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ge) 人檔案
Profile
基本背景
● 深中,托福110
競賽/活動
● Harvard China Thinks Big 全球創新研究大挑戰:1st Prize & Best Presentation and Defense. Qualified for Intl Round.
● YOC全國中學生青年觀察2020全國總決(jue) 賽:Honorable Mention Award
● JEA全國高中生媒體(ti) 作品評選:Superior Award for "Project iSight" (1 of 5 out of 1200 projects)
● 耶魯YYGS夏校學員:文學,哲學與(yu) 文化
● 國際青少年蒙特梭利模擬聯合國(MMUN):在30,000+名成員中,首位獲邀請參與(yu) MMUN紐約會(hui) 議及西班牙領導力項目的深中學生
● CTB Project Wasteify項目隊長(設計)
● 海南興(xing) 隆自然教育學校教育與(yu) 建築設計師
● 中國古代建築科研:於(yu) IMEESS發表論文
● “Teens Gleans”項目發起人兼設計師
● SMS iSight攝影社團主席(12年攝影經驗)
● SMS中國古典音樂(le) 樂(le) 團成員:二胡/媒體(ti) 製作
2021-22申請季錄取結果
● Cornell 建築
● CMU 建築
當時您和孩子是怎麽(me) 想到要出國留學的?
按部就班地走過九年義(yi) 務教育,一直到中考錄取完成,我和Joe都沒有真正開始考慮留學美國的選項,兵荒馬亂(luan) 的初三沒有給人留下足夠的思考和準備的時間,Joe所錄取的高中也一直是本地高考錄取的佼佼者。直到高中開放國際體(ti) 係的準入考試,我們(men) 以多嚐試、多選擇的初衷順利通過後,Joe和我突然都有些心動,我才開始思考他未來三年以及之後的學業(ye) 規劃是否可以有另外的可能性。
Joe過去初中三年的中考經曆並不順暢,他的成績曾有過一個(ge) 比較大的波動,是從(cong) 初二開始咬牙各種補習(xi) 和刷題,才勉強擠進現在所在的高中。再重複三年這樣高強度的學習(xi) 生活,對我們(men) 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但高中學習(xi) 分秒必爭(zheng) ,一旦選定國際方向就幾乎沒有回頭路,對於(yu) 毫無美本申請經驗的我們(men) 家來說,的確不是一個(ge) 簡單的決(jue) 定。
所幸,我們(men) 沒有浪費初升高這寶貴的暑假暫停時間,也沒有停留在單純在自己埋頭思考抉擇的這一步。在初高中銜接的這個(ge) 暑假,我帶著Joe跑了深圳大大小小許多的留學中介,反複谘詢了高中國際體(ti) 係的多位負責老師,自己也加入了大量的美本申請家長群,聽過數十場前輩家長的經驗分享會(hui) ,明確了美本申請所需要的準備工作和對學生、家長的能力要求。
同時,為(wei) 了確認Joe是否能夠適應國際方向的英語能力提升和各AP學科學習(xi) ,我們(men) 馬不停蹄地開始這兩(liang) 個(ge) 方向課程的學習(xi) ,也在一個(ge) 月內(nei) 很快確立了初步的信心。最終確定下國際體(ti) 係的方向,正式開啟三年的“爬藤”美本申請之路。
事實上,如今再來總結,對於(yu) 國內(nei) 中高考更加看重的“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Joe在知識點的掌握和歸納、融會(hui) 貫通解決(jue) 問題的方麵可以說和很多優(you) 秀同齡人比較起來,是不占優(you) 勢的;但對於(yu) 很多國外大學錄取時強調的“發現問題”並“探索解決(jue) 方案”的能力,一直在我們(men) 比較“放養(yang) 式”、注重“啟發學習(xi) ”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Joe更顯得遊刃有餘(yu) 。
在選擇專(zhuan) 業(ye) 上,也許家長和孩子會(hui) 麵臨(lin) 一些分歧;您認為(wei) 家長在這方麵應該擔任什麽(me) 樣的角色?
