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機構申請部老師分享香港嶺南大學博士指南。希望能幫到正在申博的同學們(men) ~
01 學校介紹
嶺南大學,其深厚的曆史底蘊可追溯到1888年,是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HE)評定的全球“優(you) 質教育”排名中的佼佼者,位列第二。
這一“優(you) 質教育”標準,正是聯合國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嶺南大學的目標明確,立誌於(yu) 數字時代成為(wei) 引領風潮的研究型博雅大學。
02 MPhil/PhD學費、入學要求、報名費
學費
年度費用為(wei) 42100港幣,而自資學費則高達每年84200港幣。
報名費
報名費用為(wei) 200港幣,逾期申請者需支付400港幣的報名費。
申請一般要求
哲學碩士:
需持有大學認可的大專(zhuan) 院校頒發的一級或二等榮譽學士學位,或符合相應標準;
也取得同等學曆;
提交能證明滿意的學術和專(zhuan) 業(ye) 成就的材料亦可。
博士學位:
持有經大學認可的碩士學位。
擁有一等或二等榮譽學士學位或同等水平,並已至少在認可的高等教育機構內(nei) 攻讀碩士學位一年,並有相應的研究成果作為(wei) 證明。
持有(與(yu) 1、或2)相當的同等資格。
提供了能夠證明其學術和專(zhuan) 業(ye) 成就令人滿意的證據。
語言要求:
對於(yu) 非英語為(wei) 教學語言的學位申請人,需滿足以下英語語言能力要求:
所有課程對應的英語能力需達到以下任一標準:
TOEFL(紙筆考試)至少550分
TOEFL(基於(yu) 互聯網的考試)至少79分
IELTS至少6.5分
(注意:推薦標準提高為(wei) TOEFL 100分或IELTS 7.0分)
對於(yu) 經濟學、心理學、社會(hui) 學、政府和國際事務方向的申請人,可考慮提交大學英語四/六級(CET)成績作為(wei) 英語能力的參考。
商科哲學碩士(MPhil)申請人強烈建議提交GMAT或GRE成績以證明其學術能力。
商科博士申請人應提交過去三年內(nei) 取得的官方GMAT或GRE成績,並需達到令人滿意的標準。若無法提供,但有其他能有力證明其學習(xi) 該課程的能力或技能的證據,將進行個(ge) 案考慮。
申請流程
Step 1:前期準備
選擇自己感興(xing) 趣的領域
尋找潛在的導師
查看博士申請條件
查看申請截止日期
Step 2:中期申請
聯係潛在導師
準備申請材料
注冊(ce) 賬號,正式申請
Step 3:後期跟進
登入網上申請係統,查看申請進度
收到錄取通知,網上接受錄取
申請材料
本科和研究生的學位證書(shu) 和成績單
國際英語語言測試成績
研究計劃/報告
其他可證明學生研究能力證明的文件
特定計劃要求的其他材料
注:撰寫(xie) 論文的語言須在申請入學時決(jue) 定。除中文係的學生或已得到學係批準的學生可以其他語言 (如中文) 撰寫(xie) 論文外,其他學生必須使用英語撰寫(xie) 論文。申請人如擬使用英語以外的語言撰寫(xie) 論文,必須於(yu) 入學申請表中列明以供學係考慮。
03 博士獎學金
嶺南大學提供多元化的獎學金和財政支持,以吸引優(you) 秀學生到嶺大開始深造。
1. 香港博士獎學金計劃(HKPFS)
嶺大是可以提名傑出申請者獲得獎學金的大學之一。在2022-23年度,每位獎學金得獎者可獲發每月港幣27,100元津貼(須經年度檢討)及每年最高港幣13,600元的會(hui) 議/研究相關(guan) 交通津貼(須經年度檢討),最長為(wei) 期3年。
對於(yu) 標準學習(xi) 期為(wei) 4年的獲獎者,大學將在第四年的學習(xi) 中提供相同水平的獎學金和與(yu) 會(hui) 議/研究相關(guan) 的旅行津貼。
注: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HKPFS)僅(jin) 麵向研究生院研究課程下的哲學博士。
2. 研究生獎學金
申請人可以直接向大學申請,成功申請者通常會(hui) 獲頒研究生獎學金,每月津貼為(wei) 港幣18,520元。
04 政策研究博士(DPS)
課程方向:
政策研究
教育政策與(yu) 管理
學製與(yu) 費用:
學製:全日製3年
類型:自資課程
學費:502,200港幣(分6期繳納)
報名費:600港幣
入學要求:
學曆:相關(guan) 碩士學位或同等學曆
05 MPhil/PhD專(zhuan) 業(ye) 方向及研究領域
一、人文
中文碩士/博士
中國語言學、語言學和文體(ti) 學
中國古典文學
比較文學
創意寫(xie) 作和媒體(ti) 寫(xie) 作
文學理論
文學與(yu) 電影
中國現當代文學(來自大中華地區)
文化研究碩士/博士
藝術、文學和研究創作
資本主義(yi) 、階級和勞工
創意產(chan) 業(ye)
