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完整的留學申請經驗分享

編前:Yuki的這篇分享,上來就有接近5000字。我們(men) 也考慮了很多版本,最終決(jue) 定如實地、完整地在機構平台上將它分享給大家。一直以來,Yuki就用她的率真、勇敢、“大無畏”激勵著我們(men) 每個(ge) 人。我們(men) 也希望在很多漂亮但其實空洞的“宣傳(chuan) 稿”下,你也能像我們(men) 這樣,完整地、全麵地感受到每一個(ge) 檔案背後活生生的申請者。就像Yuki高中一直努力倔強地做的那樣。

名字:Yuki W

課程學校:WLSA AP課程

英語成績:托福115、GPA:G11結束4.27

錄取輪次:RD

學校及專(zhuan) 業(ye) :Rice University - English Major

01、選擇出國和選擇”中介”

我準備出國的契機非常草率,當時我在體(ti) 製內(nei) 的初中讀書(shu) ,成績不錯,六百人能考到前二十。但是當時讀得非常努力,非常痛苦,覺得自己傾(qing) 盡所有,沒有更多的潛力可以挖掘了。

當時的我覺得自己雖然能考上一個(ge) 不錯的學校,但是這好像並不是我想繼續堅持下去的方向。當時整個(ge) 世界對我來說都非常的混亂(luan) ,大腦也很迷茫,想的最多的問題是今天要刷多少題目和明天晨讀需要背誦的內(nei) 容。

初二期末考結束的那一刻,我清楚地記得自己的成績是全年級第十三名,我重重地鬆了一口氣,但是又因為(wei) 之後還有無窮無盡的考試而感到筋疲力盡。媽媽當時就慫恿我出國念書(shu) ,所以我看起來好像是為(wei) 了逃避原有的環境,就匆忙出國了。

第一站去的是新加坡。當時覺得新加坡是一個(ge) 不錯的國家,安全幹淨。但是當時我們(men) 做的所有決(jue) 定都非常衝(chong) 動,所以剛開始,我在新加坡呆得特別無措,未能考上新加坡的公立高中,但考上了一所美國國際學校。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量,我和父母最終決(jue) 定要開始認真的搞清楚出國留學的申請過程。我們(men) 到處聽不同網上的講座,還有看很多科普書(shu) ,最終確定了美國方向的大學,並通過在新加坡訓練出來的英語能力考上了上海的WLSA。

回到中國,感覺心安定了很多,我們(men) 也開始有條不絮地準備接下來的申請。雖然我看著像是一個(ge) 情緒充沛的人,但其實我也非常喜歡製定計劃。開始一件事情之前,我一定要先把規劃表寫(xie) 出來,才會(hui) 開始執行層麵。高一的時候,我對美本申請其實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比如說Holistic Review,再拆分到GPA、標化成績、課外活動、實習(xi) 等等。

我當時就覺得我如果要申請,一定要先把專(zhuan) 業(ye) 定下來,然後圍繞專(zhuan) 業(ye) 去做活動、選課。

和父母討論之後,我定下了傳(chuan) 媒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因為(wei) 自己喜歡寫(xie) 作,喜歡拍照,也喜歡做采訪這些活動但是當時整體(ti) 還是比較迷茫的,自己做的很多活動都並沒有一個(ge) 具體(ti) 的方向,也不知道這個(ge) 活動到底有沒有“用”。

再加上當時自己和父母關(guan) 係並不好,我本能的覺得沒有安全感,而我尋找安全感的方法是找中介。當時在我的概念當中,中介應該能幫助我搭建起整個(ge) 框架,然後我就能安心的按照他給我規劃的道路走下去了。

我媽媽一直幫我找各種資源,讓我跟各種中介的老師溝通。這個(ge) 過程一點都不有趣,我每次開頭都需要重複一遍我喜歡幹什麽(me) (寫(xie) 作,拍照),還有包括為(wei) 什麽(me) 自己想要選擇傳(chuan) 媒的原因(因為(wei) 父母和我覺得這個(ge) 比較適合)。不同的中介反應不一樣,有些人會(hui) 支持我,覺得我就是做傳(chuan) 媒的人,有些人會(hui) 給我推薦其他更好申請的專(zhuan) 業(ye) ,有些人會(hui) 跳過我給他的信息直接問我托福的分數和做過的活動。

