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排名追求性價比該用什麽思路選校?

老師最近在後台收到不少類似的提問:“如果不看排名的話,哪些大學的性價(jia) 比更高呢?”

近幾年來在留學生和家長中,性價(jia) 比逐漸成為(wei) 大家非常關(guan) 注的一個(ge) 部分,性價(jia) 比高,意味著我在投入更少的情況下也能獲得同等的回報,畢竟美國大學學費動輒七八萬(wan) 美元,換誰不肉疼?但如果不看排名的話,該怎麽(me) 選校呢?老師來淺談一下自己的見解,希望對各位同學和家長有幫助。

辯證地看待排名

這一點老師在往期文章中強調過很多次了。學校排名靠前,的確能給學生未來的就業(ye) 和發展增加些優(you) 勢,比如說找工作的時候,加州伯克利的名字就是比其他公立大學更響亮,更好用。

但同時需要明確的是,學校的排名隻是第三方機構基於(yu) 量化數據的評判,可以作為(wei) 參考,但無法準確地反映學校的好與(yu) 差,尤其當我們(men) 對學校的考量具體(ti) 到專(zhuan) 業(ye) 、教育質量、學校氛圍、就業(ye) 等方麵,僅(jin) 憑綜合排名來判斷的話是有失偏頗的。

以我們(men) 最常看的U.S.News為(wei) 例,影響學校排名的因素有很多,學生的畢業(ye) 率、就業(ye) 表現、學校的財政收入、校友捐贈等都會(hui) 影響一個(ge) 學校的排名走向,而且U.S.News每年的計算公式都會(hui) 有變化,這也會(hui) 導致學校排名的浮動,但我們(men) 能因為(wei) NYU去年掉出了前三十,就說它的教育質量變差了嗎?

公立大學更具性價(jia) 比

對於(yu) 追求留學性價(jia) 比的同學和家長,老師會(hui) 推薦你們(men) 優(you) 先考慮美國的公立大學。排名榜單上最Top的那批私立精英大學都可以排除了,因為(wei) 學費真的很貴,很難滿足我們(men) 對性價(jia) 比的要求。如果地理位置又不夠好的話,將來就業(ye) 會(hui) 成很大的問題。

公立大學是在州政府的資助下運作的,因此學費會(hui) 更便宜。既有不輸給藤校的教育水準,又有相對實惠的學費。

除了我們(men) 所熟知的UCB、UCLA這兩(liang) 個(ge) 在榜單上靠前的公立學校,UNC、UIUC、UW Wisconsin都是不錯的選擇。為(wei) 什麽(me) 沒有推薦UMich?因為(wei) 他們(men) 的學費已經逼近私立學校的水準了

如果在綜合排名上還能放低要求,那麽(me) UW、UT Austin、Penn State、OSU、MSU很值得考慮,這些學校都有各自的強勢專(zhuan) 業(ye) ,在他們(men) 所在的州都是廣受好評的學校。還有一點,這些老牌的公立大學校友資源豐(feng) 富,學生在就業(ye) 方麵會(hui) 得到更多支持。

地理位置

選對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往往被大家低估。其實地理位置產(chan) 生的影響會(hui) 輻射到生活的方方麵麵:生活成本、生活方式、就業(ye) 資源、安全狀況等等。

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更高,課餘(yu) 生活也會(hui) 更加豐(feng) 富。一個(ge) 在國內(nei) 大城市待慣了的學生,一下子去了沒什麽(me) 娛樂(le) 活動的小鎮上讀書(shu) ,一定會(hui) 不適應的。舉(ju) 個(ge) 例子,在紐約上學,坐個(ge) 地鐵就可以打卡米其林餐廳,拿著學生卡就可以免費去各大博物館看展,但在村一點的學校,你哪怕外食都沒有什麽(me) 好的選項,周末的活動很有可能就是去超市買(mai) 菜、做菜,如果沒車的話還得搭別人的車,活動範圍很小。

選擇美國大學不僅(jin) 是選擇讀書(shu) 的地方,更是選擇一個(ge) 能支持你讀完四年書(shu) 的環境,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

不看排名,追求性價(jia) 比,該用什麽(me) 思路選校?

