就可以嚐試找找外國隊友了,隻有跳出舒適圈,逼自己說英文,才能更好的適應澳洲社會(hui) 。不必對某些國家的人懷有偏見,能申請到墨大至少說算是學術上有點實力的,如果某個(ge) 學期遇到不靠譜隊友,下次不跟他們(men) 組隊就行。
Z老師
我讀的是墨大商業(ye) 分析碩士,項目一月份開學十二月結束,依然是五個(ge) 學期,第四個(ge) 學期為(wei) 實習(xi) 課會(hui) 安排大家去相對應的公司實習(xi) ,去年公司有但不限於(yu) Kearney、BPSuncorp、Deloitte、EY、Bupa、Loreal等。從(cong) 實習(xi) 的公司來看確實資源已經可以秒殺墨爾本大多數的碩士項目。
整個(ge) 課程安排的我個(ge) 人感覺強度比較大,比如M1的課程很簡單很輕鬆但是從(cong) M2開始強度直接拉滿,數不清的作業(ye) 襲來。所有的課程是全部固定的,所以不太像其他的項目那樣靈活。課程進度很快,老師們(men) 會(hui) 默認為(wei) 你有一定的基礎。
這裏的課更多是你有了一定的基礎的複習(xi) 提升課,而不是單純的來學習(xi) 東(dong) 西,我在一開始上的時候也並不能快速適應。但是身邊同學的素質是超高的,基本上是澳洲第一梯隊。我們(men) 這一屆全是海本,大部分來自澳洲八大還有部分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英國。
商學院會(hui) 組織很多活動,鼓勵大家多Networking。這也算是這個(ge) 項目很大的優(you) 點之一,有同學也會(hui) 憑借自己社交能力成功爭(zheng) 取到機會(hui) 。如果你本身成績足夠優(you) 秀,工作經驗豐(feng) 富也有可能入選Fellow組織,類似於(yu) 先人一步接觸到更多資源。
現在澳洲勞動力已經沒有之前那麽(me) 短缺,PR又變成了一個(ge) 找工作的隱形條件,所以在沒有身份的情況下,找工作依然不是一個(ge) 很輕鬆的事情。如果沒有抱著很強的功利性來讀書(shu) ,總體(ti) 是推薦這個(ge) 項目。一年就可以拿到Master學位順便帶一個(ge) Bigname的實習(xi) ,結交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