然後我遇到了機構

當時與(yu) 我溝通的是Huini就像往常一樣,我開始從(cong) 頭講起自己的理由和故事。然後她打斷了我,她問我:我現在聽到的都是你覺得你適合什麽(me) ,你的父母覺得你適合什麽(me) ,但是我沒有聽到你想要什麽(me) ,你熱愛什麽(me) 我愣住了。我想說我自己也是喜歡的,也是覺得這個(ge) 是好的,但是我沒辦法說出口。然後我媽就把話頭接過去了。接下來的對話我比較沉默。當時我覺得,這個(ge) 過程好像變得有意思起來了。

然而那個(ge) 時候我並沒有立刻決(jue) 定去機構。契機是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和同學在做的CTB項目剛剛結束。

這個(ge) 比賽的項目是我同學父親(qin) 提供的資源,最後並沒有拿什麽(me) 大獎,但是我做的挺用心的。結果結束了之後我的同學跟我說接下來的後續並不想讓我參加了。原因是她覺得我非常自私,並不是真正想幫助我們(men) 項目關(guan) 注的人群。我覺得被背叛了。很難說到底誰對誰錯,也很難說到底誰自私誰不自私,當時的我隻是憤怒的將這次失敗歸咎於(yu) 我並沒有把資源掌握在自己手裏。

於(yu) 是我又開始思考找一個(ge) 中介,我莫名奇妙的想起那個(ge) 電話,那個(ge) 問我到底你想要什麽(me) 你熱愛什麽(me) 的電話。我又一次打給了Huini。我有些記不清那次到底說了什麽(me) ,我隻記得我哭的很慘,然後邊打嗝邊跟她說了這次事情,說我希望有中介能幫忙提供資源。Huini很安慰的聽完了我說的話,並沒有支持,也並沒有反對,她隻是默默地給予支持,讓我自己將整件事情理清楚。之後我就進入了機構。

02、我的高中生活:形散神不散,我開始真正勇敢地去探索了

在機構參加的第一個(ge) 活動是一個(ge) Camp(小編注:當時的申請季前的Bootcamp)。當時正值疫情期間,所以隻能在網上參加。

在這個(ge) Camp中,我認識了很多人,他們(men) 有各自的活動軌跡,熱愛和未來的方向。而我在這個(ge) Camp當中感悟最深的就是,不要管到底“有沒有用”,想一想你到底想不想要,喜不喜歡。

在他們(men) 的鼓勵下,我開始寫(xie) 自己的公眾(zhong) 號,用文字去剖析自己,用文字去表達感受,用文字去觸碰真實現在想起來,這是我做過最重要的決(jue) 定。

機構的規劃流程並不像是流水線:並非一個(ge) 老師負責你的活動,然後接下來一個(ge) 老師負責你的文書(shu) 。也不會(hui) 隻是給你一張工作清單,必須在某一段時間我們(men) 完成什麽(me) 。

在機構, 我跟很多老師都經常聊天,深入地聊天,不同的老師都給了我無條件的支持和鼓勵。Louie曾經給我介紹過康德,希望我能在寫(xie) 作的愛好上對美學有更深入地了解。我跟機構的同學在10年級就做了一次YOC,練習(xi) 了新聞寫(xie) 作。我也在10年級就去了一個(ge) 前媒體(ti) 人開的口述曆史訓練營,還參加了錢佳楠老師的創意寫(xie) 作課在他們(men) 影響下,我開始根據我到底喜不喜歡為(wei) 標準嚐試不同的活動,10年級開始,我做了包括攝影、寫(xie) 作、家族史、CTB、YOC、YIC等等活動和比賽,同時我還給家鄉(xiang) 學校的低齡學生開了一個(ge) 公益的英語課支教活動等等。雖然看似沒有一張checklist,現在回想起來,一切又在自然中慢慢地做好了鋪墊

更重要的是,在做活動的時候,我發現我自己越來越來了解自己,最後雖然沒有把所有參加的活動都寫(xie) 上活動列表。

回頭看,我最深的感悟是:一些看起來沒用的事情,最後往往都是對個(ge) 人成長有一定影響的經曆了這些年的探索之後,我真正感受到——所有的嚐試,就算失敗了,也是非常珍貴的經曆。唯一遺憾的是G10最開始的的時候沒有明白這個(ge) 道理,當時非常急躁,現在想想,我要是當時能更大膽的去嚐試更多喜歡的項目,也許最後能走得更加堅定。

