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和學子在申請規劃過程中常聽到這些單詞,但是它們(men) 的意思你真的get到了嗎?
其實,美國本科留學申請主要分為(wei) 四種途徑:ED、EA、REA、RD。如同中國的大學有提前批次一樣,美國大學也有類似的提前批次。
EA、ED和REA,一般被統稱為(wei) 美國大學的早期申請策略,也可以理解成提前批錄取。RD則被稱為(wei) 常規申請或錄取。那麽(me) 它們(men) 究竟有哪些詳細的區別呢????
ED►
Early Decision,即提前決(jue) 定錄取,此類申請具有約束力,要求申請人隻能申請一所學校,錄取之後必須放棄其他學校的申請機會(hui) ,並且必須接受這所學校的錄取。所以ED選校要選擇比自己分數水平略高一等的學校,提高自己被dream school錄取的可能性。
一些學校也會(hui) 提供ED2申請政策,規則與(yu) ED相同,它的截止日期通常會(hui) 與(yu) RD一致,大概在1月1日左右。學生也可以選擇申請ED2的學校,通常在2月中可以拿到結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已經申請了ED並且收到錄取,由於(yu) 約束力原因,學生不能繼續後續申請;如果學生申請了ED但被延後審理(Defer)或者被拒,那麽(me) 則可以繼續申請ED2以及RD。
EA►
Early Action,即不具約束力的提前錄取。EA和ED最大的區別就在於(yu) ,如果被ED的學校錄取,學生必須接受錄取並入學,而EA則沒有這種限製,因此,申請EA的靈活性會(hui) 比ED高一些。
平時比較常見的EA形式,我們(men) 也可以稱作為(wei) OEA「Open EA」。在申請此類提前申請時可以選擇多所開設EA的大學進行申請,拿到錄取結果後學生自主選擇去或者不去,亦或繼續RD的申請。
REA►
其實EA裏也有具備局限性或者約束性的策略,例如REA「Restricted EA」。此策略比較接近於(yu) ED,當申請了REA之後就不能同時申請其他任何的提前申請,包括ED、SCEA、私立學校的EA,但可以申請公立學校的EA、ED2以及RD,錄取後學生可以選擇是否入讀該校。
部分學校也會(hui) 把REA策略稱作SCEA「Single-Choice EA」,該形式指的也是學生隻能進行該校的提前行動申請,不能同時進行多所學校的提前行動申請。SCEA申請上的大學,你也可以選擇不去該校就讀。
RD►Regular Decision,即常規錄取。是很多申請者會(hui) 選擇的一種申請途徑,也是美國迄今為(wei) 止,招生規模最大的招生方式。RD的截止時間一般是次年的1月1日,錄取結果的公示一般為(wei) 次年的3月中下旬至4月1號。
大家通過RD申請,在收到offer後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接受。除此之外,申請者也可以同時申請其他學校的常規錄取RD,並且不受數量限製。
也有像UC(加州係統)這種特別的存在,不提供任何早申請途徑。申請者隻能夠在RD一輪提交申請,且申請截止日期是11月30日。類似情況的還有華盛頓大學(截止日期11月15日)以及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截止日期12月1日)。
常規申請中還包括Rolling Admission,即滾動錄取。此申請策略的特點為(wei) 比較靈活,會(hui) 持續結合當年申請季招收的學生數量決(jue) 定是否繼續接受申請。這種申請方式遵循先到先得原則,以循環方式,該入學申請的方式沒有既定的截止時間,申請材料可以隨時提交,隨時審核,最終達到學校當年的錄取名額上限後停止接受RA。
在清楚明白這些詞的含義(yi) 之後,我們(men) 來看一下如下操作是否可行!???
ED和EA是否可以同時申請?
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但學生也需要根據自己的工作量妥善安排ED/EA的選擇組合。盡管不具備約束力的EA學校也沒有申請數量的限製,但多一所學校代表多了一組補充文書(shu) 需要準備,文書(shu) 量過多會(hui) 容易影響整體(ti) 申請進程。
另外其它情況更需要根據具體(ti) 的學校申請策略而定。但首先可以明確的,因為(wei) 是ED具有綁定性,所以學生隻能申請一所學校的ED。
盡管EA不具有綁定性,錄取後可以選擇不去,如芝加哥大學、弗吉尼亞(ya) 大學、密歇根大學的EA就可以自行決(jue) 定是否入學。
但大部分學校的EA是具有排他性的(即REA或SCEA),如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都是REA,如果申請REA就不能申請其他私立大學的EA/ED;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都是SCEA,如果申請SCEA也不能申請其他私立大學的EA/ED。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些學校規定不能同時申請私立大學的EA/ED,但是允許申請公立大學的EA,滾動錄取的大學以及其他國家的大學。
ED/EA的錄取率一定比常規申請高嗎?
由於(yu) ED有比較強的約束力,對於(yu) 大學在錄取方麵的影響會(hui) 更大,對於(yu) 匹配的申請者,錄取概率相對高。
需要提醒一點的是,ED不是萬(wan) 能藥,它無法彌補有限的課外活動、低於(yu) 平均水平的課業(ye) 分數和低於(yu) 合理百分比的標化考試分數。
隻能說提早申請,對於(yu) 高素質的申請人和接近高素質的申請人,錄取的可能性更高。
但是EA不具約束力,其實大多是和RD差不多,甚至有的學校競爭(zheng) 還更激烈。
是否有必要申請EA/ED?
在準備十分充分的情況下,可以嚐試進行ED/EA申請。這裏所說的準備,不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標準化考試如托福、SAT/ACT等,還包括你的推薦信、文書(shu) 、活動列表等等。
而根據美國大學的官方數據顯示,ED錄取率幾乎超過RD(常規錄取)錄取率的2倍以上。如果學生準備充分,並且在申請中脫穎而出,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ge) 強有力的的減壓劑。因為(wei) 到12月中旬,他們(men) 的大學申請之旅已經成功完成。
看完上述內(nei) 容,你對這些專(zhuan) 用詞匯有準確的認知了嗎?其實,美本申請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全麵了解自我、與(yu) 顧問老師充分溝通以及全方位準備的過程,還需要詳細了解學校的各項申請的政策,這樣才會(hui) 有機會(hui) 在一個(ge) 較早的時間申請到自己的夢校喲。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