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有意思,給“真留學生”的10條建議,難道還有假留學生?我理解這裏的“真留學生”,是指以融入社會(hui) 、學習(xi) 知識、提升認知、改變自己為(wei) 主要目的那一部分同學。對應“真留學生”,當然會(hui) 有混文憑、逃避父母約束、甚至就是為(wei) 了換個(ge) 地方各種“作”的“假留學生”因為(wei) 下麵這10條太過尖銳,很多留學生或者留學生家長不一定能接受,這裏隱去哈佛教授的真實姓名。
我們(men) 姑且把他的建議當作“外人”的個(ge) 人觀點,供大家參考吧。
1、做好吃苦的準備留學生前往一個(ge) 陌生的國家求學,一定是想得到一些在中國可能得不到的好處,不然也不會(hui) 花錢、遠離父母跑出來。要得到這些好處,你得成為(wei) 我們(men) 這個(ge) 社會(hui) 的一份子,不然很難實現你的目標。來到美國這個(ge) 全新的地方,需要重建生活和學習(xi) 秩序,重塑自己的認知,成為(wei) 新環境的一部分,一定會(hui) 遇到很多困難。應對這些困難,事前需要有心理和行動的準備,需要有改變自己的準備。語言問題、學習(xi) 壓力、情感孤獨等困難,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有了準備、克服了困難,就有更高機會(hui) 實現自己的目標,得到想得到的好處。我發現留學生中,中國學生學習(xi) 很努力,成績不錯。但生活能力普遍較差,真正需要“吃苦”的時候,遠不如其他國家的學生,也不如本地學生的表現好。或者換一種說法,中國留學生眼中的吃苦,比如上學的同時在超市兼職打工,在當地學生看來,就是一種中學就開始的生活方式而已,遠說不上是吃苦。
2、建立合理的願景既然留學不容易,建立合理的願景十分重要。從(cong) 某種程度講,留學會(hui) 改變個(ge) 人、甚至家庭的人生軌跡,是一件大事。而這種改變,要有不可替代的價(jia) 值和希望。如果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獲得一個(ge) 計算機學士的本科文憑,那大可不必跑這麽(me) 遠、花費這麽(me) 多錢來留學。如果你希望接觸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接受專(zhuan) 業(ye) 知識學習(xi) 以外的語言、文化、傳(chuan) 統、生活方式的學習(xi) ,那麽(me) 留學的過程才能實現這種“不可替代的價(jia) 值”,這種價(jia) 值就是願景中最重要的部分。願景可以支撐留學生克服各種困難,激發努力奮鬥的動力,比任何外來的幫助都要重要。
3、接受現實美國好不好?不是我說了算,相反,需要你們(men) 來評價(jia) 。但是,既然你選擇了出國留學,新的環境、新的生活、新的學校,不管好壞,都要接受。接受新的學習(xi) 和生活方式,要盡量改變自己、享受這種新的生活。有些留學生,還是生活在原有的時空中。看到學校周邊沒有高樓大廈、馬路不寬、物價(jia) 貴,就非常失落,甚至後悔出國讀書(shu) 。如果天天去比較這些東(dong) 西,看不到自己能得到的東(dong) 西、看不到新的生活帶來的改變和更有機會(hui) 的前途,你會(hui) 很失望、不快樂(le) 。後悔不能改變任何問題。既然選擇了、開始了,那就接受現實,努力做好自己。
4、和原有的生活保持合理的距離除了家人,要和原有的生活保持合理的距離。如果整天還是停留在微信朋友圈、不斷聯係國內(nei) 的同學、隻交中國留學生朋友,沒有本地社交活動,沒有全身心投入現在的學習(xi) 和生活,就失去了留學的大部分意義(yi) 。如果你的目標是畢業(ye) 後留下,找工作、甚至移民定居。說實話,美國社會(hui) 、企業(ye) 、政府,不太歡迎這種走不出來的留學生。當然,拿到文憑的第二天,你就回去祖國發展,這種選擇完全可以接受。
5、融入當地社會(hui) 到了一個(ge) 新的地方,需要盡快掌握所有當地的學習(xi) 要素、生活要素。掌握或不掌握這些要素,會(hui) 直接影響你的生存和學習(xi) 狀態,也會(hui) 影響你完成留學任務。融入可以有選擇地進行,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喜歡運動,就多去健身房、籃球館;喜歡宗教,就去教會(hui) ;喜歡戶外,就去徒步;喜歡交朋友,就多參加一些聚會(hui) ;喜歡看視頻,就多看美劇、當地新聞。要學習(xi) 當地的一些行為(wei) 習(xi) 慣。