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申請季已經結束了,不少同學們(men) 都拿到了心儀(yi) 的offer。同時,即將畢業(ye) 的高中生們(men) 也陸續開始準備新一輪的申請工作。那麽(me) 今天我們(men) 就談談幾個(ge) 申請中不可避免的方麵。
由各大名校帶頭,目前已有超過60%的美國四年製大學采取了SAT/ACT test optional政策,而且在這疫情兩(liang) 年,這個(ge) 比率還要更高。
那是不是所以申請人都不用準備SAT考試了?我們(men) 的建議是因人而異。
美國大部分高校是采取test optional政策,而不是test blind政策,也就是說,招生官在審核申請人材料的時候,如果遞交了SAT成績,還是會(hui) 參考的,隻不過SAT成績的重要性要比以前大幅降低,重心更多放在了GPA,文書(shu) ,推薦信等其他方麵。
所以,對於(yu) 那些其他方麵突出的同學,譬如有體(ti) 育或其他方麵專(zhuan) 長,課外活動豐(feng) 富,GPA成績高,等等,如果SAT成績不理想,或者實在抽不出時間準備SAT,那麽(me) 是可以不用遞交SAT成績的。
相反,對於(yu) 那些在其他方麵並不是十分突出的同學,一個(ge) 好的SAT成績反而是扭轉招生官印象的重要因素,應該抓住機會(hui) 好好準備。這其實也是不少美國本土低收入家庭“學霸”學生不願取消SAT的原因之一:我沒錢沒時間去豐(feng) 富自己的課外活動,業(ye) 餘(yu) 專(zhuan) 長,科研項目等等,而SAT成績正是一項無需大量額外費用就能體(ti) 現自己能力的標準。
2.托福分數是不是越高越好?我是否應該多考幾次?
SAT測試的本意是考核申請人未來能否適應大學學習(xi) 的要求,但曆年來美國高校都把它作為(wei) 了衡量申請人學術能力的標準,這也是近來被人詬病的一點。
而托福測試的本意,曆來就隻是衡量國際申請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在這點上招生官們(men) 是沒有異議的。
換言之,托福的目的性就隻是看你是否達到了一定要求的英語溝通能力,將來上課是否能過語言關(guan) ,它跟申請人的學術能力沒有什麽(me) 聯係。所以,並不是托福分數越高,就越有可能申請上名校。
美國名校隻需要申請人的托福成績達到一定“門檻”標準就行了,是否錄取要看你其他方麵。曆往那種“托福滿分上名校”的錯誤想法一定要扭轉過來。在美國讀高中的同學們(men) 都是完全不需要托福成績的,因為(wei) 作為(wei) 在美國讀了幾年書(shu) 的學生,你的語言關(guan) 已經過了,而你的實際學術能力跟托福成績沒有任何關(guan) 係,所以招生官完全不考慮。
而作為(wei) 國際申請生,國內(nei) 的同學們(men) 是應該好好花時間準備一下托福,考一個(ge) 良好的成績即可,而不需為(wei) 了提高幾分的成績而反複準備和參加考試,把寶貴的時間都花在上麵。在8,9月申請開始後,有大量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同學們(men) 花費精力和時間。
3.我的GPA成績一般,是不是申請名校沒戲了?
無論是美本還是美研申請,GPA確實一直是很重要的一個(ge) 因素,尤其現在還普遍取消SAT成績的要求。但它並不是確定申請錄取的唯一因素,在申請中還有太多其他因素,我們(men) 以往輔導的案列中也不乏GPA一般也申請到衝(chong) 刺類名校的同學。
總的來說,高GPA當然是最有利的,但對於(yu) GPA一般的同學,也要視情況而定,因為(wei) 美國招生官們(men) 希望看到的是學生的成長和提高。舉(ju) 個(ge) 例子,兩(liang) 位都在美國讀了3年高中的同學,一位同學在3年來GPA成績都很穩定,每個(ge) 學期都在3.5左右徘徊;而另一位同學在開始留學第一年成績偏低,但在後麵兩(liang) 年不斷提高,最後3年下來的總GPA也是3.5。
對於(yu) 這兩(liang) 位學生來說,招生官會(hui) 更青睞後者,因為(wei) 從(cong) 成績能看到他/她在不斷努力,不斷提高,到高中畢業(ye) 最後一年,學期成績應該就挺不錯了,將來大學學習(xi) 也很可能會(hui) 保持這個(ge) 上升勢頭。
所以,GPA成績一般的同學們(men) 不用灰心,更不應該在高中最後一兩(liang) 年就不注重自己的課堂成績了。在後麵的成績提高,更能給招生官留下你在不斷努力成長進步的印象。
4.課外活動是不是越多越好?
課外活動也是招生官參考的一個(ge) 重要方麵,尤其是在申請名校的時候,申請人的GPA成績和標考成績往往都很優(you) 異,如何突出自己的與(yu) 眾(zhong) 不同,課外活動是很重要一部分。
但在規劃課外活動的時候,我們(men) 的建議是結合同學自己的興(xing) 趣,盡量維持在同一個(ge) 領域或方向的課外活動。
譬如以往案例中,有一位同學的業(ye) 餘(yu) 愛好範圍極其廣泛,她的課外活動一欄都快寫(xie) 不下了,天文地理,文武雙全。但在寫(xie) 文書(shu) 的時候反而有些棘手——不知道該說自己哪個(ge) 方麵,所以文書(shu) 初稿幹脆就變成了一個(ge) “豪華版簡曆”,把自己的所有活動都羅列了一遍,而這樣的流水賬文章隻會(hui) 讓招生官忽視了這位優(you) 秀的學生,覺得她是一位什麽(me) 都淺嚐即止的不成熟學生。
在我們(men) 的幫助下,她把文書(shu) 中的課外活動隻凝聚在一兩(liang) 項,通過具體(ti) 描寫(xie) 展現出自己“求知欲強”的性格特點,這才沒有耽擱一個(ge) 成功申請案例。
另一個(ge) 案例中的同學,她的課外活動看起來很單調——她高中期間在同一個(ge) 機構長期從(cong) 事義(yi) 工,3年下來已經累計了數百小時的義(yi) 工記錄,義(yi) 工機構的負責人也為(wei) 她寫(xie) 了一封很好的推薦信。
這樣的課外活動就對她的申請有很大幫助,讓招生官感覺到她持之以恒的性格,和真實的奉獻精神,即便她的GPA和標考成績都一般,最後也拿到了好幾所衝(chong) 刺類學校的錄取。
通過這兩(liang) 個(ge) 例子,我們(men) 不是告訴同學們(men) 不要去參加各種不同課外活動,而是更希望同學們(men) 能通過一係列主題相關(guan) 的課外活動,讓招生官們(men) 看到它們(men) 背後的自己特性和專(zhuan) 長。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