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拿了哈佛錄取卻因為一張截圖被踢出群聊…

最近,不少準大學生們(men) 終於(yu) 鬆了口氣,朋友圈曬offer的熱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在忙著選校、準備行李,幻想著步入大學新生活的那一刻。但有些人可能還沒意識到一個(ge) 隱藏的“後門條款”:大學錄取,並不是100%鐵板釘釘的事。

沒錯,即使你已經收到了心儀(yi) 大學的offer,也還有可能被撤回。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嚇人?那就接著往下看。

Offer真的會(hui) 被撤銷麽(me) ?

被大學“打回票”的真實案例,比你想象的更近

我們(men) 先來回顧一個(ge) 經典案例。

2017年,美國哈佛大學曾因為(wei) 10名學生在Facebook私密群聊中發布種族歧視、性暗示和不當玩笑內(nei) 容,直接撤銷了他們(men) 的錄取資格。雖然這些言論並不是公開發布的,但一旦被截圖流出,就逃不過招生辦的法眼。

有人拿了哈佛錄取,卻因為(wei) 一張截圖被踢出群聊…

再比如2019年,也有一名原本被哈佛錄取的男生,因為(wei) 被挖出他在16歲時在網上留下的種族歧視發言,最終錄取也被取消。哈佛在回應中表示:“我們(men) 對學生的品格和價(jia) 值觀有明確期待。”

社交媒體(ti) 時代,誰都逃不過“社媒背景調查”。

有人拿了哈佛錄取,卻因為(wei) 一張截圖被踢出群聊…

拿到offer≠終點,大學offer其實是“有條件錄取”

你可能沒注意過,大多數大學發放錄取通知的時候,都會(hui) 附上一句模糊但關(guan) 鍵的措辭:“基於(yu) 你目前的學術與(yu) 行為(wei) 表現,我們(men) 決(jue) 定錄取你。”——也就是說,這個(ge) offer是有前提條件的。如果你在高中剩下的時間裏表現翻車,大學完全可以“反悔”。

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機構分校的招生負責人Sacha Thieme曾明確表示:“我們(men) 會(hui) 持續評估學生的行為(wei) 和學業(ye) 表現,確保他們(men) 仍然符合我們(men) 錄取的標準。”

那到底什麽(me) 樣的行為(wei) 會(hui) 觸發大學的“撤回機製”呢?

Offer被撤回的雷區

成績斷崖式下滑

大學不是慈善機構,尤其是TOP大學,更不可能容忍學生在高三最後一學期“擺爛”。你原本的成績單是直線上升,現在突然掉到穀底?招生辦可能會(hui) 認為(wei) 你“注水嚴(yan) 重”或“不具備持續學習(xi) 能力”。

在美本申請體(ti) 係中,學校會(hui) 要求你在畢業(ye) 前提交Final Transcript(最終成績單),一旦你有課程掛科或者畢業(ye) 失敗,offer自然就不作數了。

老師圍的滑坡,比如A變成B,多數學校是能接受的。但如果直接掉到D甚至不及格?那就很危險了。

社交媒體(ti) 翻車

根據CollegeVine的統計,越來越多的招生官會(hui) 悄悄瀏覽申請者的社交媒體(ti) 。如果你的主頁全是party、喝酒、抽煙,或者帶有種族歧視、性別攻擊的內(nei) 容,那真的就是“挖坑埋自己”。

有人拿了哈佛錄取,卻因為(wei) 一張截圖被踢出群聊…

尤其在美國,體(ti) 育特長生(recruited athletes)因為(wei) 獎學金而被重點錄取,但也因為(wei) 在社媒上發不當言論而被大學取消資格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些教練甚至會(hui) 在麵試前專(zhuan) 門審查社交平台。

所以,記住一句話:你發的每一條動態,都可能成為(wei) 大學評估你品格的一部分。

行為(wei) 問題或違法記錄

如果你因為(wei) 考試作弊、打架鬥毆、偷竊、或者更嚴(yan) 重的違法行為(wei) 被學校處分甚至警察局備案,這些記錄都有可能在大學背調時被發現。

不少大學有“行為(wei) 誠信聲明”一欄,Common App係統也明確要求申請者對自己所提交內(nei) 容真實性負全責。一旦你在申請中有所隱瞞,一經查實,哪怕你已經開學了,也可能被勸退。

毀約ED協議,惡意多校申請

如果你通過ED(Early Decision)拿到offer,必須遵守一個(ge) 不容忽視的規則——有入學約束力。

意思就是,隻要你被ED錄取了,就必須去讀,不能再申請其他學校。

有些同學小聰明上頭,同時投了兩(liang) 三個(ge) ED,覺得大學之間不會(hui) “串門”。但實際上,TOP大學的招生官關(guan) 係密切,會(hui) 共享ED錄取名單。你要是被發現“腳踏多船”,很可能被全部高校集體(ti) 拉黑。

申請大學從(cong) 來不是投機取巧的遊戲,而是一場關(guan) 於(yu) 誠信與(yu) 責任的長跑。

萬(wan) 一“出事”了還能補救嗎?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會(hui) 直接導致offer被撤銷。

如果你遇到了突發狀況,比如家庭原因導致成績暫時下滑、身體(ti) 健康問題影響出勤率、或是一時衝(chong) 動的行為(wei) 導致處分,最明智的做法是第一時間聯係大學的招生辦,解釋情況並請求諒解。

很多學校其實更看重學生的責任感和溝通態度,而不是“零失誤”。主動承認錯誤,提出解決(jue) 方案,往往比逃避更能打動人。

反而,如果你選擇隱瞞,等招生官自己發現問題,那就是另一番局麵了。哪怕你的原意是無心之過,一旦信息不對等,就很難扭轉形象。

⭐️最後小貼士:

錄取後還要做什麽(me) ?

  • 記得繳納留位費(Deposit)!很多美國大學都要求在5月1日之前提交,不然你的名額可能被轉給waitlist上的人。
  • 確認郵箱和學生係統賬號正常運作。後續課程選擇、宿舍安排、繳費指南都靠它們通知。
  • 保持良好的課外參與感。哪怕你已經是社團主席、辯論冠軍,突然“消失”不參與活動,也可能被記錄下來。大學想要的是持續閃光的你,而不是“高開低走”的你。
  • 整理自己的社交賬號。如果有敏感內容,不如趁現在整理一波,給招生官留個良好的數字形象。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第一季度雅思口語考情回顧及分析總結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