地理位置也直接關(guan) 係到你將來求職資源的多少。絕大多數的美國教育以及社會(hui) 資源主要集中在東(dong) 部和西海岸,東(dong) 部主要是美國的經濟金融中心,西部的加州是美國的科技產(chan) 業(ye) 聚集區。紐約、洛杉磯這種大城市會(hui) 同時有好幾所知名的大學,德州、賓州、北卡這些地方也有一些不錯的大學和就業(ye) 資源。

但還有一些學校的排名不一定很高,由於(yu) 出色的地理位置吸引到越來越多人的關(guan) 注,比如說聖何塞州立大學,它甚至都沒有U.S.News排名,但每年都有大量的畢業(ye) 生進入蘋果,就業(ye) 情況一片大好。

你希望大學給你提供什麽(me) ?

一間學校無法做到麵麵俱到,如果它在安靜的村裏,那麽(me) 學習(xi) 氛圍會(hui) 很好,但你在那裏的生活可能會(hui) 很無聊。如果學校在繁華的城市,它的娛樂(le) 活動會(hui) 很多,安全性可能也會(hui) 隨之降低。

如果你想要高質量的課堂討論、緊密的師生關(guan) 係,那文理學院相比綜合大學更能滿足你。如果你現在選擇的專(zhuan) 業(ye) 是工程,但是你想盡可能地探索不同的專(zhuan) 業(ye) 領域,那麽(me) 你去一個(ge) 專(zhuan) 業(ye) 設置齊全的綜合大學,就比去一個(ge) 工程學院頂尖、但其他專(zhuan) 業(ye) 乏善可陳的學校更有利於(yu) 自己的發展。

不同類型的學校有自己的特點,沒有絕對的好與(yu) 壞。你需要思考的是:我想要什麽(me) 樣的大學教育?我想成為(wei) 什麽(me) 樣的人?我希望大學給我提供什麽(me) ?

以理工科為(wei) 例,許多同學和家長都希望在理工科專(zhuan) 業(ye) 深造,將來能找個(ge) 穩定高薪的工作,如果這就是你的目標,那就沒有必要死磕一些錄取難度很高的頂尖綜合大學。理工科學校中有很多綜合排名不高但專(zhuan) 業(ye) 排名很高的,比如UIUC、華大西雅圖、明尼蘇達雙子城,還有UC係的大部分學校,理工科都很強,尤其像華大西雅圖,它所在的西雅圖擁有穩定和強大的就業(ye) 市場,給應屆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實習(xi) 和工作機會(hui) 。

還有一些“榜外神校”,比如庫珀聯盟、羅斯霍曼理工等,隻提供理工科專(zhuan) 業(ye) ,因此學校的資源很集中,會(hui) 竭盡所能地幫助本科學生做科研、找工作。羅斯霍曼理工的本科就業(ye) 率接近90%,國際學生稍微難一些,大概在80%以上,但即便是這個(ge) 數字也是其他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很難達到的。

還有一個(ge) 值得考慮的方向就是很多文理學院和大U合作開設的3+2項目,前三年在文理學院就讀,後兩(liang) 年在大U讀,畢業(ye) 時可以拿到兩(liang) 個(ge) 學位,一個(ge) 文學學士,一個(ge) 理學學士或者工程學士的學位。這些文理學院合作的大U也都是像康奈爾、哥大、加州理工等級別的頂尖大學,Open AI的CEO Mira Murati就是3+2項目的畢業(ye) 生,前三年在科爾比學院,後兩(liang) 年在達特茅斯學院。想了解美國大學的3+2項目,可以戳藍字查看:《教育質量和名氣都想要?Top30文理學院3+2項目了解一下?》

最後老師想說的是,學校本身的“好”並不能與(yu) 學生自身的發展好劃等號,更多還是取決(jue) 於(yu) 學生自己的表現。即使在排名更高、資源更豐(feng) 富的學校,學生若不主動去尋求,不會(hui) 利用好資源,那也享受不到資源帶來的助推作用。所以,放輕鬆點吧,不需要在外部因素上糾結太長時間,人生的主動權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裏,祝福大家都能去到最適合自己的學校!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赴港就讀人數激增32%!香港留學優勢在哪裏?

下一篇

雅思官方發布全球考生成績數據 大陸考生均分跌破6分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