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ge) 出國留學家庭在選校時都離不開這個(ge) 話題,“這所學校學費多少?”。
學費一直以來都是所有留學家庭在教育上的最大頭支出,先不談在美國的生活成本,光是一年學費可能就花費了大多數家庭一年總收入的70%,甚至更多。這也讓很多家長對於(yu) 留學望而卻步。
加上近些年疫情的影響,很多家庭在收入上明顯下滑,那麽(me) 帶來的後果就是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比例也隨之下滑。根據美國門戶網站調查顯示,疫情期間美國高校的中國學生入學人數下降了15%。
僅(jin) 有31%的家長可以完全負擔起留學教育支出
學費不僅(jin) 僅(jin) 是留學家庭最關(guan) 注的問題,許多美國大學近些年也在調查關(guan) 於(yu) 中國家庭財政教育支出的問題,以深入了解中國家庭對於(yu) 赴美留學當前的想法是怎樣的一個(ge) 態度。
阿姆斯特丹學院就《留學家庭家長年收入多少可以維持孩子四年大學學費》的問題調查了343名中國家長。結果顯示在這343名家長中,隻有35%的家長的稅後年收入高於(yu) 100萬(wan) ;30%的家長年收入在50萬(wan) -100萬(wan) 之間,2%的人稅後收入低於(yu) 10萬(wan) 元。
而在留學預算上有47%的家長預留了200萬(wan) -300萬(wan) 的預算,18%的家長預留了300萬(wan) -400萬(wan) 的預算,隻有4%的家長預算超過了400萬(wan) 。
而隨著疫情的發展,許多家庭麵臨(lin) 資金緊缺的問題,家庭收入下滑這一現象在年收入50萬(wan) -100萬(wan) 之間的家長中最為(wei) 明顯。也有69%的家長表示自己能夠負擔的起四年大學學費以及生活費,但根據一項深入調查顯示,這69%中有23%的家長表示即使自己有足夠的的預算,但還是希望能有獎學金支持。
這恰恰也說明了其實真正有能力支付四年大學學得的家長並沒有看起來那麽(me) 多。
而令人震驚的是有90%家長表示他們(men) 是子女在美國教育的主要資金來源。
中國學生並非搖錢樹
美國獎學金製度需要新的改善
美國大學學費昂貴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中國學生的主要留學目的地,再過去的20年裏,美國大學的中國學生數量增長了5倍之多。從(cong) 2000-2001學年的大約6萬(wan) 人增加到2020-2021學年的31.7萬(wan) 人以上。
2008年金融危機後,由於(yu) 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中產(chan) 階級的壯大,中國學生的入學人數激增。
與(yu) 此同時,許多美國高等教育機構的預算削減迫使他們(men) 的尋找新的收入來源,而中國學生迅速填補了這一缺口,向就讀的學校和美國經濟注入了數十億(yi) 美元。
但是隨著疫情的發展以及中美貿易戰的打響,經濟急劇下滑,甚至威脅到了中國家庭的年收入總額,再這樣的大環境下,家長們(men) 也開始擔心自己的收入能不能夠負擔孩子四年的大學學費。
很多學校對於(yu) 申請獎學金的學生會(hui) 抱有歧視態度,因為(wei) 美國大學也想賺錢,所以如果申請了獎學金也就意味著大大降低了你的錄取概率,而目前美國采用need-blind政策的學校僅(jin) 有7所,即阿默斯特學院、鮑登學院、達特茅斯學院、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以及麻省理工學院。
在本科階段極少有美國大學會(hui) 給國際學生提供獎學金,即使有,也隻會(hui) 提供給來自小眾(zhong) 國家的國際學生而非來自中國的國際學生,也有一小部分的美國大學明確表示不會(hui) 給國際學生提供獎學金,隻會(hui) 給美國本土學生提供獎學金。
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家長們(men) 不得不證明自己有能力負擔四年大學學費,甚至通過節衣縮食,向親(qin) 戚朋友借錢來能負擔子女的留學費用。
就目前來看,現在的美國大學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了解中國學生的真實需求,尤其在獎學金方麵,以確保中國國際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ye) 以及未來的職業(ye) 發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