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liang) 個(ge) 月,“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特朗普先是削弱NIH給予美國大學的科研經費,再是終止聯邦政府DEI政策,使得美國高等教育界似乎被一層“財務陰霾”籠罩。
動蕩局勢
1、耶魯擴招
2月初,耶魯大學官宣:從(cong) 今年秋季入學起,每年將增加100個(ge) 本科新生名額。
這是耶魯大學繼1969年首次招收女性本科生以來的第三次擴招。
1969年,在女性主義(yi) 思潮下,耶魯首次招收女性本科生;2017年,耶魯申請人數創新高,學校財務情況較為(wei) 良好,於(yu) 是順勢增加了約15%的本科招生名額。
伴隨這次時隔八年的第三次擴招,我們(men) 也收到了耶魯大學學費漲價(jia) 的消息:同比上一學年上調3.9%,2025-26學年學費突破9W大關(guan) ,來到90,550美元。
2、賓州州立大學關(guan) 閉部分校區
美國當地時間2月26日,賓州州立大學校長尼利·本達普迪(Neeli Bendapudi)發布消息稱,未來將關(guan) 閉部分校區,並表示不能繼續照常營業(ye) 。
賓州州立大學係統(PSU)建校於(yu) 1855年,其中大家最為(wei) 熟悉的旗艦校區是賓夕法尼亞(ya) 州立大學帕克分校,在2025 U.S.News美國綜合性大學排名中排第63位。
這次麵臨(lin) 關(guan) 閉危機的是一些人數較少的聯邦分校,賓州州立大學校長直言,促使學校做出這次艱難決(jue) 定的三大因素分別是:
人口結構變化——未來30年內(nei) ,許多聯邦校區所在地人口預計將持續減少;
入學人數下降——2020-24期間,PSU聯邦校區秋季入學人數下降了11.8%,在一些校區這種降幅更為(wei) 明顯;
財政壓力——PSU總體(ti) 財務狀況相對健康,2024財年總收入和資產(chan) 都有所增加,但聯邦校區招生上的壓力帶來了不小的財務挑戰。
其實以上三個(ge) 問題不隻是PSU獨有,其他美國大學現階段也麵臨(lin) 著同樣的主要運營難點。
3、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裁員2,000人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也未能幸免,因聯邦撥款削減8億(yi) 美元,不得不啟動裁員計劃。
JHU成立於(yu) 1876年,學校致力於(yu) “推行獨立和原創研究”,目前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超過30億(yi) 美元,超過美國任何一所高校。
本次USAID的資金削減將影響到JHU的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特別是約翰霍普金斯傳(chuan) 播項目中心(CCP)和國際衛生係及醫學院。
受此影響,JHU將在美國本土和境外裁減超過2,000名員工。據路透社報道,這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
除了這8億(yi) 美元的削減,JHU還可能因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計劃將間接研究經費上限設定為(wei) 15%而再損失2億(yi) 美元。
事實上,在對JHU動手之前,特朗普政府已經取消了向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提供的4億(yi) 美元撥款和合同。
福布斯財務評級
擴招、漲學費、裁員、砍經費、關(guan) 校區,這些政策無不讓廣大留學家庭心生顧慮,美國大學的財務狀況到底如何?是普遍的困境,還是個(ge) 別學校的掙紮?
福布斯發布的《2025年美國大學財務狀況評級》或許能為(wei) 我們(men) 揭開這層迷霧。
福布斯的評級體(ti) 係包含9項參考指標
全日製學生人均捐款資產(chan) (17.5%);
主要儲(chu) 備金比率(15%);
生存能力比率(10%);
核心運營利潤率(10%);
學費占核心收入比例(15%);
資產(chan) 回報率(10%);
新生入學率(7.5%);
獲助學金新生比例(7.5%);
全日製學生人均教學支出(7.5%)。
這份評級綜合了學校的財政收入、支出、債(zhai) 務等多個(ge) 維度,為(wei) 每所大學的財務健康狀況打分。
TOP 30的大部分院校財政狀況表現都比較出色,像藤校以及斯坦福、MIT等頂尖名校都展示出了富者愈富的態勢。
根據報告給出的信息,普林斯頓大學由於(yu) 捐款基金過度集中用於(yu) 風險投資,導致在2024年市場波動中蒸發了32億(yi) 美元,評級暴跌至B+;喬(qiao) 治城大學則由於(yu) 深度依賴聯邦資助,在DEI政策取消後直接跌入B級行列。
從(cong) 評級結果來看,美國大學財務狀況呈現出明顯的分級狀況,排名較為(wei) 靠後的大學多在B級行列,像斯蒂文斯理工學院、德雷塞爾大學等沒有雄厚家底的小型院校,甚至排到了C級。
一些頂尖私立大學憑借雄厚的捐贈基金和穩定的校友捐贈,財務上表現得遊刃有餘(yu) ;而部分公立大學則因財政撥款減少、生源不足等問題,麵臨(lin) 著巨大的資金壓力。
