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本科留學人數持續攀升,留學目的地也愈發多元化。越來越多的高中生和家長,將眼光投向海外高校,希望通過留學,為(wei) 孩子開啟不一樣的學術與(yu) 人生之旅。中國與(yu) 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各有特色,教育體(ti) 係的差異也深刻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職業(ye) 發展。最近大火的人工智能(AI)作為(wei) 未來科技的核心領域,其人才培養(yang) 更需國際化的視野。
接下來,老師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國外高校教育體(ti) 係究竟有何不同?這些差異又會(hui) 對學生產(chan) 生怎樣的影響呢?普通分數的學生通過何種方式可以學習(xi) 人工智能等專(zhuan) 業(ye) 呢?
中外教育體(ti) 係大揭秘
王興(xing) 興(xing) 談AI教育:中國的教育體(ti) 係決(jue) 定了在人才儲(chu) 備上比較吃虧(kui) ,學的很多東(dong) 西都太老了。(視頻來源:第一財經)
教學模式:灌輸 VS 引導
國內(nei) 高校
以“知識傳(chuan) 授”為(wei) 核心,強調學科知識的係統性與(yu) 應試能力。老師滔滔不絕地講授知識,學生們(men) 則忙著低頭記筆記,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能在有限時間內(nei) 傳(chuan) 遞大量知識,對於(yu) 理論性強的學科,如數學、物理等基礎課程,能讓學生係統地掌握知識體(ti) 係。但缺點也很明顯,學生處於(yu) 被動接受狀態,缺乏主動思考和探索的機會(hui) ,課堂參與(yu) 度不高,容易產(chan) 生倦怠感。
國外高校
更傾(qing) 向於(yu) “以學生為(wei) 中心” 的教學模式,注重互動與(yu) 討論。教育目標更關(guan) 注學生的綜合素養(yang) 與(yu) 終身學習(xi) 能力。以美國高校為(wei) 例,課堂上老師像主持人,引導學生參與(yu) 各種討論、小組項目和案例分析。學生們(men) 可以各抒己見,思想激烈碰撞。這種模式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培養(yang) 。
課程設置:專(zhuan) 業(ye) 細分 VS 廣泛涉獵
國內(nei) 高校
中國高校的專(zhuan) 業(ye) 劃分通常較早且細致。學生在填報高考誌願時,就需要確定專(zhuan) 業(ye) 方向,進入大學後,課程圍繞專(zhuan) 業(ye) 展開,專(zhuan) 業(ye) 性強。學生能在專(zhuan) 業(ye) 領域深入鑽研,掌握紮實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能,但也容易導致知識結構單一,對其他領域了解不足,跨學科思維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ang) 相對薄弱,而且教育資源都集中在城市與(yu) 重點學校。
國外高校
在國外,很多高校前兩(liang) 年注重通識教育,學生不分專(zhuan) 業(ye) ,學習(xi) 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等多領域課程,拓寬知識麵和視野。到了大二大三,再根據興(xing) 趣和職業(ye) 規劃選擇專(zhuan) 業(ye) 方向,深入學習(xi) 專(zhuan) 業(ye) 課程。且教育資源分配相對均衡,國際化程度高。
這種模式能讓學生在廣泛涉獵的基礎上,找到真正感興(xing) 趣的領域,避免盲目選擇專(zhuan) 業(ye) 。同時,具備跨學科知識背景,在未來的職業(ye) 發展中更具競爭(zheng) 力,能適應多元化的工作需求。
考核方式:一考定乾坤 VS 綜合評估
國內(nei) 高校
在考核這件事上,國內(nei) 高校的期末考試往往有著“一錘定音”的作用,成績占比通常在60%-70%,甚至更高。雖然期末考試能在一定程度上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這種方式過於(yu) 依賴考試結果,容易讓學生產(chan) 生“臨(lin) 時抱佛腳”的心態,忽視平時的學習(xi) 積累和能力培養(yang) 。
國外高校
國外高校的考核方式則更加多元,注重學生的學習(xi) 過程。除了考試成績(一般占總分的30%-50%),平時作業(ye) 、課堂表現、小組項目、論文等都在考核範圍內(nei) 。
比如在英國高校,平時作業(ye) 可能占20%,課堂表現和參與(yu) 度占10%,小組項目占20%,論文占20%,考試占30% 。這樣的考核方式,促使學生在日常學習(xi) 中保持積極的態度,認真完成每一項任務,注重知識的積累和運用,也能更全麵地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
AI浪潮下的留學新選擇
AI專(zhuan) 業(ye) 的火熱前景
隨著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市場對AI人才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薪資水平也水漲船高。據相關(guan) 數據顯示,人工智能工程師的平均月薪在2萬(wan) 元以上,一些經驗豐(feng) 富、技術精湛的高端人才,年薪更是可達百萬(wan) 。
國外高校在AI專(zhuan) 業(ye) 教育上,有著諸多獨特優(you) 勢。科研資源方麵,匯聚了頂尖的科研團隊和先進的研究設備,致力於(yu) 前沿技術研究,如深度學習(xi) 、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以穀歌大腦、OpenAI等為(wei) 代表的科研機構,與(yu) 高校緊密合作,為(wei) 學生提供參與(yu) 前沿科研項目的機會(hui) ,畢業(ye) 後無縫對接職場。
國際化學習(xi) 環境也是一大亮點,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學生匯聚一堂,在交流合作中拓寬國際視野,培養(yang) 跨文化溝通能力,為(wei) 未來從(cong) 事國際化工作奠定基礎。
名校國際本科項目推薦
麵對升學選擇,如何平衡國內(nei) 外教育資源、搶占人工智能(AI)領域先機?老師給大家推薦以下三大國際本科項目,尤其適合考取普通分數想要選擇AI、計算機等專(zhuan) 業(ye) 的學生。
北京理工大學CFC項目
開設商務信息技術、計算機軟件開發等專(zhuan) 業(ye) 。合作院校如英國利物浦大學(QS165)、澳大利亞(ya) 莫納什大學(QS37),學位證書(shu) 與(yu) 海外本土學生一致,回國可享落戶、創業(ye) 等海歸優(you) 待政策。
山東(dong) 大學計算機與(yu) 工程方向精品班
開設計算機科學與(yu) 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數據信息分析等熱門方向。合作院校包括英國愛丁堡大學(QS27)、澳大利亞(ya) 墨爾本大學(QS13)等世界前50強名校,90%學生進入世界前200強大學深造。
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威海)2+2定向班
依托哈工大“雙一流”學科優(you) 勢,開設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人工智能等方向,課程體(ti) 係與(yu) 英國布裏斯托大學(QS54)、澳大利亞(ya) 西澳大學(QS77)等等院校無縫對接,強化算法與(yu) 機器學習(xi) 能力。
免雅思托福,升學更便捷,通過校內(nei) 學術英語考試即可直升海外,無需額外語言成績,降低申請門檻;畢業(ye) 生可優(you) 先進入國際高企或繼續攻讀碩士,就業(ye) 競爭(zheng) 力顯著。
中外教育體(ti) 係的差異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於(yu) 立誌投身AI領域的學生,海外深造不僅(jin) 能獲得頂尖教育資源,更能培養(yang) 全球化思維與(yu) 創新能力。家長可盡早規劃,結合學生特點選擇適合的院校與(yu) 專(zhuan) 業(ye) ,為(wei) 未來科技競爭(zheng) 儲(chu) 備實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