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理說,人教版“問題教材”此前也應該是有把關(guan) 的。圖書(shu) 編輯、審定流程都很嚴(yan) 格規範,特別是有關(guan) 學生教材,國內(nei) 普遍采用“三審三校製”,“三審”即經過責任編輯、副編審、編審對書(shu) 稿的三次審核,“三校”即校對部門的三次校對。
外國教材也有嚴(yan) 格把關(guan) ,除了基本的知識內(nei) 容外,更需要注重的是一些在當地社會(hui) 甚至國家層麵的“紅線”,在涉及政治、曆史、種族和性別等問題上要尤為(wei) 小心。
比如,德國中小學教材中必須旗幟鮮明地批判納粹政權,反對反猶主義(yi) 。教材中必須出現法國人、土耳其人等外國人,且不能隻是白種人,必須有其他人種。為(wei) 了體(ti) 現男女平等,教材中的情景對話,不能隻出現男生幹體(ti) 力活、女生做家務等情景,還需要增加女生踢足球、做技工等例子。
美國教材涉及種族的內(nei) 容也是重點檢查對象。除此以外,教材還要求適合所有不同的學生,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從(cong) 榮譽學生到特殊教育學生,都可以使用同一本教材。
近年來備受世界推崇的芬蘭(lan) 教育體(ti) 係,其教科書(shu) 的審查批準也是訪問芬蘭(lan) 的專(zhuan) 業(ye) 人士常問到的問題。然而,令到訪者意外的是,芬蘭(lan) 當地的教材出版商說,“芬蘭(lan) 政府並不承擔審批教科書(shu) 的工作,教材的出版發行是在相互競爭(zheng) 的出版商中進行的。”原來,這是芬蘭(lan) 的教育體(ti) 係所決(jue) 定的。國家層麵的芬蘭(lan) 國家教育署負責製定核心教學大綱和所需培養(yang) 的核心素養(yang) 及能力,而地方政府確定本地所轄學校的課程體(ti) 係和教學內(nei) 容,由自主權很大的任課教師來決(jue) 定具體(ti) 科目使用什麽(me) 教材和教科書(shu) ,以及教學方式方法。
芬蘭(lan) 教科書(shu) 的作者,通常自己就是學科教師或大學講師。因此,教科書(shu) 的使用者充分信任教材是按照他們(men) 的課程和教學大綱編寫(xie) 的,此外,教科書(shu) 通常還附帶了教學指南,幫助授課教師挑選教學方法和組織課堂教學相關(guan) 活動。
在教科書(shu) 出版方麵,芬蘭(lan) 有兩(liang) 家大型出版商,Sanama Pro 和 Otava,加上其他一些規模較小、在專(zhuan) 項領域有優(you) 勢的出版商,形成充分和良性的市場競爭(zheng) ,確保教科書(shu) 的質量和更新。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