Joe最初確定的專(zhuan) 業(ye) 方向是電影,一方麵是因為(wei) 那時他對攝影攝像的興(xing) 趣正濃,另一方麵也是受到幾位高中優(you) 秀學長學姐專(zhuan) 業(ye) 的影響。在我嚐試說服他暫緩確定專(zhuan) 業(ye) 方向卻起到反作用時,我在機構顧問團隊的建議下轉變了思路。
我知道這也是很多家長和孩子會(hui) 麵臨(lin) 的問題。但拆解開看,Joe不滿的是我對他“自主選擇未來發展方向”的懷疑,而我在意的是他“是否明確這一方向具備未來發展可能”,這二者其實並沒有本質衝(chong) 突。
在機構顧問的引導下,Joe一方麵開始進行對美國大學電影本科項目的調研,另一方麵也參加了機構提供的文化、哲學、藝術相關(guan) 的各項內(nei) 外部活動,我則是單純做好鼓勵、支持的角色。也正是通過各種網絡資料的收集分析,以及前輩學長姐的交流,他真正了解了大學電影本科項目學習(xi) 的內(nei) 容、未來畢業(ye) 常見的去向,也認識到這個(ge) 小專(zhuan) 業(ye) 的局限性,開始主動地和我們(men) 討論其他可能的專(zhuan) 業(ye) 方向。
事實上,我和Joe的很多想法還是高度統一的,考慮到Joe的個(ge) 人興(xing) 趣和特長,我們(men) 很快排除了傳(chuan) 統的理工方向、社會(hui) 科學以及更加理論研究性的文史哲方向,將目光聚焦文化、藝術相關(guan) 的領域,著手了解並嚐試了很多Joe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課程、短期工作坊,這其中就包括了機構介紹的,遠在北京的SCOPE思璞,後來也成為(wei) Joe建築專(zhuan) 業(ye) 作品集的指導機構。
最終在高一學年結束前,我們(men) 確定了建築的專(zhuan) 業(ye) 方向,我覺得這也是一個(ge) 相對比較合適的時間節點——經曆過充分的探索和思考,也為(wei) 之後針對性的準備工作留下較為(wei) 充足的準備時間。
出國留學申請需要大量的前期準備,您是如何幫助孩子平衡GPA、標化考試、活動和文書(shu) 等多個(ge) 方麵的?
01
校內(nei) 課程:GPA最重
國際體(ti) 係的校內(nei) 課程依然是重中之重,因為(wei) GPA的數值基本框定了未來大學的選擇範圍。而同我和Joe最開始想象的輕鬆隨意不同,校內(nei) 課程貼近國際大學的評分標準涵蓋了作業(ye) 、小測等過程性評分以及期中期末考試兩(liang) 大板塊,激烈的校內(nei) 競爭(zheng) 更是要求學生從(cong) 開學到期末的全力衝(chong) 刺。
現在回想Joe的高一,我仍舊記憶猶新。Joe數理化方麵的短板幾乎是高一一開學就暴露無遺,前幾周勉強能夠跟上課程進度,但隨著漏洞越積越多,差距也肉眼可見地拉大。
就在各科的期中考試後,Joe告訴我們(men) 他急需課外補課來解決(jue) 課堂遺留的問題,於(yu) 是整個(ge) 高一,無論是周末和平時的晚上,他幾乎很少有空閑的時間。事實上,課外補課對於(yu) 國際體(ti) 係等級製的打分課程來說,的確是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wei) 我們(men) 尋求的不是成為(wei) 每一科目的佼佼者,而是趕上大多數人,確保盡可能多的A等級,擺正這個(ge) 心態,對整個(ge) 申請準備的時間劃分,特別重要。
02
托福標化:打好基礎,講究策略
高一開始,我們(men) 和機構一起敲定的目標就是在高一下學期初拿下托福110+。因為(wei) Joe從(cong) 小在英文方麵的積累,最開始的提升過程很是順暢,高一上學期初的首考拿到104,寒假提升到110,雖然和同年級的高手相比當然不夠拔尖,但相對Joe自己開始僅(jin) 數月的專(zhuan) 項學習(xi) 來說,已經可以說超出我們(men) 的預期,也讓我們(men) 對接下來專(zhuan) 心標化,借助標化學習(xi) 鞏固托福這個(ge) 過程充滿信心。
