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風向又變了,曾經一批中產(chan) 父母為(wei) 了逃離內(nei) 卷選擇國際教育,如今這些父母恐怕要失望而歸了。
他們(men) 發現,國際教育的學習(xi) 壓力和體(ti) 製內(nei) 學校並無本質區別,甚至在某些方麵更加殘酷。
他們(men) 不僅(jin) 沒有避免“內(nei) 卷”,反而陷入了另一種形式的教育競爭(zheng) 中。
更糟糕的是,高昂的教育費用和無休止的學術壓力,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讓家長的教育焦慮越來越嚴(yan) 重,孩子的學習(xi) 壓力越來越大。
996學到崩潰,國際學校變衡水
最近,有家長哭訴,她要把孩子從(cong) 國際學校轉回公立學校了,孩子快抑鬱了,她也快抑鬱了。
原本將孩子送進國際學校,是為(wei) 了減輕孩子的學習(xi) 壓力,逃離高考競爭(zheng) ,尋找一條更加適合孩子的教育之路。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內(nei) 卷,有教育的地方就有競爭(zheng) ,即便是在國際學校,壓力依然無處不在。
在國際學校,孩子們(men) 不僅(jin) 麵臨(lin) 著繁重的作業(ye) 和各種考試,還要參加大量的課外活動、競賽和社會(hui) 實踐。
AP、IB、A-Level等國際課程的學術要求極高,每一門課程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
曾就有學生爆料,國際學校從(cong) 早學到晚,堪比衡水中學。
某IB學校的學生每天6:30起,8:15必須到教室,8:30開始上課,下午3:30下課,課後還有俱樂(le) 部活動,直到4:30才能結束。回到家後,他們(men) 還得繼續完成大量作業(ye) 。
有學生表示國際學校的作息:每天7:30上早自習(xi) ,晚上8點結束晚自習(xi) ,其中課程安排非常緊湊,堪稱特種兵......
還有學生就讀的是美高的中國校區,6:30就要起床了,連個(ge) 午休都沒有,一天的學習(xi) 結束後,晚上7點還要繼續上課,直到9點才能放學。
一位家長分享了自家孩子在上海某A-Level名校的日常作息,幾乎和打工人的996、007有得一比。
6:40-7:45 起床、洗漱、吃早飯
7:45-8:00 課前準備(預習(xi) )
8:00-11:25 上午四節課
11:25-13:00 午飯、午休
13:00-17:00 下午課程
17:10-17:40 晚餐
17:40-18:30 社團活動、雅思詞匯、練口語
18:30-20:30 晚自習(xi)
21:00-22:00 網課回顧
22:00-22:30 聽英文播客、看美劇
22:30 睡覺
國際學校一直以來為(wei) 外界稱道的便是“選課自由”。
學生們(men) 可以自由選擇科目,有的學校甚至隻需選擇4-5門課程就能滿足大學申請要求。
聽起來似乎很輕鬆,但現實情況卻讓這種“輕鬆”的濾鏡碎了一地。
為(wei) 了申請名校,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選了12到13門課程,課程安排滿到幾乎沒有空隙。
隨便一搜國際學生曬出的課表,各種課程和活動填得密密麻麻,簡直讓人喘不過氣來。
雖然國際學校管理模式、教學理念和體(ti) 製內(nei) 學校有所不同,但國際學校的學習(xi) 和體(ti) 製內(nei) 學校的“內(nei) 卷”本質上是一樣的。
隻不過它的“卷”更多是體(ti) 現在課程內(nei) 容的複雜性、考試標準的多樣性和課外活動的強度上。
國際學校人均3個(ge) 補習(xi) 班
國際學校學習(xi) 壓力大,但教學模式相對寬鬆,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xi) 和獨立思考。
然而,這種教育方式也意味著孩子必須具備較強的自律性和自主學習(xi) 能力。
在很多情況下,如果沒有家長額外提供補習(xi) ,孩子們(men) 可能會(hui) 感到力不從(cong) 心,甚至跟不上課程進度。
因此,幾乎所有國際學校的學生都難逃課外補習(xi) 。
由於(yu) 國際學校的管理和師資配置差異,教學質量也存在出參差不齊的現象。
尤其是一些二三梯隊的學校,可能麵臨(lin) 著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資源有限等問題。
為(wei) 了彌補教學質量的差距,很多家長選擇讓孩子參加課外補習(xi) ,幫助他們(men) 查漏補缺,鞏固基礎知識,避免影響未來的升學考試。
在一些國際學校,標化考試如SAT、ACT、托福、雅思等的相關(guan) 課程並不完善,或者根本沒有。
即使有部分學校會(hui) 提供這類課程,但教學水平相對較低,學生往往無法深入學習(xi) ,高效提高分數。
對於(yu) 想要申請名校的學生來說,標化成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們(men) 隻能依賴課外補習(xi) 來提高分數,提高競爭(zheng) 力。
還有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從(cong) 體(ti) 製內(nei) 轉軌,可能會(hui) 麵臨(lin) 適應問題,或者希望孩子能在未來的學術競爭(zheng) 中占得先機,讓孩子超前學習(xi) 打好基礎。
他們(men) 同樣會(hui) 選擇讓孩子到補習(xi) 機構提前學習(xi) 國際課程。
如今的家長普遍麵臨(lin) 著巨大的教育焦慮,時刻關(guan) 注著孩子的學習(xi) 進度和成績。
孩子成績稍有下滑、或者聽聞身邊同學參加其他興(xing) 趣班、競賽等,都會(hui) 選擇給孩子報班。
自然而然的,各種類型的課外補習(xi) 幾乎成了國際學校學生的“標配”,國際學校的學生人均3個(ge) 補習(xi) 班隻不過是一個(ge) 保守估計的數字。
這種國際學校補習(xi) 盛行的現象中,家長、補習(xi) 班、學校之間形成了一個(ge) 奇特的三角關(guan) 係:家長在逼,補習(xi) 班在教,學校在考。
更有一部分家長早早地脫離學校這一固定的框架,選擇將孩子送到到全日製補習(xi) 機構更加精準、精細化地學習(xi) 和提分。
學費20萬(wan) ,補課30萬(wan)
與(yu) 國內(nei) 公立學校相比,國際學校的學費普遍較高。
很多家長曾經以為(wei) ,隻要每年支付20萬(wan) 左右的學費,就能讓孩子享受“快樂(le) 教育”,順便還可以進入一所知名大學。
但現實上,遠不止這些。除了高額的學費之外,還有住宿費、生活費、校服費等各種雜費,這還沒有加上課外補習(xi) 、夏令營、社會(hui) 實踐等費用。
粗略算下來,中產(chan) 家庭一年在教育上的支出可能達到50-70萬(wan) ,甚至更高。
根據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的數據,全國家庭教育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為(wei) 14.9%。
而對於(yu) 一些中產(chan) 家庭來說,年收入低於(yu) 200萬(wan) 元的家庭,其子女教育支出可能達到甚至超過家庭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如此龐大的教育開支,不僅(jin) 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也讓許多家長開始質疑:高額的教育投資是否真的能帶來應有的回報?
更有家長擔心,孩子在如此巨大的學術壓力下,是否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不被過度競爭(zheng) 所拖垮。
這時,選擇合適的國際教育課程變得尤為(wei) 重要。
雖然高昂的費用和沉重壓力看似不可避免,但選擇適合孩子個(ge) 性和需求的課程體(ti) 係,可以大大減輕孩子的學習(xi) 負擔的同時幫助他們(men) 提高競爭(zheng) 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