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校取消D、F評級是否能促進教育公平?

美國大多數學校,包括大學和 K-12 中小學,在平時作業(ye) 和測試上,往往采用百分製。

在學期、學年結尾,這些百分製成績累積起來,換算為(wei) 4 分製的課程最終成績 A、B、C、D、F。然後,這些字母評分又換算成 GPA - Grade Point Average 平均學分績點。

以下是一個(ge) 比較廣泛使用的GPA、字母成績、百分成績換算表:

直播預告 | 取消 Ds & Fs?聊聊美國學校 GPA 成績評分改革

申請大學的時候,高中連續 3 年多的各科 GPA 成績單,是大學招生官衡量學術能力的重要部分。隨著 Test Optional 招生政策仍被很多美國大學沿用,GPA 的重要性越發突出。

然而,和標化考試一樣,GPA 隻是一個(ge) 數字。能否展示學生的真實能力,這方麵有很多爭(zheng) 論和創新嚐試。

比如,GPA 很難跨校橫向比較。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高中課程大綱。每所高中課程設置不同,老師培訓不同,評分標準也不同。在頂尖私校拿 B,很可能比某些學校拿 A 更難。

另外,過度強調成績,會(hui) 給學生帶來很大壓力,也使注意力集中到如何爭(zheng) 取一個(ge) 好成績,而不是放在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課程內(nei) 容。

最近一個(ge) 討論焦點為(wei) ,Grading Equity。來自不同族裔、不同家庭經濟條件的學生,在 GPA 上的差距正不斷增大,疫情中尤其明顯。如何在成績上縮小差距,實現教育公平?

有意思的是,在提到族裔 GPA 差距時,華裔學生常與(yu) White 同列為(wei) 高成績一邊 ,而鴻溝另一邊,為(wei) 其他族裔。

華裔學生成績優(you) 秀,不奇怪。華裔家長普遍重視教育,對孩子成績從(cong) 小就關(guan) 注。學校如何計算成績,更是首先要了解的。因此,教育 Equity 討論中,以下改革計分標準的提案,自然成為(wei) 焦點:

  • 評分等級中取消 D、F,以“No Mark”替代,不影響平均成績。也就是,考了 D、F ,可以不計分。原來的 ABCDF,改為(wei) A、B、C,No Mark。

  • 作業(ye) 最低分提高到 50。不交作業(ye) ,自然沒有分數。隻要交作業(ye) ,就至少有 50 分。

有些家長反饋,取消 D、F,那麽(me) C 的價(jia) 值是否降低?

疫情中,加州很多學校都實行 Pass/Fail 成績。即,取消 ABCD,隻顯示通過與(yu) 沒有通過。

這其實為(wei) 大學申請增加了不少困擾。某些大學仍然認為(wei) ,Pass = D。因此,A、B、C 成績也被視為(wei) D,學習(xi) 是否努力,成績單無法展示。

P/F 評分並不是疫情首創。美國學校,包括 K-12 和大學,都有些課程一直采用 P/F。F,自然會(hui) 被計算為(wei) 0.0,並影響 GPA。而 ABCD,在成績單上都隻會(hui) 顯示 P,也不計入 GPA 平均成績計算。

這樣做,可能減輕一些學習(xi) 壓力。但即使得了P,對 GPA 也沒有任何貢獻。而且,大部分 P/F 隻允許用在非必修課上 (non-major classes),一個(ge) 學期能采取 P/F 的課程也有限。

取消 D、F,是否能促進教育公平呢?

聽聽孩子們(men) 怎麽(me) 說。

矽穀一家著名公立高中的校報編輯撰文:

取消 D、F,表麵上,可能有更多學生達到及格,成績提高,差距縮小。但並不能解決(jue) 學生的學習(xi) 問題。真正學會(hui) ,才是重點,才是幫助學生順利進入更高階學習(xi) 的關(guan) 鍵。

這位學生編輯進一步建議,學區應該製定政策,鼓勵學生從(cong) 失敗中學習(xi) ,而不是用分數來懲罰失敗。比如延長考試時間,晚交作業(ye) 不扣分,考試允許多次考,作業(ye) 允許多次提交。學區應該培訓教師,使師生關(guan) 係更緊密。對有學習(xi) 困難的學生給予更多關(guan) 注,經常詢問,更多時間 1對1 輔導。

另一個(ge) 被廣泛討論的評分改革,稱為(wei) Standards-based Grading,即,ABCDF 統統取消,取而代之的,是 a New Model - 教師在 8 大能力上,觀察、記錄、評估學生。

直播預告 | 取消 Ds & Fs?聊聊美國學校 GPA 成績評分改革1

這是由百餘(yu) 所美國頂尖私立高中聯盟 Mastery Transcript Consortium(MTC)於(yu) 2017 年推出的全新評價(jia) 體(ti) 係,目前美國有224所私立學校、155所公立學校加入聯盟,采納新模式。

矽穀也有不少學校、甚至教師自發采用這一新評價(jia) 體(ti) 係。

一位科學課老師,在多達 20 個(ge) 能力上為(wei) 每一位學生進行評估。有意思的是,評分也是從(cong) 0-4。另外,學生可以反複提交作業(ye) ,反複考試,直到學懂,這樣的努力也在評估中被鼓勵。

對於(yu) 新模式,有些學生和家長非常支持。但負麵反饋有:

教師工作量增大;

學校仍然需要換算 GPA 成績;

大學申請依然要求GPA;

家長看不懂評估表,總想知道如何換算成ABCDF;

不是所有課程都適合新模式。

還有一條:拉大教育差距,更有利於(yu) 家庭富有的學生,因為(wei) 他們(men) 可以獲取更多資源去提高軟實力,但對於(yu) 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孩子,更為(wei) 不利。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第三屆全國大學生算法設計與編程挑戰賽(夏季賽)比賽規則介紹

下一篇

藤校如何通過課外活動評估申請者的潛力?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