但接下來,20年年初開始的疫情打亂(luan) 了我們(men) 的整個(ge) 計劃。抱著僥(jiao) 幸的心理,我們(men) 一直到高一學年末都還在備考SAT,到了轉戰ACT,過程中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這兩(liang) 種考察重心並不一致的考試更是給Joe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備考ACT幾乎可以說是Joe高中三年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本身理化的基礎就相對薄弱,ACT語法的重心更是難以在短時間全部掌握,數學、科學、語法、閱讀四個(ge) 模塊,每個(ge) 模塊都要下苦功夫,進度也理所當然地格外緩慢。
高二下學期初,Joe第三次ACT考試的分數仍然沒有達到預期,其實現在想想,完全是可以戰略性放棄的項目,但當時多少是心有不甘,不太能接受這個(ge) 沉沒成本,咬著牙一直堅持到暑假才在機構團隊的建議下放棄,最終也沒有拿到滿意的成績進行提交。同時,ACT整個(ge) 節奏的滯後擠占了原本計劃的托福第二階段提分的準備時間,最終Joe的托福分數也沒有取得多少實質性提升,反而帶來申請前又一次心理波動,現在想來都還有些後悔和後怕。
這裏也希望這段曲折的反麵教材可以給大家提個(ge) 醒,托福和標化的分數提升離不開基礎的漫長積累,絕不能寄希望於(yu) 短期內(nei) 找到好的應試技巧。準備過程中也許會(hui) 麵對很多意料之外的波折,這時更需要多和顧問機構、學校指導老師溝通,靈活轉變策略。
03
活動:有側(ce) 重也要多角度
相比較將將達標的GPA和托福,Joe的整個(ge) 申請資料中,最能給他加分的,一定是多樣化的同時也能展現清晰思路和個(ge) 人形象的活動內(nei) 容。
在專(zhuan) 業(ye) 方向還沒有完全確定的高一,我們(men) 更多的選擇一些常規的、大類別的內(nei) 容,比如學校社團,YOC及CTB這一社科類競賽,以及美國大學開設的暑期夏校,通過這些活動所展示的研究性的思維、基礎學術能力、領導力、公益責任心是普遍適合所有美本申請的。
高一暑假確定了建築方向之後,活動的設計就需要更多專(zhuan) 業(ye) 上、個(ge) 人形象上的思考,一方麵是必須展示給大學的建築專(zhuan) 業(ye) 內(nei) 的研究性思維和專(zhuan) 業(ye) 能力,另一方麵也要有能夠給招生官留下深刻印象的記憶點。
在和機構、建築專(zhuan) 業(ye) 老師討論之後,我們(men) 確定了“中國古建築”“建築與(yu) 自然”兩(liang) 個(ge) 有所關(guan) 聯的方向,並且把針對中國古建築的學術研究,以及針對建築與(yu) 自然主題做的一個(ge) 自然學校課程及建築設計作為(wei) 整個(ge) 活動列表最重要的兩(liang) 個(ge) 項目。
除此之外,Joe發起的“少年拾遺”項目,把研究中國古建築過程中的一些思考,轉化成為(wei) 一個(ge)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的公益項目,也是能夠綜合性的展示他思考力、執行力、領導力的一個(ge) 亮點項目,可以說是整個(ge) 活動列表中“學有所得、有所成”的一個(ge) 集中體(ti) 現。
但坦白說,直到現在,我們(men) 也不能確定這種雙主題的選擇對Joe整個(ge) 申請究竟是加分還是減分,很多人都說整個(ge) 申請材料隻需要有一條很明確的軸線,過程中我們(men) 也有很多糾結。但對於(yu) Joe自己來說,這兩(liang) 個(ge) 方向的確是他自己都很感興(xing) 趣、不願割舍的,所以最後無論是機構的顧問團隊還是我們(men) 作為(wei) 家長,也都選擇了尊重他自己的決(jue) 定。
04
文書(shu) :相信孩子和顧問團隊
慚愧地說,我在Joe的整個(ge) 申請文書(shu) 準備上是完全沒做什麽(me) ,雖然過程中也嚐試性地提出一些內(nei) 容上的建議,但整體(ti) 來說,從(cong) 高二學期末開始思考、梳理素材,到暑假集中性的腦暴時間,以及高三開學後的一點點細微調整,我也隻能說是做過程中的後勤保障工作,鼓勵他多和顧問團隊和學校指導老師交流。
歸根結底,文書(shu) 更多還是見仁見智的一個(ge) 內(nei) 容,並沒有一個(ge) 固定的標準,相信擁有豐(feng) 富經驗的機構顧問團隊和學習(xi) 指導老師,一定比我們(men) 自己一知半解的個(ge) 人感受更加靠譜。
選校是一個(ge) 難題,您和孩子在選校時都考慮了什麽(me) 因素?機構老師們(men) 給予了什麽(me) 樣的幫助?
