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媽媽問了老師一個(ge) 這樣的問題:如何才能夠入讀自己心儀(yi) 的香港本地小學呢?
老師是一個(ge) 有求必應的人。
Cancel掉去外麵浪的機會(hui) , 也要立馬安排!
為(wei) 此,老師又坐了一個(ge) 上午的小板凳,製作了一張非常pp的表格。從(cong) 參加簡介會(hui) 到最後拿到學校offer,再到最後成功入讀心儀(yi) 學校,統統都在這張表格裏。就問你好看不好看?實用不實用?
為(wei) 了讓大家看得更明白。接下來,老師將為(wei) 大家稍微科普一下。
在之前的文章中,老師講了香港的本地學校有四種類型:官、津、直、私。
先來給大家將私立和直資學校的招生方式。
私立學校和大部分直資學校是自行招生,自己設定招生方式和門檻,不參加政府的分配方式。
這兩(liang) 類學校的招生,不受住房和校網的限製。家長申請比較靈活。隻需要成功申請,拿到學校的offer就可以入讀。一般來說,6~9月這三個(ge) 月,很多學校會(hui) 舉(ju) 辦簡介會(hui) ,家長們(men) 需要留意目標學校官網通知的具體(ti) 時間, 經過深入了解後,最後挑選初自己的目標學校。然後報名申請,並著手準備麵試。
9~11月份是學校的麵試高峰期,在麵試前一定要提前了解目標學校一般會(hui) 問什麽(me) 問題、考察什麽(me) ,自己需要做哪些準備。以備萬(wan) 無一失。
經過一番努力後,拿到目標學校的offer就可以注冊(ce) 入讀囉喲。
不過私立學校和直資學校不一樣的是,拿到了私立學校的offer還可以參加政府的統一派位,但拿到了直資學校的offer,就不能參加政府統一派位了。
再來說說官津學位的分配方式。看著好像挺複雜的,其實也沒那麽(me) 複雜。分三個(ge) 階段。
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顧名思義(yi) ,就是自己拿著簡曆去目標學校麵試,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這個(ge) 階段,不受住房和校網的限製,可以任意挑選自己心儀(yi) 的學校。隻要孩子成績好,綜合能力強,就能所向披靡。
第二階段:統一派位,如果通過自行派位,沒有拿到心儀(yi) 學校的offer。隻能接受政府的統一派位了。政府會(hui) 根據你的住房地址,給你安排學位。這個(ge) 時候比較被動了,有可能你的孩子會(hui) 被分到一所你不滿意的學校。
第三階段:叩門。就是帶著履曆,去你想要去的學校尋找機會(hui) 啦。不過這時候,好學校的學位所剩無幾了。但是不試一下怎麽(me) 行呢?夢想總是要有的,萬(wan) 一成功了呢?
另外,大家一定要清晰每一個(ge) 流程的時間喲。比如自行分配學位是在9月下旬。政府的統一派位是在1月22至23日。
不知道,老師的講解是否清晰了呢?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