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聯合國,也就是模聯,是一個(ge) 模擬聯合國活動的學生活動。學生在活動中扮演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真實模擬聯合國會(hui) 議的形式,針對選定話題,根據自己代表國家的立場,和其他國家代表進行溝通協商,最終達成一致。在此過程中,學生們(men) 可以試圖用他們(men) 國家的政策和觀點,來解決(jue) 現實世界的問題。
作為(wei) 最早被中國留學家庭青睞的課外活動,模聯經曆了急速的成長,逐步成為(wei) 了活動列表中最常見的項目之一。但雖然模聯似乎是中國學生課外活動的“標配”,其實留學家庭們(men) 對它還有一些誤解,讓大家在是否要參加模聯上猶豫不決(jue) 。
誤區一 、模聯的實質是辯論
關(guan) 於(yu) 模聯的第一個(ge) 誤區,是模聯實質是辯論。因為(wei) 在模擬聯合國中,學生們(men) 會(hui) 進行激烈地辯論。他們(men) 站在自己代表國家的立場上,針對某一個(ge) 政策和事務與(yu) 其他國家代表毫不相讓地進行討論和溝通。但其實模聯和辯論有本質的不同。
這兩(liang) 者最重要的區別是,辯論的目的是說服對方辯友或是裁判,而模聯的目標是達成一致,通過不斷地溝通和談判,互相協調共同利益,最終形成一個(ge) 所有國家都能接受的方案。也因此,模聯更需要參與(yu) 者有換位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和領導力。
誤區二 、理科生不適合參加模聯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模聯的主題主要是一些全球性事務,例如全球的性別平等,或是難民安置問題,再加上在活動中需要對國際政策的了解和對國際政治的熟悉,因此模聯被很多人定義(yi) 為(wei) 更適合文科生的活動。
但是模聯並不是隻適合文科生的活動。首先,在美國大學招生官更青睞文理兼修的申請者的當下,理科申請者們(men) 也可以參加模聯活動,體(ti) 現自己的人文素養(yang) ,而不是做一個(ge) 隻會(hui) 埋頭做解題計算的偏科生。其次,參加模聯可以體(ti) 現理科生們(men) 的溝通協調能力,表達能力和領導力,這些都是在科研論文和競賽中較難體(ti) 現的能力。另一方麵,模聯的話題其實多種多樣,不但有常見的文科話題,也有關(guan) 注於(yu) 人類健康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理科話題,適合理科生們(men) 發揮自己的特長,一展自己的知識儲(chu) 備。
誤區三 、為(wei) 了大學申請參加模聯
如前文所說,參加模聯可以體(ti) 現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領導力,知識儲(chu) 備等等一係列美國大學看重的素質。所以很多同學往往抱著“別人有我也要有”和“重在參與(yu) “的心態,報名參加模聯,試圖在自己的活動列表中,潦草地寫(xie) 下和大家一樣的一筆。
但是,這樣為(wei) 了大學申請而參加活動的行為(wei) ,是沒辦法瞞過招生官們(men) 的火眼金睛的。作為(wei) 每年都要評閱數百份乃至數千份申請材料的招生官,是很容易判斷出,你是否隻是為(wei) 了在活動列表中增加一行,而不是真正出於(yu) 熱愛去做某一個(ge) 活動,這樣的活動經曆也並不會(hui) 給他們(men) 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為(wei) 有70多年曆史,並且已經風靡全世界的學生課外活動,模擬聯合國不但讓年輕人們(men) 能夠熟悉聯合國的運作方式,了解不同國家的立場和國家利益,更能培養(yang) 他們(men) 世界公民的意識,讓他們(men) 能更有責任感和全局視角地麵對當下世界正在發生的劇變。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