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學offer差不多已發放完畢,不少同學都拿到了心儀(yi) 的offer,正在糾結去哪所大學,以及忙著梳理去大學報到的流程。如果你覺得大學申請到這裏就完成了,可以徹底放飛自我了,你可能還需要三思一下,因為(wei) 大學還是有可能撤回offer的。
大學撤銷學生offer的情況雖然很少見,但確實有可能發生。2017年就有一起廣為(wei) 人知的案例:10名被哈佛錄取的學生因為(wei) 在Facebook私聊群組分享下流和種族歧視的搞笑圖片及消息,被哈佛大學撤回了offer。
專(zhuan) 家表示,學生需要意識到,他們(men) 收到的錄取通知是有條件的,有些情況下會(hui) 被撤回。
首先,學生需要在5月1日之前提交留位費。不按時交費可能會(hui) 導致學校將名額轉給候補名單上的學生。
專(zhuan) 家還表示,同樣重要的是保持出色的學習(xi) 成績,舉(ju) 止安分,不做有違道德的事情。學生在收到錄取通知之後的舉(ju) 動也有可能導致錄取資格被撤銷。
“我們(men) 給學生發放錄取通知的時候,會(hui) 寫(xie) 明錄取的條件是學生繼續保持申請材料中體(ti) 現的優(you) 異表現。其他高校也是這麽(me) 做的,”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機構分校助理教務長兼招生辦執行主任Sacha Thieme表示,“在極端情況下,我們(men) 可能會(hui) 撤銷學生的錄取資格,也就是說,從(cong) 現有證據來看,我們(men) 不再相信這名學生能在印第安納大學取得優(you) 異表現。”
專(zhuan) 家表示,錄取資格被撤銷的原因可以分為(wei) 幾大類,要想順利進入大學就讀,最好遵循以下建議。
線上線下謹言慎行
Thieme女士表示,過去三年隻有兩(liang) 起錄取被撤銷的案例,這兩(liang) 起案例都和學生的行為(wei) 有關(guan) 。其中一名學生拒絕撤回在社交媒體(ti) 發布的不恰當內(nei) 容,也拒絕悔改。
總的來說,如果大學發現學生存在與(yu) 學校政策或行為(wei) 規範相悖的舉(ju) 止,他們(men) 就有可能撤銷學生的錄取資格。據稱,哈佛大學在2019年撤銷了一名學生的錄取資格,因為(wei) 該生兩(liang) 年前在社交媒體(ti) 發布了種族歧視和攻擊性言論。
部分大學錄取的體(ti) 育特長生也因為(wei) 社交媒體(ti) 上的不當言論而失去獎學金。有部分教練公開表示,他們(men) 曾經因為(wei) 學生的網絡言行而放棄這些學生。
如今的高中生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ti) 的伴隨下長大,他們(men) 更容易被不當網絡言行影響。在網上分享正麵內(nei) 容或者自己的工作和研究項目是沒問題的,但如果學生的社交媒體(ti) 賬號隻有吃喝玩樂(le) 和嗑藥的內(nei) 容,被招生官看到就不妙了。
學生不僅(jin) 要注意自己在社交媒體(ti) 上的言行,還要注意現實生活裏的一舉(ju) 一動。因為(wei) 違反校紀校規被停學或者開除,或是做出違法亂(luan) 紀的行為(wei) 被警察逮捕,這些都可能導致大學撤銷學生的錄取資格。
“我們(men) 會(hui) 評估在校學生的行為(wei) ,用更高標準的行為(wei) 規範要求他們(men) ,”Thieme表示,“對於(yu) 即將入學的新生,我們(men) 會(hui) 做出同樣嚴(yan) 格的要求。”
保持出色的學習(xi) 成績和道德表現
大學錄取是有條件的,所以學生在畢業(ye) 時必須提交最終成績單,證明自己完成了所有必修課程,取得了畢業(ye) 資格。如果學生不提交最終成績,大學有可能會(hui) 撤銷該生的錄取資格。
總的來說,成績大幅度下降也有可能引起招生官對學生學習(xi) 能力的懷疑。藤校和Top 20的高校希望學生大部分課程都拿A,如果你少數幾門課程的成績是B,或者12年級學習(xi) 略有倦怠,問題不大。但如果你有課程的成績是D,甚至是不及格,情況就嚴(yan) 重了。
學生最常見的問題是變得自滿,在學習(xi) 遇到困難的時候試圖走捷徑,甚至作弊。一般來說,任何形式的學術不端,不管是作弊還是抄襲,都會(hui) 讓你失去進入頂尖大學的資格。
大學希望學生在大學裏能夠保持高中時期優(you) 異的學習(xi) 成績和課外活動表現。保持優(you) 異的表現很重要,這也意味著學生在課外活動上也不能懈怠,如果你是社團主席,但突然之間開始缺席所有例會(hui) ,這樣是有問題的。
遵守ED早申協議
ED申請有入學約束力,這一點和EA、常規申請和滾動申請不同。參加ED申請的學生如果被錄取,就必須進入這所大學就讀。如果學生申請多所學校的ED,違反了入學協議,他們(men) 的錄取資格可能被撤銷。
有的學生不把ED的入學約束力當回事,以為(wei) 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學校的ED,但是藤校等頂尖高校的申請群體(ti) 高度重合,招生辦會(hui) 相互“通氣”,分享早申學生名單。如果他們(men) 發現了,你會(hui) 上所有大學的黑名單。
歸根結底,學生還是要遵守道德規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wei) 。申請就像找工作麵試,大學招生的圈子是很小的。
主動說明問題
學生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遇到學業(ye) 問題或者行為(wei) 問題。如果遇到了這種情況,錄取資格不一定會(hui) 被撤銷,但學生最好主動將問題告知大學,解釋緣由,打消招生官的顧慮。
很多大學會(hui) 要求學生在申請中聲明自己曾經的學業(ye) 或者行為(wei) 問題。擁有一千多所合作高校的Common App就要求學生簽字聲明自己提供的申請信息真實準確。申請信息作假有可能導致學生失去錄取資格。
如果學生在被錄取之後出現了行為(wei) 問題,他們(men) 應當立即聯係招生辦,進行說明。在涉及學術不端問題的時候更應該如此。
最壞的情況是,你做錯了某件事,沒有主動和大學招生辦聯係,最後是招生辦自己發現了,但又不了解全部事實,會(hui) 給對方留下很壞的印象。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學生主動聯係招生辦,解釋事情的原委,避免招生官產(chan) 生誤解。
總之,拿到offer之後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了。你需要繼續認真完成剩下12年級的學業(ye) ,千萬(wan) 不要掛科或者發生抄襲之類學術不端的情況。課外活動也要繼續參加,不要突然就丟(diu) 下一切不管了。如果發生了意外情況,一定要及時和招生辦溝通,積極解決(jue) 問題。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