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同學在與(yu) 老師聊天時,表示對11月份舉(ju) 行的《紐約時報》個(ge) 人敘事寫(xie) 作競賽比較感興(xing) 趣,想了解一下。今天我們(men) 就來聊一聊關(guan) 於(yu) 《紐約時報》寫(xie) 作比賽的子類別比賽以及哪些是中國學生參加最多、含金量最高的比賽,供參考。
紐約時報寫(xie) 作比賽
《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NYT)是美國最大的本地都市報,也是美國三大報紙之一。紐約時報寫(xie) 作比賽是《紐約時報》舉(ju) 辦的,如果能得到評委的青睞乃至獲獎,登上了該報刊,無論對於(yu) 申請理工科還是文商類專(zhuan) 業(ye) 的學生都會(hui)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非常具有含金量的一項英語寫(xie) 作競賽。
紐約時報寫(xie) 作競賽包含很多具體(ti) 的子類別。每年的子類競賽都不一樣。2021年中國學生可以參加的子類別競賽一共有8個(ge) 。
個(ge) 人敘事寫(xie) 作競賽
這個(ge) 競賽沒有門檻。針對學生自己發生的故事,寫(xie) 一些自己過去發生的故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獲獎數量在2019年,10篇1等,15篇2等,3篇榮譽提名。每年獲獎的數量都不一樣。根據紐約時報官方網站評委的說明,會(hui) 把所有符合一等獎質量的文章評為(wei) 一等獎,也就是說如果今年交稿質量普遍特別好,有可能今年有20個(ge) 30個(ge) 一等獎,如果今年交稿質量不好,可能就3-5篇,所以以交稿質量為(wei) 準,決(jue) 定獲獎的情況。
舊詞新意寫(xie) 作競賽
一般美國本土的初一初二的學生會(hui) 參加,中國學生參加的很少,它是指將一個(ge) 單詞的意思編成一個(ge) 視頻,視頻長度一般為(wei) 15秒或者10秒,所以主要考察一個(ge) 是創意,一個(ge) 是視頻製作的本領,學生要有一定視頻製作的基礎,如果學生對多媒體(ti) 感興(xing) 趣的話,可以參加舊詞新意寫(xie) 作競賽。
評論感言競賽
它所針對的是學生看完一部電影以後的觀後感,或者看完一本書(shu) 的觀後感,或者去吃了一家餐館以後覺得這家餐館好吃或者難吃,都可以將這些感受寫(xie) 成一篇文章。在2019年,紐約時報寫(xie) 作比賽獲得這個(ge) 評論比賽第一名的就是一個(ge) 學生去了一家美國的餐廳,叫做加菲貓餐館,做菜很難吃,這個(ge) 小讀者就把特別難吃的這個(ge) 經曆寫(xie) 了出來,獲得了一等獎。所以這個(ge) 競賽的門檻也不高,學生如果沒有什麽(me) 其他的經曆,也都可以參加這個(ge) 競賽。
理工科寫(xie) 作競賽
這個(ge) 競賽需要一定的門檻。首先學生要對物理、數學、化學等跟理科有關(guan) 的學科感興(xing) 趣,並且寫(xie) 出了一些比較有創意的想法。如果學生將來打算申請理工科方向的專(zhuan) 業(ye) ,這個(ge) 競賽獲獎會(hui) 非常加分。理工科寫(xie) 作競賽要求並不難,它要求學生針對理工科當中一個(ge) 科學概念進行再解釋或者進行評論。
社論寫(xie) 作競賽
社論寫(xie) 作競賽是對社會(hui) 現象進行評論,特別能體(ti) 現一個(ge) 學生對時事政治的了解程度。美國本科大學的麵試官也會(hui) 重視學生對社會(hui) 有什麽(me) 樣的認識,寫(xie) 作的文采怎麽(me) 樣,所以社論寫(xie) 作競賽是中國學生參與(yu) 度最高的。社論寫(xie) 作競賽因為(wei) 參與(yu) 人數多,交稿人數多,世界各國也很重視這項比賽。
博客寫(xie) 作競賽
這個(ge) 就是製作視頻進行一個(ge) 社會(hui) 上觀點的分享或者你所知道的一件事情的分享。競賽要求時長會(hui) 比舊詞新意寫(xie) 作競賽更長,一般在10分鍾左右,要求參與(yu) 學生具備視頻製作的基本能力。
夏季讀書(shu) 會(hui) 競賽
