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美國頂尖高校的本科招生數據披露始終是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的焦點。
這些學校每年都會(hui) 公布非常詳細的錄取數據,不光有總人數、各專(zhuan) 業(ye) 名額這些基本數字,還會(hui) 專(zhuan) 門列出不同族裔、男生女生的具體(ti) 人數,甚至包括學生家庭背景等信息。
說白了,學校就是想用這些實實在在的數字來證明,他們(men) 在招生時確實做到了多元化、公平化,展示自己開放包容的態度。
然而,這一次有著“國際生最多的美國大學”之稱紐大卻被披露——在未公開數據裏麵還藏著那些種族歧視的“貓膩”。
黑客搞事堪比好萊塢大片
大家還在等待紐約大學的RD輪的放榜消息時,offer沒等來,NYU官網反而在一夜之間被黑了——
3月22日,紐約大學(NYU)官網突遭黑客攻擊,一向以紫色為(wei) 主色調的頁麵被篡改為(wei) 醒目的黑底綠字,並附有模仿美國情報係統格式標注“TOP SECRET // NIGINT // NONORM”(最高機密)標簽的聲明。
△ 圖源 | 網絡
這個(ge) 自稱“Computer Niggy Exploitation(CNE)”的黑客組織,諷刺高校招生中對族裔標簽的過度重視和標準混亂(luan) ,直指該校在招生中違反美國最高法院2023年廢除“平權法案”的裁決(jue) ,繼續實施基於(yu) 種族的錄取政策。
攻擊持續約兩(liang) 小時後,NYU技術團隊修複了網站,但黑客公布的招生數據已在社交媒體(ti) 引發軒然大波。
泄露數據:亞(ya) 裔學生的“學霸稅”?
1. 標化成績與(yu) GPA的顯著差異
黑客曝光了NYU在2024年錄取的不同種族的標化和GPA成績:
SAT成績:
○ 亞(ya) 裔以1485.86的平均分“奪得頭籌”;
○ 白人和西班牙裔分別為(wei) 1428.23和1355.1;
○ 而排名最後的黑人隻需要1289.87的平均分就可以被錄取,相較亞(ya) 裔低了近200分。
△ 圖源 | 網絡
ACT成績:
○ 亞(ya) 裔需要卷到32.94分才能被錄取;
○ 白人和西班牙裔需要31分左右;
○ 而黑人隻需要27.78分。
△ 圖源 | 網絡
GPA:
○ 白人和亞(ya) 裔的平均錄取分數都來到了3.6以上;
○ 西班牙裔差的不多,為(wei) 3.57;
○ 而黑人則為(wei) 最低的3.48。
△ 圖源 | 網絡
這一差距被部分家長和輿論解讀為(wei) “亞(ya) 裔需更高分數才能獲得同等錄取機會(hui) ”,直指種族歧視。網上還有華人家長稱,自家孩子SAT 1550分卻被顧問告知“錄取不保險”,數據曝光後引發共鳴。
2. 數據真實性質疑
黑客所羅列的這組數據,實在是太讓人驚掉下巴了,比如僅(jin) 僅(jin) 是SAT,亞(ya) 裔和黑人的分差就達到了將近200分,難不成卷王都得繳“學霸稅”麽(me) 。
但是從(cong) NYU以往給出的數據來看,黑客爆料的真實性還需打一個(ge) 問號。從(cong) 2023-2024 Common Data Set來看:
GPA:
平均分3.81,其中:
23.1%的學生GPA在4.0以上
47.6%的學生GPA在3.75-3.99之間
22.9%的學生GPA在3.5-3.74之間
5.2%的學生GPA在3.25-3.49之間
1%的學生GPA在3.00-3.24之間
SAT25%-75%的區間在1480-1550
ACT25%-75%的區間在33-35
而根據U.S. News統計,NYU 23Fall錄取學生中,有27%的人提交了標化成績,SAT平均分為(wei) 1520。
這樣看來,黑客給出的分數著實有點低了……
由此,針對黑客放出的數據,網友們(men) 的爭(zheng) 議重點又開始從(cong) 討伐NYU轉移到了數據真假上,主要集中在兩(liang) 點:
數據時間跨度:泄露文件包含1989年以來的曆史記錄,部分可能為(wei) 舊數據;
樣本偏差:僅(jin) 提交標化成績的申請者多為(wei) 高分學生,可能放大族裔間差異。
關(guan) 於(yu) NYU是否在錄取過程中存在種族差別對待的行為(wei) ,仍然無法考證。這瓜保熟不保熟還隻能等切開了看看~~
△ 圖源 | 網絡
3. 同一組織的計劃?
甚至,還有網友扒出來,這個(ge) 黑客組織和幾年前黑明尼蘇達大學官網的似乎是同一夥(huo) 人。
△ 圖源 | 網絡
從(cong) 2023年的這篇報道來看,當年假名“niggy”的黑客通過利用CNE,攻破了明尼蘇達大學包含自1989年以來包含學生和教職工的數字化信息在內(nei) 的數據庫。
在NYU官網被黑之前,就有一個(ge) ID為(wei) “niggy”的網友在推特上發帖表示自己已經開始行動了。
△ 圖源 | 網絡
泄漏的數據包括兩(liang) 個(ge) CSV格式的表,“PS DIVERSITY”用於(yu) 多樣性統計,“PS _ DWAD _ APPL _ DATA _ HS”則用於(yu) 入學統計,比如基於(yu) 種族的被錄取學生的ACT平均分。
此舉(ju) 的目的正是“利用所獲得的錄取數據,分析最高法院的裁決(jue) 對明尼蘇達大學的影響”。
爆料格式一致、目的一致,真的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是有計劃的黑客組織。
但是,在咱們(men) 自己的吃瓜聖地xhs畫風就變了——稱為(wei) 了“一個(ge) CS申請者被拒,憤而曝光所有檔案”的故事。
△ 圖源 | 網絡
關(guan) 鍵詞來了——曝光所有檔案!
300萬(wan) 份“申請盲盒”被拆
你的信息可能正在裸奔
此次攻擊不僅(jin) 涉及錄取數據,還泄露了約300萬(wan) 名申請者的敏感信息,包括:
個(ge) 人身份信息:姓名、電話、郵箱、家庭住址;
家庭背景:父母及兄弟姐妹的資料;
申請細節:經濟資助情況、提前決(jue) 定(ED)錄取狀態等。
盡管黑客聲稱已嚐試匿名化處理,但大量信息還是被完整曝光……
事後,NYU發言人John Beckman確認黑客通過“流量重定向”技術入侵官網,強調事件已解決(jue) 並加強係統安全,但未回應數據真實性及種族錄取爭(zheng) 議,也未提及如何補救已泄露的數據。
2023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平權法案”違憲後,高校招生不得直接考慮種族因素。此次事件若數據屬實,NYU可能麵臨(lin) 訴訟,類似此前哈佛大學因“亞(ya) 裔歧視”被起訴的案例。
NYU黑客事件如同一麵棱鏡,折射出高等教育錄取中的族裔公平、數據透明與(yu) 網絡安全等多重議題。無論數據真偽(wei) ,其引發的討論已遠超單一院校的範疇。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