數字文化
食品、環境與(yu) 可持續發展
性別和性行為(wei)
全球中國
香港
亞(ya) 洲間
媒體(ti) 與(yu) 流行文化
移民、流動性和種族
主觀性與(yu) 身份
城市公共空間
青年文化
英語碩士/博士
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批判性話語分析,話語分析,以技術為(wei) 媒介的話語和流行文化,英語語音學和音韻學,健康傳(chuan) 播,語言學史,語言與(yu) 新媒體(ti) ,語言意識形態,語言景觀,隱喻研究,第二語言發音,社會(hui) 語言學和在線身份,世界英語
文獻:美學與(yu) 政治,美國文學,美國研究,當代小說、戲劇和詩歌,小說的比較史,批判理論,文學的跨文化研究,全球英語文學,批評史,大屠殺代表,亞(ya) 洲僑(qiao) 民文學,詩歌與(yu) 政治,後殖民理論與(yu) 小說,悲劇與(yu) 悲劇論述,跨太平洋文學,二十世紀美國文學
曆史學碩士/博士
英美曆史
大西洋曆史
大英帝國史
中國早期曆史
經濟史
環境史
曆史地理學
建築史
資本主義(yi) 史
亞(ya) 洲內(nei) 部互動的曆史
技術史
香港曆史
媒體(ti) 曆史
中國中期曆史
中國近代史
歐洲近代史
城市曆史
哲學碩士/博士
美學
應用倫(lun) 理學
人工智能
儒學
道教
認識論
倫(lun) 理學
人類的未來
形而上學
個(ge) 人身份
哲學邏輯
語言哲學
文學哲學
心靈哲學
心理學哲學
科學哲學
政治哲學
福利
翻譯碩士/博士
適應研究
亞(ya) 洲翻譯傳(chuan) 統
比較翻譯研究
解釋
文學翻譯
戲劇和翻譯
翻譯和體(ti) 裁研究
翻譯與(yu) 流行文化
翻譯和媒體(ti)
翻譯曆史
翻譯理論與(yu) 批評
電影與(yu) 視覺藝術碩士/博士
藝術史和史學
東(dong) 亞(ya) 的創意和媒體(ti) 產(chan) 業(ye)
數字藝術
電影產(chan) 業(ye) 與(yu) 政策
全球當代藝術與(yu) 表演藝術
收藏和策展的曆史
中國藝術史
香港藝術
香港與(yu) 中國電影
國際電影節
韓國電影與(yu) 流行文化
媒體(ti) 行業(ye)
博物館研究
戰後美國藝術
東(dong) 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的跨國電影文化
二、商科
商業(ye) 碩士/博士
會(hui) 計、財務、決(jue) 策科學、金融、信息係統管理、保險、國際商務、管理、市場營銷和運營管理
三、社會(hui) 科學
經濟學碩士/博士
討價(jia) 還價(jia) 和拍賣理論
行為(wei) 經濟學和實驗經濟學
競爭(zheng) 與(yu) 產(chan) 業(ye) 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數字社會(hui) 經濟學
家庭經濟學
環境經濟學
金融經濟學
金融機構和全球金融市場
衛生經濟學
住房市場和住房政策
知識產(chan) 權與(yu) 創新
國際貿易和投資
勞動力市場和教育政策
法律和經濟/金融
人口經濟學和老齡化問題
公共經濟學
政府與(yu) 國際事務碩士/博士
亞(ya) 洲和國際政治經濟學
亞(ya) 太和東(dong) 亞(ya) 國際關(guan) 係
中國政治與(yu) 中國外交政策
衝(chong) 突與(yu) 和平研究
有爭(zheng) 議的政治和政治運動
兩(liang) 岸關(guan) 係
選舉(ju) 政治、政黨(dang) 發展和立法動態
種族、宗教、民族主義(yi) 和民族認同
全球政治和外交政策決(jue) 策
香港政治
內(nei) 地與(yu) 香港的關(guan) 係
數據、平台和算法的政治
政治理論
公共治理和製度設計
區域經濟與(yu) 安全合作
心理學碩士/博士
心理學
社會(hui) 學和/或社會(hui) 政策碩士/博士#
社會(hui) 學與(yu) 社會(hui) 政策
城市研究碩士/博士
城市文化、城市產(chan) 業(ye) 、住房政策、遺產(chan) 保護、城市化、生態等
四、科學
環境科學碩士
進化、生態和保護
動物生態學和生態生理學,開發新技術以協助野生動植物貿易執法,淡水和陸地生態學,功能與(yu) 應用生態學,昆蟲多樣性和保護,潮間帶生態學,係統發育學和種群遺傳(chuan) 學,亞(ya) 洲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熱生物學,城市生態學
城市氣候、空氣汙染和環境健康
3D-GIS 和空間建模
環境和社會(hui) 影響評估(城市氣候和空氣汙染)
環境流行病學和衛生技術
環保意識和可持續性
科學與(yu) 環境教育
注:針對已持有研究型碩士學位(如MPhil)的申請人,僅(jin) 可申請3年製博士課程;針對擁有榮譽學士學位和/或授課型碩士學位的申請人,可申請4年製博士課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