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們(men) 即將迎來SAT機考時代。遙想2016年的首次SAT改革,距離現在已經過去接近7年的時間。回首這些年SAT考生們(men) 經曆的風霜雪雨,頓時感慨萬(wan) 分。
我如何看待SAT機考改革
近日,College Board官方發布了數道SAT機考樣題並提供了模考應用程序的下載鏈接。雖說僅(jin) 僅(jin) 露出了整套SAT機考試題的“冰山一腳”,卻引起了留學培訓界的眾(zhong) 說紛紜。
的確,目睹了機考界麵的雛形、各科出題方式和部分題型的變化,從(cong) 某種層麵上為(wei) 未來的備戰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比如,要增強信息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包括英文詩歌)、要加倍重視語法規則並全麵靈活地掌握、要不斷提升對各科知識點的敏感度、要繼續培養(yang) 邏輯思維能力和篇章搭建能力等等。
盡管如此,在整套樣題的最終版本沒有公布之前,誰都無法斷定真實的情況,包括所有題型、題目數量、考點比重、評分標準等等。2023年的SAT機考最終將呈現怎樣的麵貌?讓我們(men) 拭目以待。
解答關(guan) 於(yu) 機考的一係列疑問
SAT機考時代來臨(lin) 之前,高中生們(men) 麵臨(lin) 著一係列艱難的抉擇:到底考不考SAT/ACT? 到底考SAT還是考ACT? 到底什麽(me) 時候考標化?到底考幾次......
想必這些連珠炮式的疑問依舊困擾著很多同學及其家長。不可否認,每一個(ge) 抉擇都至關(guan) 重要,走錯一步就可能影響未來學業(ye) 。基於(yu) 當前趨勢和以往經驗,今天本人不妨出謀獻策一二,旨在幫助大家盡早做出恰當的選擇。
Q、是否應該放棄標化考試?
A、雖說在疫情最嚴(yan) 重的兩(liang) 年中放棄標化考試的同學申請成功率還不錯,但是,隨著2021-2022年參加SAT/ACT的考生人數激增(美高學生考試方便,澳門考場開放,更多中國內(nei) 地學校開設ACT考場......),競爭(zheng) 也愈加激烈。如果沒有標化成績等硬性指標,勢必會(hui) 讓自己處於(yu) 劣勢。
值得關(guan) 注的是,2022年3月,MIT已經宣布恢複對SAT/ACT的考試要求,SAT/ACT成績將不再optional。由此可見,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大家切莫放棄標化考試。
Q、兩(liang) 大標化考試(SAT和ACT), 到底應該選擇誰?
A、衡量以下因素,同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因素1:考位
美高同學首選SAT; 對於(yu) 大陸考生,如果能順利搶到澳門、新加坡等亞(ya) 太區考位,建議參加SAT;如果不願意長途跋涉,且自己的學校開設ACT考場的,則建議參加ACT。
因素2:備考時間
如果備考時間充足(1年或以上),則SAT和ACT都可以選擇。但是,如果時間有限,比如僅(jin) 剩半年左右,建議備考SAT,尤其是大陸考生應該盡量把握2022所剩不多的SAT筆試機會(hui) ,趁機考執行之前突破高分。
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建議選擇SAT是因為(wei) ACT所涉及的科目多、題量大,且對答題速度的要求更高,若沒有經曆長期地積累和訓練,很難達到穩定的理想狀態。相比之下,現行的SAT對於(yu) 備考效率高的同學來說是有希望在半年內(nei) 攻克的。名師匯的部分SAT學員就是通過半年的強化學習(xi) 收獲非凡成果的。
因素3:學科傾(qing) 向
如果擅長理科,可以考慮備戰包含科學推理科目的ACT; 如果擅長文科,且閱讀和寫(xie) 作能力較強,則建議備考SAT。
因素4:心理素質
如果心理素質較差,建議不要考ACT。很多同學的ACT模考成績和真考成績相當懸殊, 多半是因為(wei) 心態不穩定。其實,ACT的機考形式和較大的題量給考生帶來了極大的心理挑戰。
相比之下,SAT筆考對學生相對友好,因為(wei) 科目少、題量少,雖然題目難度比ACT高,但隻要憑借縝密的思維和細致地分析,更容易實現穩定地發揮。
Q、考幾次標化考試更合適? 有沒有次數限製或有效期?
A、和托福等語言測試不同,標化考試成績並沒有明確的有效期,但最好不要超過5年。對標化考試的次數也沒有限製,但要珍惜每次考試的機會(hui) ,越早考出高分越好。其實,首考就成功(SAT1550+/ACT34+)的名師匯學員大有人在。經過綜合考慮,建議大家至少給自己3次的考試機會(hui) 。
Q、最佳的標化考試時間是幾月?
A、由於(yu) 大多數同學準備參加5月的AP, 因此,8月、9月和10月成為(wei) 了本年度最佳的考試時機。在此,希望大家能夠盡全力衝(chong) 刺最佳戰績,為(wei) ED成功增加砝碼。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