另一件心態上有重大突破的事發生在G11。我當時義(yi) 無反顧地選擇了學分隻有四分的哲學課,在刀哥(小編注:WLSA的哲學老師)的帶領下討論了很多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比如說你到底是誰,知識從(cong) 哪裏來,這個(ge) 世界的起點是什麽(me) 。因為(wei) 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我開始拾起小時候曾經思考的那些人生命題,比如說“門衛三發問”:我是誰?我從(cong) 哪裏來?我要去哪裏?我當時讀了很多相似的書(shu) ,當時學校的升學老師也有意識地在推動這些人生命題,我發現這些核心問題對於(yu) 我整個(ge) 人生來說是非常關(guan) 鍵的。

於(yu) 是我開始有意識地向自己發問,用寫(xie) 作去探討自我認知和未來的方向我發現,這也是申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看見自己,看見自己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看清自己熱愛的是什麽(me) ,看清自己未來想走什麽(me) 樣的路。隻有真正看清自己想要什麽(me) ,在申請的時候,你才能知道學校到底想從(cong) 你身上了解什麽(me) ,才能將自己更全麵地展現給學校。

G11,因為(wei) 之前的積累,在機構建議和老師的輔導下,我也如願申請到了幾個(ge) 超級有含金量的夏校:西北大學Medill的新聞夏校,愛荷華創意寫(xie) 作營,以及Pioneer的一個(ge) 傳(chuan) 播學研究項目。

但在參加了新聞夏校之後,我發現傳(chuan) 統的Journalism可能並不是我真正喜歡的專(zhuan) 業(ye) ,因為(wei) Journalism的寫(xie) 作是為(wei) 了觀眾(zhong) (audience)而寫(xie) 的,傳(chuan) 統的Journalistic report也非常講究格式的規整性。

這麽(me) 多的限製,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真正熱愛的是寫(xie) 作本身,而不是傳(chuan) 媒。於(yu) 是我轉向了更加理論性和根本性的傳(chuan) 播學(Communications),然後在沒有傳(chuan) 播學的學校我申請的是English或者Philosophy,因為(wei) 我對寫(xie) 作和哲學的熱愛是會(hui) 持續一生的,所以最後錄取的是英語專(zhuan) 業(ye) 我也覺得非常滿意。

在探索的過程中,機構的老師會(hui) 給我提建議,支持我幹想要幹的事情,但不會(hui) 一直催我,或者是告訴我接下來要怎麽(me) 做。她們(men) 總是能在所有的關(guan) 鍵時刻給我Backup(對不起我覺得這個(ge) 英文特別貼切請務必用這個(ge) ),在合適的時候質疑或者推動我的想法,然後在一些很重要的時間節點跟我進行深度的聊天。她們(men) 說,隻要每個(ge) 學生被相信著,他們(men) 就能“看見自己,發現世界”。

03、申請季:比文書(shu) 、選校更不容易的是我突破了自己的認知水平

在進入申請季之前,機構組織的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暑期的PSS了。

這個(ge) 活動的過程就是接觸他人,走出舒適圈,然後不停的寫(xie) 寫(xie) 寫(xie) 。我在當時收獲了很多朋友,而且收獲的方式非常“尖銳”。在PSS的第一天,我就一直在懟人。我對參加同期PSS的同學說:我聽到的隻是感覺你非常的害怕,害怕自己以前相信的東(dong) 西無法持續下去,根本沒有自己想過到底為(wei) 什麽(me) 而做;我還說我覺得Leadership並不是你這麽(me) 做的。

“懟人”的後果就是,事後我後悔得哭了好久。那天晚上我就是感到很委屈,我似乎一直是一個(ge) 帶著刺兒(er) 的存在,但是我總覺得這是我對別人最大的一種真誠:不偽(wei) 飾什麽(me) ,實事求是。在那一場尷尬以後,我發現我跟他們(men) 的關(guan) 係反而莫名其妙地拉近了。有意思的是,當時那位被“懟”的同學,後來還給我寫(xie) 了一封Peer Rec,也獲得了那所學校的offer。

當我看到他寫(xie) 的Peer Rec的時候,我又哭了。這次哭是因為(wei) 我看到他字裏行間對我的描述,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完整地、沒有誤解地、被別人理解了

以下是當時寫(xie) 的一些總結感悟:


“我會(hui) 很在意別人的感受,也會(hui) 想起幫助別人。我不否認我是這樣的人。可是每次結束的時候,我清楚地意識到,我幫助他人之後自己會(hui) 得到的成就感可能才是我去幫助他人的理由。

可是這樣,跟虛偽(wei) 有什麽(me) 區別呢。跟我父母說他們(men) 的無私時有什麽(me) 區別呢。跟偽(wei) 善有什麽(me) 區別呢。 這是我以前的想法。 我現在還在想。我會(hui) 想,其實我這麽(me) 做,也在逃離真實的自己,而逃離是一種罪惡。永遠要誠實的看著自己,承認自己。

