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影響因子被鎮壓了還能投嗎?

在探討學術期刊及其評價(jia) 體(ti) 係時,小e曾經發布過幾篇關(guan) 於(yu) 影響因子的文章,《2024年JCR分區新變化及常見問題解答》《為(wei) 何全世界都用JCR分區,咱們(men) 要弄個(ge) 中科院分區?意義(yi) 何在?》《Q&A | 是否上了中科院預警名單的期刊都不可以投?》。

文章剖析了影響因子的重要性及其背後的評價(jia) 機製,逐步揭開了學術評價(jia) 的神秘麵紗,收到了大家的熱烈反饋。

今天,我們(men) 繼續深入探討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的ESCI、SCIE、SSCI、AHCI之間的微妙差異,以及一個(ge) 令人矚目的現象——期刊影響因子的“被鎮壓”之謎。

Web of Science 數據庫中的ESCI, SCIE, SSCI, AHCI 怎麽(me) 區分?

要區分這四者的區別,首先要明白這四者的定義(yi) 分別是什麽(me) 。ESCI,全稱為(wei)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即新興(xing) 來源引用文獻索引。SCIE,全稱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即科學引文索引;SSCI,全稱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會(hui) 科學引文索引;AHCI,全稱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即藝術人文引文索引。

對於(yu) 一個(ge) 期刊來說,如果滿足科睿唯安公司對於(yu) 期刊質量的標準,那它便會(hui) 被收錄進ESCI索引目錄,成為(wei) ESCI期刊。在這個(ge) 基礎上,如果它同時能滿足影響力等級的標準,根據期刊聚焦的領域不同,它會(hui) 被收錄進SCIE, SSCI, AHCI三者其中一個(ge) 或兩(liang) 個(ge) 。如果是理工科的期刊,那大概率就會(hui) 收錄進SCIE; 同樣的,社科領域的期刊則是SSCI;藝術人文領域的期刊則是AHCI。

具體(ti) 關(guan) 係可參考下圖:

期刊影響因子被鎮壓了,還能投嗎?

期刊影響因子被鎮壓了是什麽(me) 意思?

期刊影響因子被鎮壓其實是中文翻譯的意譯,科睿唯安公司對於(yu) 被鎮壓的英文原文表述是title suppressions,直譯過來其實是標題抑製即當年度因為(wei) 異常引用模式而導致期刊影響因子失真,進而不公布某個(ge) 期刊的影響因子。官方公布的異常引用情況主要是兩(liang) 種,過度自引和堆疊引用

前者是指期刊所有文獻引用的文獻總數大多都是本期刊文獻,已經達到預警線;後者則是指兩(liang) 個(ge) 或多個(ge) 期刊之間過度引用對方文獻,而達到預警線。官方其實並未公布具體(ti) 預警線是多少,而是每年動態選擇幾個(ge) 典型期刊不公布影響因子,即進行影響因子鎮壓。

作者在考慮選擇投稿期刊時,應當最好避免此類期刊。影響因子決(jue) 定了期刊的等級,而國內(nei) 職稱評定是對於(yu) 期刊的考核直接與(yu) 之相關(guan) 。如果一個(ge) 期刊沒有影響因子,自然也不會(hui) 有對應的分區等級。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澳門大學土木工程理學碩士(MSc Civil Engineering)項目介紹

下一篇

加拿大Smith商學院和vey 商學院就新增麵試環節!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