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idea,實驗不work,文章被reiect這些外部因素都不會(hui) 廢掉一個(ge) 博士,廢掉一個(ge) 博士的隻有他自己思維的怪圈,即陷入情緒,原地徘徊,止步不前,看下你有沒有中招。
1、看似勤奮;
2、缺乏交流;
3、缺乏高效;
4、缺少正反饋;
5、太依賴別人;
6、和導師躲貓貓;
7、橫向課題做太多,被導師折磨廢了
一、看似勤奮
看起來勤奮其實是懶,具體(ti) 表現是:
a.總是看文獻,一直看文獻,從(cong) 不或者很少輸出,即使是輸出,也是寫(xie) 寫(xie) 綜述。
b.講起別人的、現有的研究,頭頭是道。自己做了什麽(me) ,一無所有。
c.即使是講別人的研究,也隻是誰做了什麽(me) ,缺乏縱向的從(cong) 主題、方法等角度的梳理。因為(wei) 這些梳理需要主動思考。
d.缺乏目標、計劃,反正每天都在看文獻,看多少是多少。
e.對文獻工具比如Endnote、Zotero很熟悉,裏麵收藏了超過1000篇的文獻。
二、缺乏交流
引出很多人博士生涯不盡如人意的第二個(ge) 而且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交流。
很多人讀博的生活就是自己悶頭讀文獻、悶頭寫(xie) 代碼、悶頭寫(xie) 論文,甚至進組一年了,組裏的同學都沒認全,國際國內(nei) 會(hui) 議也沒開過幾次。這樣的博士生活注定會(hui) 把你摧毀。你花了幾天通宵熬夜看文獻得到的知識和見解,你的師兄師姐或者開會(hui) 的同行可能隻需要半小時就足夠給你說清楚。
你周圍的人,本質不是你的競爭(zheng) 對手,他們(men) 是一個(ge) 又一個(ge) 的行走的智能數據庫,如果你意識不到,你將錯失所有低成本消除信息差的機會(hui) ,一杯奶茶、一頓火鍋的功夫,就足夠頂的上你幾個(ge) 月的辛苦。
緊接著,缺乏交流將會(hui) 帶來更加嚴(yan) 重的產(chan) 物是沒時間。在你沉醉於(yu) 低效的信息檢索和信息處理模式的時候,你會(hui) 發現,你的時間完全不夠用。別說產(chan) 出論文成果了,你連本領域大概在幹什麽(me) 都不一定摸得清。因此,你會(hui) 繼續加大時間投入,你會(hui) 繼續熬夜、繼續減少交流、繼續悶頭幹活。
然後,你會(hui) 發現,別人吃著火鍋唱著歌就把論文發了,把基金拿了,把教職找了。
這時候你會(hui) 迎來最終的階段,抑鬱和恐慌。你會(hui) 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的境遇、懷疑周圍的一切,最後自暴自棄,人也就這麽(me) 廢掉了。
過於(yu) 沉溺於(yu) 個(ge) 人奮鬥和無休止努力的博士們(men) ,最終會(hui) 把自己毀滅。
三、缺乏高效
我待過效率很高的很養(yang) 人的組也待過效率很低的很廢人的組。
高效率組:流水線+隻抓問題關(guan) 鍵+追熱點,出成果快,正反饋多。
由於(yu) 科研壓力大,是非很少。在這種組裏隻要能跟對高年級的就能順利畢業(ye) 。
低效率組:沒有任何操作規程,每個(ge) 人上手都得自己淌著石頭過河。
喜歡討論問題,一個(ge) 芝麻綠豆都能討論幾個(ge) 月沒有定論,一篇文章改到每句話都是導師寫(xie) 的,出成果非常慢,在無休止的重新分析和一遍一遍修改文章的過程中磨滅了對科研的熱情。由於(yu) 效率低,大家磨洋工,是非很多。在這種組裏很容易廢掉。
四、缺少正反饋
大概率博士會(hui) 做一個(ge) 沒人做過的課題,甚至是導師也不是完全懂的東(dong) 西。沒有設備,沒有理論體(ti) 係,甚至連問題都沒有定義(yi) 明白,都不知道從(cong) 哪下手。漫長的四五年,在漫無目的的旅行中會(hui) 迷失,尤其是連一口解渴的水都喝不到。
久而久之你會(hui) 心生各種想法和困惑,要不要轉行,要不要退學,像一個(ge) 拿著鍬快要渴死的人到處挖坑,甚至索性坐那棄療。最可怕的是,你上知乎看大家說他們(men) 都這樣,你們(men) 就開始一起抱怨各種不公,自暴自棄。
五:太依賴別人
不會(hui) 的問題問同學,問師兄師姐,就是十萬(wan) 個(ge) 為(wei) 什麽(me) ,唯獨不愛思考、不會(hui) 查資料自己解決(jue) 哪怕一丁點難題。從(cong) idea到方案,都是導師手把手的幫忙。所有學生中,導師就對他花的時間最多。他還不一定領情呢,覺得都是導師故意難為(wei) 他。
六:和導師躲貓貓
大老遠看到老師就閃避,導師沒抓到自己偷懶就自鳴得意。任何一個(ge) 假期都早一天跑,晚一天回來,要不就是買(mai) 不上票,或者就是家裏結婚。整天和導師鬥智鬥勇。
七:橫向課題做太多,被導師折磨廢了
從(cong) 博一就開始這樣,博二開始定題目,博三基本定下來,博四開始寫(xie) 文章,博五開始陸續有文章發表,博六進入畢業(ye) 流程,博六結束畢業(ye) 。導師全程對自己的科研工作進行了0指導。
一大半時間都在忙和畢業(ye) 無關(guan) 的事,活沒幹好隨時就是夾帶人身攻擊的辱罵,貶低,博士後期安排的活越來越多,畢業(ye) 威脅的話語逐漸增多。幹了超量的活還總被嫌棄科研進度、博士畢業(ye) 的進度慢。最後一年安排的活達到頂峰,三句話不離幹不完這些畢業(ye) 就不急,導致每天處於(yu) 極度的壓力和內(nei) 耗中。
總結
搞科研不要想著憋大招,搞大新聞,尤其是對於(yu) 新手來說。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有點成果出來了就可以積極向導師匯報,爭(zheng) 取導師同意後撰寫(xie) 並發表小論文。
這是一個(ge) 正向激勵的過程,越寫(xie) 越順,越發越多,一定要盡早開始!據我多年的觀察,隻要寫(xie) 出來了,就一定能中,不要管你的ideas有多麽(me) 水,大不了被多拒幾次,好期刊中不了差的總能中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