舉(ju) 辦時間是在每年的6-8月,這也是紐約時報寫(xie) 作競賽時間上最靠後的一個(ge) 競賽。在暑假的時候,紐約時報會(hui) 在官方發布一些書(shu) 目推薦學生去閱讀,學生也可以選擇不讀這些書(shu) 目,自行選書(shu) 閱讀,進行評論。夏季讀書(shu) 會(hui) 競賽每個(ge) 星期都可以滾動交稿。
時事對話競賽
含金量最小的比賽,可以拿來練筆,全年每周都可以進行競賽。每個(ge) 星期的星期一,紐約時報會(hui) 給出他們(men) 的一個(ge) 新聞,讓全球各地的初中生進行評論,學生對新聞的看法可以隻有五行字,紐約時報會(hui) 選出其中的最佳評論。這個(ge) 競賽不設立獎狀,但是會(hui) 對評論優(you) 秀的學生進行提名。對申請大學用處不大,但是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因為(wei) 每個(ge) 星期都有,可以讓學生多多練筆。
中國學生參加最多的比賽
評論寫(xie) 作競賽
紐約時報中學生社論競賽(New York Times Student Review Contest)是紐約時報一係列學生寫(xie) 作競賽之一。如果你喜歡對事物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那你非常適合這個(ge) 競賽。紐約時報鼓勵參與(yu) 此次競賽的學生延伸文化想象力並嚐試一些新鮮事物,例如本地藝術、設計或時裝秀;探索一棟建築;觀看一場電影,電視劇,舞蹈或戲劇;聽一張專(zhuan) 輯,讀一本書(shu) ;玩一個(ge) 遊戲或試一家新餐館。學生可以針對任何類型的創意作品進行評論,過往參賽者寫(xie) 過電視節目、演唱會(hui) 、詩集、時裝秀等,沒有限製。選一個(ge) 最近讀的一本書(shu) 、看的電影或藝術展等版塊給出你的想法。
比賽含金量:社論寫(xie) 作競賽是對社會(hui) 現象進行評論,特別能體(ti) 現一個(ge) 學生對時事政治的了解程度。同時,美本的麵試官也會(hui) 重視申請者對於(yu) 社會(hui) 有什麽(me) 樣的認知,寫(xie) 作的文采如何,所以社論寫(xie) 作競賽,是中國學生參與(yu) 度最高的。對中國學生來說也是含金量比較高的比賽。
適合學生:全球11-19歲學生,初中組:11-14歲;高中組:13-19歲(紐約時報工作人員子女不能參加)
寫(xie) 作內(nei) 容:選擇一個(ge) 你關(guan) 心的話題(不管它是不是在紐約時報網站上討論的話題)然後從(cong) 《紐約時報》內(nei) 外的來源收集證據,寫(xie) 一篇簡明的社論
字數要求:不得超過450詞
注:每個(ge) 學生隻能提交一篇未參與(yu) 過其他競賽的文章。
個(ge) 人敘事寫(xie) 作
“紐約時報個(ge) 人敘事寫(xie) 作大賽”(The New York Times Personal Narrative Contest)的主題簡單明了,要求參賽者“講述自己生活中一段有意義(yi) 的經曆”(write a personal narrative of your own about a meaningful life experience)。這個(ge) 故事必須是短小精悍、極具感染力而真實的。
比賽含金量:比賽免費且無專(zhuan) 業(ye) 門檻;個(ge) 人敘事的競賽要求和大學申請文書(shu) 的要求有很多相似之處,為(wei) 美本文書(shu) 寫(xie) 作積累經驗;一等獎的文章將有機會(hui) 在《紐約時報》網站發表。
適合學生:全球初高中生都有參賽資格(11-19歲),相當於(yu) 美高6-12年級學生。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可以參加。
若美國和英國地區參賽學生年齡介於(yu) 11-12歲之間,世界其他地區參賽學生年齡介於(yu) 11-15歲之間,仍可參賽,但需由父母、老師或監護人代為(wei) 提交作文。
字數要求:600單詞以內(nei)
參加一次紐約時報寫(xie) 作競賽,隻要參加就隻會(hui) 有收獲,就沒有什麽(me) 可失去的。因為(wei) 你可以收獲一次難得的創作經曆,亦或是一份沉甸甸的獎項。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