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芬蘭人不請家中的客人一起進餐嗎?

赫爾辛基日報報道,最近,北歐國家的飲食文化在國際上引起了好奇,起因在於(yu) 社交媒體(ti) Reddit上的一段文字,有個(ge) 人回憶說曾經在瑞典朋友家裏玩,當瑞典朋友一家人吃飯的時候,他自己隻得在另一個(ge) 房間裏等著。由此引發的討論產(chan) 生了一個(ge) 瑞典飲食文化的專(zhuan) 用詞:“瑞典門”。

相應地,在圖片媒體(ti) Instagram上,根據網上的調查總結了歐洲各地的飲食文化:北歐國家的客人很少能夠被邀請和主人們(men) 一起進餐,而在南歐或巴爾幹國家,客人極有可能被邀請和主人們(men) 共同進餐。自然,芬蘭(lan) 人也被歸類為(wei) 不經常邀請家中的客人一起進餐的民族。

芬蘭(lan) 飲食文化專(zhuan) 家Maarit Knuuttila對上述分類頗有微詞。她指出,一般來說,芬蘭(lan) 人是很好客的,很少會(hui) 隻顧自己進餐,卻把客人晾在一邊,那會(hui) 被認為(wei) 是非常不禮貌的。

當然,在不是飯點的時候,用咖啡和小點心招待客人就足夠了。傳(chuan) 統的交換習(xi) 慣是,你送給我鮮花,我招待你咖啡。現在也經常會(hui) 和突然造訪的鄰居喝一杯。

但是,芬蘭(lan) 人對鄰居的孩子卻比較隨便,可以讓朋友的孩子等在外邊,以便自己家人吃完飯後再一起玩,而不必擔心這是不禮貌的行為(wei) 。縱然是給孩子們(men) 提供食物,也隻是從(cong) 吃飽有營養(yang) 的角度考慮,不屬於(yu) 禮貌好客的文化範疇。當自己的孩子在其他人家裏吃飯後,有些家長會(hui) 感覺到受到了冒犯。

這樣請客吃飯的家長就會(hui) 無意中破壞了其他家庭的家規,因為(wei) 你不知道其他人家的孩子是否有食物過敏,以及其他家庭的飲食習(xi) 慣,包括素食或者少吃白麵食品等。插手於(yu) 別人孩子的撫養(yang) 是不受歡迎的,每個(ge) 家長都有自己的底線來保護自家孩子的生活不受幹涉。

當然,許多孩子都知道,在吃飯的時間不應該去串門。芬蘭(lan) 人的進餐時間比較固定:中午11點午餐和下午5點晚餐。飯點的時候呆在別人家會(hui) 引起疑惑:家長不在家或者家長不關(guan) 心孩子的飲食?

芬蘭(lan) 人款待朋友也是一種朋友關(guan) 係緊密程度的表現。這裏體(ti) 現出了互惠互利的原則,而且總是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對方。這種請客一般需要事先約好,而不能像幾十年前那樣突然出現在朋友或鄰居家的門口。對廣告裏那種在做飯的時候突然門鈴響了,然後看到門前站著一對手拿香檳的朋友來聚餐的情景,不必太認真。

無論地域或文化如何,每個(ge) 家庭可能都會(hui) 有自己的飲食習(xi) 慣。例如,芬蘭(lan) 的卡累利亞(ya) 人就被認為(wei) 是熱情好客的人。因此,芬蘭(lan) 人也是各種各樣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國喬治城大學本科生獨立申請係統開放中!2027屆可填報

下一篇

紐約時報第一屆STEM寫作比賽獲獎文章:細菌炸彈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