說到捐贈基金和校友捐贈,這無疑是美國大學財務的重要支撐。捐贈基金不僅(jin) 維持著學校的日常運營,更是科研、獎學金等項目的重要來源。而校友捐贈則體(ti) 現了學校在校友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那麽(me) 哪些大學在這兩(liang) 方麵表現最為(wei) 出色呢?下麵將為(wei) 大家一一揭曉。
The Biggest Endowments
大學捐贈基金是用於(yu) 推進大學使命的免稅捐贈和投資的集合,不同大學之間的差異往往會(hui) 很大。一般來說,部分大學的基金常處在數百萬(wan) 美元左右,而一些頂尖大學,比如馬薩諸塞州的哈佛大學,則遠遠超過數十億(yi) 美元。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綜合高等教育數據係統的數據,哈佛大學在2023財年末以507億(yi) 美元位居榜首,是U.S.News排名中擁有最大捐贈基金額的學校,康涅狄格州的耶魯大學排在第二,總額為(wei) 407億(yi) 美元。這些巨額的捐贈基金不僅(jin) 為(wei) 學校的日常運營提供了堅實的財務保障,更為(wei) 科研、獎學金等項目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這兩(liang) 所藤校的捐贈基金甚至高於(yu) 尼加拉瓜、塞內(nei) 加爾、冰島等部分國家的GDP。
捐款基金規模最大的前20所大學的平均捐贈基金接近186億(yi) 美元。
除了三所大學——德克薩斯農(nong) 工大學、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和弗吉尼亞(ya) 大學,其他所有學校都是私立大學。
榜單上的大多數學校都是U.S.News排名最高的大學之一,其中15所高校在綜合大學排名中排進前20,這些大學通常是提供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綜合研究型大學。
但數十億(yi) 美元的捐贈基金在美國高等教育中並不算常見,根據最新的美國高等教育數據庫(Integrat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ata System, IPEDS)數據顯示,有1,402所參與(yu) U.S.News排名的大學,平均捐贈基金規模約為(wei) 5.609億(yi) 美元。
有高就有低,在捐贈基金最少的20所大學中,這一數額就要少很多,平均約為(wei) 184,352美元,最低的是波多黎各大學卡耶分校的4,663美元。
The Most Alumni Donate
看完“庫存”,我們(men) 再來看看“來源”。雖然億(yi) 萬(wan) 富翁的一次大量大學捐款會(hui) 成為(wei) 頭條新聞,但其實大多數校友的捐贈並沒有我們(men) 想象的那麽(me) 巨大。
根據漢諾威研究公司《2022年校友捐贈狀況報告》,56%的校友調查受訪者表示他們(men) 最近的捐款不到500美元,而10,000美元或更高的一次性捐贈僅(jin) 占所有捐款的3%。調查報告數據還顯示,年薪至少為(wei) 150,000美元的捐贈者比收入較低的捐贈者更有可能向母校捐贈。
根據282所參與(yu) U.S.News排名的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在年度調查中的數據,2022-23學年的平均校友捐贈率為(wei) 7.7%,其中排名靠前的20所大學的一年平均校友捐贈率接近27%。
在這20所大學中,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2022-23學年的平均校友捐贈率最高,為(wei) 46.6%。另一所常青藤盟校——康涅狄格州的耶魯大學,在前20榜單中捐贈率最低,為(wei) 19.7%。
排名前20的大學中,除了西點軍(jun) 校和南伊利諾伊大學卡本代爾分校外,其他所有學校都是私立院校。
有三所學校是女子學院,均位於(yu) 馬薩諸塞州——曼荷蓮學院、史密斯學院以及韋爾斯利學院。
弗吉尼亞(ya) 州的漢普頓大學是榜單上唯一一所傳(chuan) 統黑人大學。
馬薩諸塞州有5所上榜的學校,是美國所有州中最多的,其次是康涅狄格州和紐約州各3所。20所美國院校,有16所位於(yu) 東(dong) 海岸,其餘(yu) 分布在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明尼蘇達州和田納西州。
看到這裏,我們(men) 可以明顯感覺到,美國大學高質量的教育背後,支撐著的是巨額的基金庫存,尤其是頂尖院校對於(yu) 研究領域的投入可謂是毫不吝嗇。
而特朗普政府近期的一係列政策必然會(hui) 對這些院校造成不小的影響,所以各高校也在陸續采取多種應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自身的財政壓力,但這個(ge) 過程必然也會(hui) 帶來更多的挑戰和風險。
對於(yu) 美國大學,既要實現財務的可持續發展,又要保障教育質量和學術水平,這是一個(ge) 長期且艱巨的任務。
對於(yu) 海外留學的家庭來說,在未來選擇學校的時候,或許會(hui) 更加謹慎地考量學校的財務狀況。一個(ge) 財務穩健的學校,不僅(jin) 能為(wei) 學生提供更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還能在不確定的未來給予學生更多的穩定性和安全感。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