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me) 樣的孩子適合DIY?DIY申請到全美Top 10名校的概率有多大?
每年申請季,我們(men) 都會(hui) 遇到一些同學或家長,他們(men) 在決(jue) 定留學的那一刻摩拳擦掌想要通過 DIY拿得到 Offer……但現實沒那麽(me) 美好,每一步遇到的挫折都讓人想要放棄。 為(wei) 此,我們(men) 特邀機構資深導師Ivy老師,詳細解讀DIY需要注意的幾大問題和需要的幾大能力!
什麽(me) 樣的孩子適合DIY?DIY申請到Top 10的概率有多大?
導師解答:在討論美本申請是否可以選擇DIY的問題之前,我想先科普一下美國大學錄取時主要考量的幾大要素。建議同學們(men) 參照這些要素逐一匹配,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再看自己是否適合DIY申請。
學術成績
美本申請需要學生提供9-12年級的成績單。
GPA、選課難易程度、高中學校情況,以及高中幾年的GPA趨勢都是招生官學術考量的部分。
因此,同學們(men) 進入9年級後,要保持極高的學習(xi) 自主性,從(cong) 而保障有競爭(zheng) 力的GPA。同時,大家需要準確定位自己選課的難易程度,同等GPA的情況下,課程難度越高,往往越能說明學習(xi) 能力。
具體(ti) 可以參考下喬(qiao) 治城大學招生官Bruce在學校宣講會(hui) 上對學術成績做的說明:
“我們(men) 最看重的是你擁有的學術課程成績。如果你的學校提供 AP 和 IB 課程,我們(men) 希望在成績單上看到一些(最具挑戰性的課程);如果你參加 5 或 6 門 AP考試,請考慮會(hui) 麵臨(lin) 的挑戰,以及你能應對什麽(me) 樣的挑戰。”
所以,同學們(men) 可以自我評估一下是否足夠自律,是否對自己的優(you) 勢與(yu) 學術興(xing) 趣有足夠了解,從(cong) 而進行合理的高中選課。
標化成績
目前,雖然因為(wei) 新冠疫情,很多大學實行了Test-Optional政策,但我還是建議同學們(men) 學有餘(yu) 力的情況下拿到理想的標化成績。
畢竟在2022-2023申請季,包括MIT、喬(qiao) 治城大學、佛羅裏達大學、佐治亞(ya) 裏理工學院等在內(nei) 的6所Top 50美國大學實施Test-Required政策,強製申請人提交標化成績。
此外,大學招生官在審核的過程中不隻看標化成績,還會(hui) 看同學們(men) 的考試曆史(達到這個(ge) 分數考了多少次)、單項科目的成績,以及這個(ge) 成績是不是跟你所有的背景材料相符。
對於(yu) 高中生來說,合理規劃標化考試的時間,在重要時間節點取得理想的成績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我也提醒同學們(men) ,多次刷分不可取!杜克大學招生官就曾明確表示:盡管你可以根據需要多次參加 SAT/ACT/TOEFL,但我們(men) 並不希望這成為(wei) 你的一項“課外活動”。
所以,如果你打算進行DIY,請思考一下在標化考試規劃這塊是否有比較清晰精準的時間管理和目標。
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在美本申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招生官們(men) 會(hui) 通過活動列表全方位的審視和考量申請人的興(xing) 趣愛好、學術熱情,以及是否具有領導力、創造力、團隊合作能力等。
杜克大學的招生官針對課外活動有說過:“這是我們(men) 在課堂之外真正能深入了解你的地方,你要利用好這個(ge) 申請材料,盡情體(ti) 現自己的特色。”
所以,同學們(men) 一定要早早進行活動的梳理和規劃!
記住,除了需要充分挖掘自己的學術興(xing) 趣和優(you) 勢,還需要匹配相應的課外資源、城市資源、科研資源等進行拓展。同時,建議有1條或者幾條比較清晰的活動主線,這樣不至於(yu) 申請時活動零散不成體(ti) 係。
而如果你打算DIY,一定要對活動主線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和規劃,同時還要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資源和人脈。
文書(shu) 既是招生官了解申請人性格、興(xing) 趣、品質和思想成熟度的首要申請材料,也能讓申請人展示自己對大學的了解程度和專(zhuan) 業(ye) 熱情。
斯坦福大學的招生官針對文書(shu) 有如下的說明和建議:
“你如何看待它?為(wei) 什麽(me) 它對你很重要?你從(cong) 中學到了什麽(me) ?有哪些反思?一篇文章的真誠之處在於(yu) 你願意與(yu) 我們(men) 分享真實的經曆和想法,這也是你的故事獨特和打動人的原因。”
如何通過短短幾百字的文書(shu) ,把自己的申請形象變得有血有肉?如何把自己的特質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如何將自己對專(zhuan) 業(ye) 的熱情和潛力展示出來?
同時,不同美國大學、不同專(zhuan) 業(ye) 的文書(shu) ,其寫(xie) 作的主題和側(ce) 重點都是不一樣的!
