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進行美本申請時容易犯的錯誤盤點

隨著2023-24申請季的落幕,也就意味著2024-25申請季即將到來!

眾(zhong) 所周知,美本申請大學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ge) 壓力很大的過程,不僅(jin) 在選校策略上要慎之又慎,還需要準備各種申請材料,其中就包括讓學生叫苦連天的申請文書(shu) ,同時還要兼顧校內(nei) 外的學業(ye) 和活動,可謂是有三頭六臂都不夠。

不過,在申請未正式揭幕之前,還是有一些辦法讓大家能夠較為(wei) 順利地開展申請,如果在一開始就熟知在申請中需要避免的“陷阱”,就可以大大減低在申請開啟後,才發現自己“踩坑”了的驚慌失措,最小化風險和負擔。

今天老師就來聊一下,學生在進行申請時容易犯的錯誤 —— 哪些錯誤會(hui) 讓你本就不易的申請之旅更是負擔重重?哪些錯漏會(hui) 讓大學招生人員一看就覺得“這人不行”,導致申請結果不理想?

老師就通過 U.S. News 發布的一篇名為(wei) 【Avoid These Big College Application Mistakes】的文章,來給大家說說那些美本申請中必須要避免的錯誤!

不要忘記閱讀說明

學生應密切關(guan) 注大學在申請係統上要求的內(nei) 容。閱讀並留意指示 —— 聽上去很簡單,但很多人會(hui) 忽略。

“我們(men) 有時候會(hui) 看到,學生沒有填寫(xie) 申請係統上的所有部分,不一定回答了所有問題,反而留下空白。”佛羅裏達理工學院招生執行主任 Mike Perry 說。

這些空白會(hui) 使申請不完整,大學隻能了解申請人的部分情況。Perry 也鼓勵學生填寫(xie) 那些被列為(wei) 可選項(Optional)的信息,如果大學要求提供這些信息,這些信息絕對是有幫助的。

“大學設置這些問題是希望獲得更多的信息,以幫助他們(men) 做出明智的錄取決(jue) 定,因此對申請人來說,注意細節、填寫(xie) 大學要求的所有內(nei) 容很重要。”他說。

不要提交冗長的簡曆

有些大學不要求申請人提交簡曆,有些大學則有硬性要求,比如羅切斯特大學的伊斯曼音樂(le) 學院要求學生提交不超過兩(liang) 頁的簡曆,也有大學讓學生自行決(jue) 定是否要提交簡曆。

“坦白說,一名17歲的學生不需要三頁的簡曆。”貝茨學院招生副校長兼招生和財政援助主任 Leigh Weisenburger 表示。將簡曆保持在兩(liang) 頁之內(nei) 甚至也適用於(yu) 職場人士。

雖然部分高中的升學顧問可能會(hui) 鼓勵學生通過寫(xie) 簡曆,來整理自己的經曆,但 Weisenburger 強調:“招生官員首先需要,並希望學生正確而完整地填寫(xie) 大學申請表。”

無論申請人在高中參加了多少課外活動,教育專(zhuan) 家都建議將簡曆保持在一頁以內(nei) 。

哈維穆德學院招生和經濟援助副校長 Thyra Briggs 曾表示:“在我們(men) 審核申請時,我最欣賞的學生是那些滿足我們(men) 要求的學生,不多也不少。”

不要提交沒有經過校對的申請或文書(shu)

申請人往往會(hui) 通過網上的拚寫(xie) 檢查工具來對申請材料和文書(shu) 進行校對,但這些工具並不完美,申請人依然需要自己仔細閱讀申請材料,辨別錯誤。

“我們(men) 會(hui) 看到很多這樣的申請,申請人顯然沒有花時間做充分的校對工作,隻是依賴拚寫(xie) 檢查。我們(men) 期望學生應該認真校對申請材料,像對待學術任務那樣嚴(yan) 格。”惠頓學院招生副校長兼招生和學生援助主任 Walter Caffey 說。

不要等到最後一分鍾才申請

一名在加州大學聖地亞(ya) 哥分校的大二在讀生 Siya Randhawa 在回憶自己的申請過程時,表示如果她可以重來一次的話,她會(hui) 更早就開始準備申請工作。

她當時申請了大約25所學校,很多都是都是直到申請截止的最後一分鍾才完成她的申請文書(shu) ,CA主文書(shu) 和各大學的補充文書(shu) 加起來約有70多篇。

“這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且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在這麽(me) 緊迫的時間下,其實我根本無法充分發揮我的潛力,文書(shu) 也沒有那麽(me) 盡善盡美。我以為(wei) 這些文書(shu) 很容易寫(xie) ,但實際上需要非常多的思考。”她說。

申請人應該熟知不同申請階段的截止日期,比如ED、EA、EDII和RD等等。建議在早期就應該製定時間表,並堅持執行,確保自己能按時完成申請文書(shu) 和材料。

不要重複使用申請文書(shu)

由於(yu) Siya Randhawa 等到最後一分鍾才完成許多申請文書(shu) ,她回憶起她犯的一個(ge) 重大錯誤就是在不同的文書(shu) 中使用相同的語言,而不是針對每所大學去進行量身定製。

“在寫(xie) 補充文書(shu) 的時候,我重複使用的頻率非高,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到最後其實我根本沒有真正在回答問題,但因為(wei) 時間問題,我確實沒有辦法去從(cong) 頭寫(xie) 一篇能夠真正反映我想法的文書(shu) 。”

許多大學都會(hui) 有一道“Why School”的補充文書(shu) ,申請人需要解釋自己為(wei) 什麽(me) 想要去這所大學。這通常是申請中最容易出錯的題目之一,因為(wei) 很多學生不會(hui) 花時間專(zhuan) 門為(wei) 該大學進行量身定製的回答。

“看到這樣的回答,大學會(hui) 想:如果我錄取了這個(ge) 學生,他/她真的會(hui) 入讀嗎?如果這是一份可以申請其他50所大學的複製粘貼材料,那麽(me) 學生被錄取的機會(hui) 就很渺茫了。”升學谘詢公司 Cardinal Education 的 CEO Allen Koh 表示。

申請人應該盡早開始準備申請工作,對每所大學進行深入的研究,沒有什麽(me) “捷徑”可言,在回答中多提及大學的課程、校園氛圍、學生想要加入的社團或活動,以說明學生對該大學的興(xing) 趣和認識。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帝國理工學院、奧克蘭大學最新PhD獎學金項目信息

下一篇

美國超難畢業的十所大學謹慎選擇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