比如,成年人基本都會(hui) 開車,你也應該去考一個(ge) 駕照,自己開車購物;自己做飯;自己找家庭醫生;自己動手做家庭生活中會(hui) 遇到的很多活兒(er) 。和印度留學生比,中國留學生融入當地社會(hui) 的程度明顯要低。融入既是為(wei) 了完成現在的學業(ye) ,更是為(wei) 了以後的就業(ye) 、移民定居、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6、學好語言語言即世界。不管是為(wei) 了學業(ye) ,還是工作和自己的家庭生活,學好語言是留學生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學好語言需要有社交活動、需要像當地人一樣生活。學好語言,最好的方式是不斷地應用,而不僅(jin) 僅(jin) 是停留在學。留學生,都是年輕人,再苦再累,都沒有任何借口不學好語言。我有個(ge) 學生,已經來了三年時間,英語都不是很流利。除了來上課,不接觸本地人、不參加社交活動,語言很難提高。這樣的學生,我不認為(wei) 他將來在當地社會(hui) 能有很好的發展。
7、結交朋友在一個(ge) 地方學習(xi) 、生活,需要有一個(ge) 關(guan) 係網絡,也就是你的朋友圈。交什麽(me) 樣的朋友,決(jue) 定你生活的舒適度、完成學習(xi) 任務的難易程度、事業(ye) 和人生的高度。交朋友不可強求,順其自然就好。但要注意幾個(ge) 原則:與(yu) 人為(wei) 善、助人為(wei) 樂(le) ;願意為(wei) 朋友付出,但朋友之間要盡量避免金錢往來,否則會(hui) 人財兩(liang) 失;朋友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感,這樣才能長久。我發現不少中國留學生,缺乏邊界感,這也許是文化差異造成的,但確實需要注意。也有不少留學生,朋友很少、社交也很少。這兩(liang) 種狀態都不好,前者讓人敬而遠之;後者不利於(yu) 身心健康。
8、習(xi) 慣新的生活方式新環境、新的文化、新的生活條件、新的學習(xi) 要求,原來的生活方式就需要適當調整和改變。這一點沒有什麽(me) 道理可講,因為(wei) 圍繞你的所有因素都改變了。舉(ju) 個(ge) 例,一位博士留學生和我一起出差,在酒店早餐時一定要把牛奶加熱再喝。剛好酒店沒有微波爐,我鼓勵他嚐試直接喝冰牛奶,幾天下來,一點問題也沒有。從(cong) 此他不再一定要喝熱牛奶了。有些生活方式是你們(men) 不知道可以這樣做;有些是你們(men) 沒有嚐試過。事實上,多數生活習(xi) 慣是可以適當調整和改變的。有新的生活方式,原有的生活方式也有可保留的部分,不需要一刀切。全盤放棄原有的生活方式並不可取,你需要自己去取舍。建立自己新生活方式的原則:適應現在的環境,讓自己高效、低成本、舒服地生活。
9、改變觀念首先要從(cong) 心底裏認同自己是當地的一份子,是我們(men) 學校的學生,是當地人,不是遊客、不是外人。然後像我們(men) 本地人一樣學習(xi) 、活動,就有了改變觀念的基礎。生活方式、行為(wei) 習(xi) 慣的改變,觀念自然而然就會(hui) 改變,不需要刻意去做什麽(me) ,更不要給自己目標和壓力,水到渠成是最佳的方式。相對於(yu) 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中國留學生主動改變觀念的願望不強烈;被動、被迫改變的學生更多。
10、學術誠信這是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建議。學術誠信最常見的是作弊、抄襲兩(liang) 種行為(wei) 。這不隻有考試時才會(hui) 發生,日常學習(xi) 、生活中,也不少見。一方麵是不少留學生不清楚什麽(me) 是作弊、什麽(me) 是抄襲,無意中違反了規則。另外也有學生是明知故犯。建議每一位留學生來學校之前/以後,都需要到官網上去查詢所在學校的“學術誠信政策”。這個(ge) 書(shu) 麵政策會(hui) 明確規定:什麽(me) 行為(wei) 是抄襲/作弊;違反以後要承擔什麽(me) 後果;被判定抄襲/作弊後的申述程序等內(nei) 容。
清楚了解政策是學生本人的責任;承擔違反政策的後果也是每一位學生應盡的義(yi) 務。留學生這方麵的意識相對弱一些,還有學生有僥(jiao) 幸心理。一旦發生,不管什麽(me) 理由,都很難免責,為(wei) 此付出沉重的代價(jia) 真的不值。
這方麵的問題,中國留學生尤其需要小心謹慎。這裏奉勸大家一定不要去觸碰這條紅線,否則你的人生軌跡會(hui) 被自己給徹底破壞。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