如果我在意他人,就去在意他們(men) ;如果我想去幫助他們(men) ,那就應該去幫助他們(men) 。也許我可能就是為(wei) 了自己,但是的確也是幫助了他人。

這樣想,是否會(hui) 好一點呢? 行動還需要時間。但是我已經開始思考了。這是否是一種進步。 接受他人的批評其實很不舒服,可是當我寫(xie) 下來的時候,我感覺舒服多了。”


那個(ge) 時候我才意識到,其實我一直非常想要去幫助別人,但是我從(cong) 來不想這樣直白地說出來,我甚至把自己扮演成了一個(ge) 很酷的很尖銳的人。因為(wei) 在我的觀念裏,幫助別人又說出來,把自私包裹在無私裏,非常的不純粹,非常的不真實。很多時候就像是一種道德綁架。而我厭惡這種道德綁架,也不希望自己是綁架別人的人。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我這樣想,其實是非黑即白的思維,好像一定要把自私、無私分得涇渭分明才可以。人為(wei) 什麽(me) 不能既是自私的,又是無私的呢?那一刻,我感覺我把自己從(cong) 一個(ge) 籠子裏釋放出來了。

最後再談談申請季具體(ti) 的工作吧。因為(wei) 我很喜歡寫(xie) 作,寫(xie) 文書(shu) 對我來說基本算是一種享受,但是確定哪一所學校是真愛卻很難。

所以機構的老師就建議我廣撒網將Common App上20個(ge) 空格都申滿了,衝(chong) 刺,匹配,保底都有申請,還申請了兩(liang) 所我願意去的文理學校尤其是我非常無畏地申請了很多大藤,“抱著喜歡他們(men) 文書(shu) 的態度”,隻要寫(xie) 了就申請。

其實大藤的文書(shu) 題目是非常有參考價(jia) 值的,大藤的文書(shu) 題目架構很廣,格局很大,寫(xie) 了大藤的題目再去寫(xie) 其他學校,也會(hui) 寫(xie) 得更加流暢,展現得更加豐(feng) 滿。當時Harvard有個(ge) 補充文書(shu) 就是給了我們(men) 一個(ge) 非常長的List,想寫(xie) 啥就寫(xie) 啥。機構的老師就帶著我把我的三觀完全順暢的表達出來了。寫(xie) 出這一篇文章後,後麵所有的文書(shu) 都寫(xie) 的非常快,而且質感很舒服。

寫(xie) 文書(shu) 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不害怕去修改。我有些文書(shu) 寫(xie) 得很快很流暢,有一些就會(hui) 改很多稿。但是我本身就非常享受改文書(shu) 的過程,像雕刻一樣精雕細琢,非常有成就感。所以同學們(men) 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時間去改文書(shu) ,因為(wei) 好的文章真的是改出來的。

當時學校裏的Estela老師和張老師一直在給我提意見,我主文書(shu) 可以說前前後後真的是改了二十多稿,最後讀自己寫(xie) 出來的文書(shu) 覺得特別有成就感。這個(ge) 過程的產(chan) 出是非常緊張且情感起伏強烈的。就如同在波濤洶湧的海洋中冥想。但是也正借著這個(ge) 機會(hui) ,讓我看到了自己走過的路,留下的痕跡,很未來的方向。

回望整個(ge) 高中,我感謝我的父母用他們(men) 力所能及地方式支持著我,雖然我們(men) 有過很多的衝(chong) 突,但是我也很自豪他們(men) 從(cong) 來沒有回避過這些衝(chong) 突,他們(men) 是真實的,這是他們(men) 給我最好的禮物。

我感謝在WLSA遇到的所有老師和同學,他們(men) 給了我很多成長和做事的機會(hui) 。我感謝在機構遇到的老師、同學們(men) ,陪伴我走了一段非常珍貴的人生曆程,他們(men) 讓我仍然是我自己,但又不斷地超越了我自己。最後,我也要感謝我自己,一個(ge) 永遠在路上,在追尋答案的自己。

很高興(xing) 我能與(yu) 你分享我自己的經曆。我非常喜歡寫(xie) 作,如果你也感興(xing) 趣後文,歡迎繼續關(guan) 注我的公眾(zhong) 號“四十九與(yu) 織夢“(鞠躬)。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國際初中生如何銜接GCSE英語?英語文學和英語語言難在哪?

下一篇

留學的意義到底是什麽?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