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發布了《關(guan) 於(yu) 對長春大學等26所高校麵向港澳台地區招生予以備案的函》(教港澳台辦﹝2024﹞48號)文件。
文件中提到,2025年港澳台華僑(qiao) 生聯考將會(hui) 新增26所內(nei) 地高校參加招生,目前已公布的高校有:
吉林-長春大學
江蘇-南京財經大學
江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江蘇-徐州醫科大學
江蘇-西交利物浦大學
浙江-西湖大學
福建-廈門醫學院
山東(dong) -濱州醫學院
河南-河南科技大學
湖北-湖北理工學院
廣東(dong) -香港城市大學(東(dong) 莞)
雲(yun) 南-西南林業(ye) 大學
陝西-陝西理工大學
其他新增高校將有待官方進一步通知,我們(men) 將為(wei) 大家及時跟進。已知2024年華僑(qiao) 生聯考內(nei) 地招生院校有以下366所,加上新增的26所,2025年聯考可報考的內(nei) 地院校一共有392所!涵蓋了國內(nei) 大部分的985、211院校。
華僑(qiao) 生聯考的優(you) 勢
盡管近年來華僑(qiao) 生聯考的報考人數不斷攀升,競爭(zheng) 愈發激烈,錄取分數線和考試難度也隨之提高,但其在升學方麵的優(you) 勢依舊顯著,遠超傳(chuan) 統高考。
從(cong) 報考人數的角度來看,2023年華僑(qiao) 生聯考的報考人數為(wei) 7,238人,而同年高考的報考人數高達1291萬(wan) ;2024年,華僑(qiao) 生聯考的報考人數增至10,320人,而高考的報考人數更是達到了1353萬(wan) 。
2024年港澳台華僑(qiao) 生聯考報考總人數10,315人,高校招生指標6,012人(包含51人預科),總錄取率58.28%,本科招生指標5,961人,本科錄取率57.78%。結合過往幾年數據分析,港澳台華僑(qiao) 生聯考報考人數正逐年上漲,競爭(zheng) 壓力逐步擴大。
即便華僑(qiao) 生聯考的報考人數持續增長,與(yu) 高考的龐大規模相比,其競爭(zheng) 程度仍顯得微不足道。
在考試內(nei) 容方麵,華僑(qiao) 生聯考與(yu) 高考的總分相同,均為(wei) 750分,每科150分。然而,華僑(qiao) 生聯考的考試內(nei) 容更為(wei) 簡單,其中70%涵蓋初中知識,30%為(wei) 高中知識。
考試中基礎題目占比達60%,理科不涉及生物,文科不包含政治,且不受國內(nei) 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影響。
例如,物理考試中的光學、熱學、震動和波等知識點,在國內(nei) 高中教育中通常作為(wei) 選修內(nei) 容,並且教學深度較淺。
考試內(nei) 容相對簡單,錄取分數線較低,使得進入985、211等名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2023年,中山大學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華僑(qiao) 生聯考為(wei) 555分,而廣東(dong) 高考需662分,相差近100分。
100分的差距意味著什麽(me) ,相信很多家長和同學心裏都明白。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華僑(qiao) 生聯考的確是越來越卷,但是沒有什麽(me) 考試是不卷的,尤其是接下來十多年,內(nei) 卷會(hui) 繼續成為(wei) 教育圈的常態。卷不卷,關(guan) 鍵看的是參照物,隻要有國內(nei) 高考在,華僑(qiao) 生聯考就是內(nei) 卷中最不卷的賽道之一。
無論是從(cong) 報考人數的規模還是考試內(nei) 容的難度來看,華僑(qiao) 生聯考都是一條相對輕鬆的升學途徑,尤其對於(yu) 那些希望通過較少競爭(zheng) 進入內(nei) 地優(you) 質高校的學生而言,這無疑是一條極具吸引力的道路。
報名條件
● 港澳考生:需《港澳居民來往內(nei) 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及身份證。
● 台灣考生:需《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台灣居民居住證》及居住身份證明。
● 華僑(qiao) 考生:本人及父母一方取得住在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報名前2年累計居留不少於(yu) 18個(ge) 月;或取得連續5年以上合法居留資格,5年內(nei) 累計居留不少於(yu) 30個(ge) 月,且考生本人報名前5年實際累計居留不少於(yu) 30個(ge) 月(出國留學、公務出國期間不算)。
報名時間與(yu) 方式
● 時間(由於(yu) 根據往年預估,不一定精確):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3月1日至15日網上報名,3月11日至31日報名確認。
● 方式:網上報名與(yu) 確認結合,港澳台考生網上報名確認,華僑(qiao) 考生現場報名確認(廣州報名點負責)
報名資格審核
聯招辦組織協調多部門審核,包括身份、學曆及華僑(qiao) 考生出入境記錄。內(nei) 地學曆考生信息由畢業(ye) 中學所在地省級教育主管部門查驗。審核通過並公示名單後的考生方可參加考試,造假者將受罰。
考試相關(guan)
● 科目:理工類考中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文史類考中文、數學、英語、曆史、地理,每科150分,滿分750分。
● 時間(由於(yu) 根據往年預估,不一定精確):5月17 - 18日,具體(ti) 安排如中文在5月17日09:00 - 11:30等。
● 地點:全國設北京、上海、福州、廣州、香港、澳門六個(ge) 考區,報名時選定後不可改。
● 答題:計算機網上輔助閱卷,在專(zhuan) 用答題卡指定區域答題。
● 其他:不組織體(ti) 育、藝術類統考,報考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需參加高校術科考試。
準考證考前約五天可在報名係統下載打印。
誌願填報
6月中旬出成績,下旬網上填報。平行誌願方式,考生可填10所高校本科誌願(每校6個(ge) 專(zhuan) 業(ye) 及是否服從(cong) 調劑)或5個(ge) 高校預科誌願。可兼報普通與(yu) 體(ti) 育、藝術類專(zhuan) 業(ye) (術科考試不合格或未參加者不能報相應藝術類專(zhuan) 業(ye) ),填報前需認真閱讀招生專(zhuan) 業(ye) 目錄。
錄取
7月初錄取,分本科和預科批次,平行誌願投檔。高校按成績、誌願等擇優(you) 錄取,經聯招辦核準後發通知書(shu) 。應屆畢業(ye) 生需在規定時間上傳(chuan) 高中畢業(ye) 證書(shu) 及高三下學期成績單。
*文中素材來源於(yu) 網絡,侵刪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