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流浪地球還是拍得保守了,電影裏直到世界末日蚯蚓才成為(wei) 了地下城的常備食品。但歐洲人民又一次走在了時代的前沿:前不久,歐盟委員會(hui) 批準了一項新規 —— 從(cong) 今年2月起,允許將經過紫外線處理的全黃粉蟲(即麵包蟲 Tenebrio molitor)幼蟲粉末作為(wei) 一種新型食品投放市場。要不是這幾天懂王和澤聖的大戲吸引了太多的關(guan) 注,估計這件事早就在網上吵得不可開交了。
其實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於(yu) 幾年前在十多個(ge) 歐盟國家進行的調查就顯示,對於(yu) 是否願意用昆蟲替代肉類的問題,隻有10.3%的消費者回答 yes,與(yu) 之對應的是12.9%的 unsure 和76.8%的明確反對。
根據歐盟的定義(yi) ,所有在1997年5月15日之前,未在歐盟國家被普遍消費的食物都應算作新型食品。常見的新型植物蛋白(人造肉)、一些藻類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傳(chuan) 統食品,以及這一次的麵包蟲粉末,都屬於(yu) 新型食品。
按照規定,含有新型食品的食物必須在包裝上標明,並且如果一種新型食品的出現是為(wei) 了替代另一種食品(比如用人造肉替換傳(chuan) 統肉類),那麽(me) 其在營養(yang) 層麵至少不能低於(yu) 所替代的食品。
所以即便麵臨(lin) 民眾(zhong) 們(men) 的廣泛不滿,麵包蟲作為(wei) 一種新型食品能獲得歐盟的批準,就證明其不存在營養(yang) 問題,甚至還可能具有其他優(you) 點。其實麵包蟲作為(wei) 優(you) 質蛋白來源成本足夠低廉,且非常環保這件事向來為(wei) 科研界所認同,這也是它能成食品公司新寵的原因所在。
這裏可以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傳(chuan) 統畜牧業(ye) 每出產(chan) 1公斤牛肉,大約需要消耗1.5萬(wan) 升水和8公斤飼料。而作為(wei) 對比,相同質量的麵包蟲隻需要4000升水和2公斤飼料。不僅(jin) 如此,在同等條件下麵包蟲的蛋白質含量甚至比牛肉還高。
雖然昆蟲入口爆漿的場麵實在膈應人,但大多數昆蟲的蛋白質含量確實要比牛肉更高。
更戳中歐洲人的是,以麵包蟲作為(wei) 蛋白質來源還有環保上的優(you) 勢。按照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的數據,人類活動產(chan) 生的甲烷有37%來自畜牧業(ye) 中牛羊等反芻牲畜的消化道,而甲烷的溫室效應又是二氧化碳的23倍。換句話說,全世界牲畜放屁所導致的溫室效應比全世界汽車尾氣排放導致的還多。
相比之下,昆蟲養(yang) 殖產(chan) 生的溫室氣體(ti)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作為(wei) 食品,是否安全永遠是人們(men) 最關(guan) 注的方麵。在這一點上,麵包蟲甚至也算是久經考驗。這是因為(wei) 麵包蟲算是一種非常不錯的寵物食品 —— 比如對於(yu) 鳥類、魚類、小倉(cang) 鼠等動物而言。(有興(xing) 趣者請自行TB搜索)
寵物能吃那人也能吃嗎?其實不少地方的夜市別說是“油炸麵包蟲”了,炸螞蚱,炸豆蟲,炸蠶蛹那也是賣的相當紅火。在飲食豐(feng) 富方麵,國內(nei) 扳回一局。
不難看出,歐盟將麵包蟲列為(wei) 可食用商品絕非無的放矢。其實早在2017年,瑞士就已經批準將麵包蟲作為(wei) 一種食物投放市場。但直到2021年,歐盟才允許將麵包蟲幹作為(wei) 食用商品投放市場。換言之,這次麵包蟲粉末進入市場很大程度上隻是過往政策的延續。
而為(wei) 了打消消費者們(men) 的疑慮,歐洲食品安全部門也聲明進行了廣泛的測試,結果證明將麵包蟲粉末用作食品添加劑除了有導致極少數人過敏的風險外,並不會(hui) 有任何普遍的健康隱患。
但歐盟這次的政策和此前還有著明顯的區別,因為(wei) 以往僅(jin) 允許將麵包蟲製品作為(wei) 單一商品投放市場。但新規實際上確定了麵包蟲作為(wei) 食品添加劑的市場地位,這意味著它可能將廣泛存在消費者平時所能接觸到的各種食品當中。從(cong) 麵包和奶酪到薯片或果醬等各種加工食品中都會(hui) 有這些小蟲子們(men) 的身影。這對於(yu) 不喜歡它們(men) 的人群來說“防不勝防”因而非常“恐怖”。
不過,這種擔憂也可能完全是多餘(yu) 的。因為(wei) 根據新規,麵包中添加量最大是4%,相當於(yu) 每100克麵包最多添加4克麵包蟲粉末。且添加麵包蟲粉末的食品必須要在配料表上注明含有“經過紫外線處理的黃粉蟲幼蟲(麵包蟲)粉末”(UV-treated Tenebrio molitor larvae (yellow mealworm) powder)。
雖然上文列舉(ju) 了種種麵包蟲作為(wei) 優(you) 質蛋白質來源的優(you) 點,但歐盟在這個(ge) 節點試試這項政策也不是偶然。但直接的推手其實是一家來自法國的初創公司 Nutriearth。
這家公司的科研團隊發現,麵包蟲富含人體(ti) 合成維生素D3必要的營養(yang) 元素。而維生素D3又是熱提吸收鈣質、並進行神經傳(chuan) 導所必須得元素。這賦予了將麵包蟲粉末用作食品添加劑的直接理由。
不僅(jin) 如此,Nutriearth 還保證麵包蟲粉末對食物口感不會(hui) 產(chan) 生任何影響。正因為(wei) 如此,歐盟才批準了前者提交的將麵包蟲粉末作為(wei) 一種食品添加劑的申請。不過有趣的是,雖然商業(ye) 層麵他們(men) 的計劃成功了。但相應的代價(jia) 卻代償(chang) 在了口碑上,在穀歌地圖上,Nutriearth 的評分被憤怒的網友刷到了了1.4/5,堪稱曆史級別的低分。
目前該規定已經於(yu) 上個(ge) 月正式施行,如果你也在擔心自己不小心吃了一大口蟲子,記得在入口前翻翻配料表,找找有麽(me) 有對應的標簽。
生物化學科研項目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