我相信確定建築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已經幫助Joe在選校這個(ge) 步驟上降低了很多的難度(相比很多基礎學科的同學),但這整個(ge) 過程依然艱難且糾結,尤其是確定ED學校這一關(guan) 鍵選項。
“跳一跳也許可以夠上的學校”這一標準說起來容易,真的實踐起來仍舊有很大的空間,一方麵是ED相對較高的錄取率不容錯過,另一方麵則是美本申請的不確定性總讓我們(men) 對申請更好一些的學校抱有期待。幾乎經曆了整整一個(ge) 月的激烈討論,最終還是在機構對於(yu) 學校ED、RD錄取成功率、學校招生官偏好分析等等的更加理性思考的指導下,我們(men) 才把目標確定在萊斯和康奈爾兩(liang) 所大學之間,Joe根據他自己的風格偏好確定了康奈爾作為(wei) ED學校。
RD的選擇就更加常規一些,在機構建議的高中低搭配中,根據Joe自己對學校的背景了解稍作增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men) 的保底校選擇了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這樣一所US NEWS排名靠後但是QS排名相對靠前的學校,錄取難度相對較低,公布錄取結果的時間也比較早,在之後的結果等待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緩解心理壓力的作用。我們(men) 同時也進行了英國方向UCL的申請,也是出於(yu) 同樣的考量。
申請季圓滿結束,您有什麽(me) 心得想要分享給即將申請的學弟學妹們(men) ?
正如前麵提到,和很多孩子不同,Joe的留學準備直到初升高的暑假才匆匆開啟。過程中偶有波折,所幸得到學校老師們(men) 以及機構顧問團隊的支持和幫助,最終也收獲了令我們(men) 驚喜的成果。這其中得到的一些經曆和思考,也希望前麵所分享的內(nei) 容可以能夠給未來學弟學妹的申請之路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發。
感觸最深的是,堅持需要莫大的勇氣和耐心,但往往也很必要。從(cong) 高一年級在校成績不理想但奮力追趕,到申請過程中耗時近半年一點點琢磨眾(zhong) 多申請素材的呈現直至滿意,再到在不盡如人意的申請結果出來時,在收拾心情後能重新踏上征程,奔向遠方或隱或現的曙光,我很欣慰Joe在這個(ge) 過程裏體(ti) 現出來的精神力,也感激機構的團隊對他作出的選擇的尊重以及目標明確後同進退的支持。
康奈爾ED後,“Defer”結果出來的那一刻,大家心情都比較低落。Defer就意味著重新回到起跑線,要和RD更大數量級的申請者競爭(zheng) ,還有隨之而來的是否進行EDII以及選擇哪所EDII的考量。我和機構的團隊把這個(ge) 決(jue) 定交給了Joe自己,他選擇了等待Cornell。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也開始與(yu) 顧問團隊討論後續活動的方案並著手整理準備給學校更新的素材。早申請結果出來後,我們(men) 向康奈爾提交了兩(liang) 次關(guan) 於(yu) 他各項進展的更新。
沒有什麽(me) 獨立因素能是最後結果的直接影響因子,但作為(wei) 母親(qin) ,我相信,在4個(ge) 多月的等待後來自康奈爾通知上開頭的Congratulations有一部分是他承擔並堅持的結果。我為(wei) 他自豪。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