因此,文書(shu) 的撰寫(xie) 不但十分考驗申請人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寫(xie) 作能力,還非常考驗申請人對大學錄取偏好的了解,以及對某個(ge) 專(zhuan) 業(ye) 的認知。
綜上,考慮DIY的同學,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判斷自己的以上幾項能力是否足夠出色。
推薦信
推薦信是從(cong) 第三方權威角度對同學們(men) 做出的評價(jia) ,大學希望通過推薦信尋找申請人在學術能力方麵的證據,從(cong) 而更好的佐證申請材料。
斯坦福大學的招生官曾表示:
“推薦信給出了外界對你的看法。比如,課程老師幫助我們(men) 了解你的課堂影響力和學術能力;輔導員提供學校背景信息,幫助我們(men) 了解你如何利用學校的資源。”
一般情況下招生官會(hui) 通過三個(ge) 維度來評估推薦信的含金量:推薦人的聲望、推薦人和你的關(guan) 係、信的內(nei) 容。
因此,打算DIY的同學可以思考一下為(wei) 什麽(me) 希望某個(ge) 人為(wei) 你寫(xie) 推薦信?他是不是足夠了解並喜歡你?能不能提供很好的推薦角度?
比如老師之前有接觸過一位成績、背景都很優(you) 秀同學,她也要到了在美國大學有一定聲望的教授的推薦信(可以算得上是牛推),但當大家都以為(wei) 她穩上藤校的時候,她卻接連收到拒信!
後來才發現,恰恰是她認為(wei) 的牛推把拒信帶給了她。
原來她的推薦信來自夏校的美國某Top 30大學教授,課程結束後,她問教授要了推薦信。但因為(wei) 她的表現在整個(ge) 組裏麵不算是特別拔尖,所以給教授的印象沒有特別地好……而國外教授寫(xie) 推薦信時往往比較客觀,正是這封客觀的推薦信(科研實力一般的評價(jia) )讓她被名校拒之門外。
所以,“如何要推薦信”也是一門學問!如果你打算DIY,在準備推薦信時,一定要先正確評估下自己與(yu) 教授/老師之間的關(guan) 係,以及他們(men) 適不適合做推薦人。
麵試
大學招生辦公室在收到學生的申請材料後,能夠看到成績、文書(shu) 、活動及獎項列表、推薦信等。
如果他們(men) 還希望更全麵地了解你,招辦人員就會(hui) 安排校友或者招辦麵試,從(cong) 你的語言邏輯、學識儲(chu) 備、溝通能力等方麵進一步觀察你是一個(ge) 怎樣的學生,你也能通過麵試向學校傳(chuan) 遞更真實、立體(ti) 的申請形象。
麵試準備是一個(ge) 係統工作,需要前期做好充足的準備。
1)參加麵試訓練營;
2)係統準備經典麵試問題;
3)針對具體(ti) 申請的學校、麵試題庫進行訓練;
4)培養(yang) 公共演講中的敘事(story-telling)能力;
5)和導師進行多次模擬。
其中最重要、最耗時的是4)、5)兩(liang) 項。
敘事能力是傳(chuan) 統中國學生普遍缺乏的能力,如果你打算DIY,可以自我評估一下自己麵試中的敘事能力,以及是否有足夠的自信。
總結來看
美本申請並不是一部分人想象的寫(xie) 幾篇文書(shu) 、做幾個(ge) 活動、拿幾個(ge) 獎項就能完成的,無論是選課、標化成績、活動,還是推薦信、文書(shu) 和麵試,都需要同學們(men) 有一個(ge) 係統周全的規劃。
如果你想要DIY,一定需要具備——
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9年級要做什麽(me) ?10年級要做什麽(me) ?11年級要做什麽(me) ?什麽(me) 時候考出理想的標化?什麽(me) 時間參加合適競賽/科研/夏校?什麽(me) 時候開始申請季的準備工作……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個(ge) 人或家庭擁有特定的資源:如上文所言,想要把活動做成體(ti) 係,做出影響力,首先一定要有參加或組織活動的渠道,同時要善於(yu) 發掘優(you) 秀且適合自己的活動資源;
對留學政策有實時的了解:大學的招生標準常常發生變化,了解各個(ge) 學校最新的招生標準和錄取要求,才能保持信息的及時對稱,及時調整申請策略;
高效率和自律能力:申請季很容易手忙腳亂(luan) ,若是將所有任務堆積在一起,壓力爆棚很可能導致焦慮或是失誤……
此外,很重要的是,在兼顧以上各點的同時,你還有餘(yu) 力和意願去自主學習(xi) 和DIY做好整個(ge) 申請流程!
否則,如果以上任何一點你有所欠缺,我都不建議你冒風險進行DIY。
再說說:DIY申請到全美Top 10的概率有多大?
首先肯定有DIY申請到Top 10的,但我們(men) 都知道美本Top 10名校每年錄取的中國學生人數“屈指可數”,這樣嚴(yan) 苛的篩選背景下,如果不是本身有特別突出的特長或技能,“普通”學生真的很難脫穎而出。
因此,如果你想要DIY,同時想DIY申請到Top 10,一定要做好足夠的準備,且自身實力一定要足夠硬才行!
最後的最後
DIY 的初衷是很好的,讓你能更加自由自主地控製申請季,但也讓沒有經驗的同學和家長麵對了一次又一次無情的打擊和失學的風險。
所以,如果你正在 DIY 的過程中無所適從(cong) ,我們(men) 希望能用最大的努力來幫助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