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EM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是一年一度的全球性合成生物學競賽,2003年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創辦,現由iGEM基金管理。目前是合成生物學領域全球最盛大最頂尖的學術活動。
比賽麵向大學生、高中生和研究生,旨在解決(jue) 當前世界麵臨(lin) 的難題,推動合成生物學發展,促進各國學生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學習(xi) 、交流與(yu) 合作,為(wei) 學生提供突破合成生物學界限的機會(hui) 。iGEM官方自稱是“合成生物學的心髒"。
iGEM活動本身不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生物學本身,它要求參賽選手使用多種跨學科合作的手段和工具來促成合成生物學的發展,因此逐漸形成一個(ge) 涉及生物學、化學、數學、醫學、計算機科學、商科、教育學、美術設計、傳(chuan) 媒等多領域交叉學科深度合作的跨學科活動,一般是15-30人組成一個(ge) 隊伍來參賽。iGEM也是高中生為(wei) 數不多能真的動手的,唯一一個(ge) 接觸實踐,能完整的做完整套實驗的一個(ge) 比賽。
iGEM競賽規則
✅競賽時間:每年1月到11月初。
✅報名時間:1月啟動組隊,6月隊伍報名截止。
✅答辯時間:每年10月底或11月上旬。
✅競賽地點:各隊伍在學校或相應專(zhuan) 業(ye) 實驗室開展項目,出國答辯地點:法國巴黎/美國波士頓。
✅參與(yu) 年級:9-12年級學生
✅競賽形式:團隊賽,分工合作開展項目,其中包含兩(liang) 名Instructors。需要由一個(ge) 指導老師帶領組隊參賽,沒有人數上限,一般15-20個(ge) 人一組。
✅競賽內(nei) 容:iGEM競賽分為(wei) 幹隊和濕隊。簡單來說,濕隊=學術+研發,幹隊=市場+營銷,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愛好以及學習(xi) 基礎選擇幹隊或者濕隊。
參加iGEM競賽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參加iGEM競賽最終需要準備以下材料:
👉項目計劃書(shu) :詳細描述項目的目標、方法、時間表和預期成果。
👉實驗記錄本: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數據表格: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提供量化的證據支持項目論點。
👉海報:用於(yu) 展示項目的研究成果和團隊風采,需要在競賽現場展示。
👉演示文稿:準備PPT或其他形式的演示材料,用於(yu) 在競賽中向評委和觀眾(zhong) 介紹項目。這些材料將用於(yu) 展示項目的進展和成果,以及回答評委的問題。
▼作品官方交付
iGEM參賽流程
📍早期籌備(2月前)
- 組建團隊:選拔跨學科成員,確保團隊包含生物學、計算機科學、數學、工程、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學生。
- 確定項目主題:聚焦具有創新性和社會影響力的領域,確保項目具有明確的研究問題和目標。
- 文獻調研:深入研究相關領域的前沿科技,為項目設計提供理論基礎。
📍項目設計與(yu) 規劃(3月-5月)
- 製定詳細計劃:包括實驗設計、時間表、預期成果、風險評估和解決方案。
- 模型建立:利用計算生物學和數學模型預測項目效果,優化設計。
- 分工合作:根據成員專長分配任務,確保高效推進。
📍實驗執行與(yu) 優(you) 化(6月-8月)
- 製定詳細計劃:實施實驗計劃,記錄數據,及時調整方案。
- 定期會議:保持團隊溝通,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分享進展。
- 中期評估:根據實驗結果調整項目方向或優化實驗設計。
📍人文實踐與(yu) 宣傳(chuan) (貫穿全程)
- 公眾互動:通過社交媒體、博客等方式分享項目進展,提升公眾意識。
- 定期會議:確保項目符合倫理標準,進行社會影響分析。
- 中期評估:尋求與業界、學術界的合作機會,獲取資源與指導。
📍項目文檔與(yu) 報告撰寫(xie) (9月)
- 整理數據:分析實驗數據,提煉結論。
- 撰寫wiki:igem競賽要求每個團隊維護一個wiki頁麵,詳細記錄項目的所有方麵,這是評審的重要依據。
- 準備海報與演講稿:為最終展示做準備。
📍決(jue) 賽準備與(yu) 參賽(10月-11月)
- 模擬答辯:進行多次模擬演講,提高現場表現力。
- 參加Jamboree:igem年度大會,進行項目展示、交流與評審。
- 團隊協作:展示團隊精神,積極與其他隊伍交流,學習他人的經驗。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