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每日電報》發布報道:2023/24學年,共有61所大學陷入財務赤字,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倫(lun) 敦國王學院(KCL)、杜倫(lun) 大學、諾丁漢大學等高校。
等等,難道還沒入學,學校就要陷入破產(chan) 危機啦?這會(hui) 對赴英留學的同學產(chan) 生什麽(me) 影響、對於(yu) 還沒選校的同學又要如何考慮選校因素呢?
今天我們(men) 就帶著各位家長同學們(men) ,一起結合這份財務統計報道了解下英國高校財務狀況,以及對咱們(men) 廣大學子會(hui) 有哪些影響吧!
01、陷入財政赤字=破產(chan) 危機?
英國大學的財務危機並非個(ge) 別院校產(chan) 生的問題,更並非第一次產(chan) 生這種危機。
在去年同樣的“財務危機示警”也曾發生過,2022/23年度,英國共有44所高校發生財務赤字,2023/24年這一數量則是上升到61所,占據英國高等院校(143所)的43%,屬於(yu) 普遍性的財務危機。
*圖源《The Telegraph》
產(chan) 生這一危機的具備著多重因素,政策上而言自2010年英國保守黨(dang) 實施財政緊縮政策後,高校教育撥款削減超60%,同時英格蘭(lan) 當地本科學費在通脹率的加持下,導致學校每年學費隱形減收。
*圖源:gov.uk
而2023年隨之而來的“禁止留學生攜家屬政策”使得 印度、尼日利亞(ya) 等國際生申請數驟降40%,其餘(yu) 大學教職養(yang) 老金計劃(USS)投資虧(kui) 損、校辦企業(ye) 收益低迷、脫歐後歐盟政策補貼削減等等原因帶來的連鎖反應,導致了越發緊張的學校財務危機。
其中我們(men) 熟知的倫(lun) 敦國王學院也在赤字名單之內(nei) ,根據Telegraph調研數據顯示,這61所院校赤字程度由高到低為(wei) :
圖表說明
*第一列:盈餘(yu) /赤字占收入百分比(2022-2023財年)
*第二列:盈餘(yu) /赤字占收入百分比(2023-2024財年)
*第三列:裁員人數(2023-2024財年))
*第四列:收入(2023-2024財年)
從(cong) 表格中可以看出連續兩(liang) 年該院校財政收入、盈餘(yu) /赤字情況,不過僅(jin) 從(cong) 單一年度的收入及赤字率高低並不能完全代表學校辦學的可持續性,學校經濟狀況需要綜合結構性支出收入、現金流、負債(zhai) 率等多重因素判斷。
因此發生財政赤字並不意味著學校即將破產(chan) ,但是如果連年赤字率高昂,或赤字率持續增加,還是存在其風險的。
連年財政赤字較大的學校也會(hui) 采取一定動作去調整整體(ti) 財政支出或收入。比如裁員、工資方麵的調整。
這對於(yu) 同學們(men) 的就讀體(ti) 驗也會(hui) 產(chan) 生一定的影響,減員較多的學校,可能導致教學質量、學習(xi) 體(ti) 驗有所下降,以及連帶引起教職人員罷工運動影響學生的課程安排,更甚或許會(hui) 影響部分院係的專(zhuan) 業(ye) 開設。
*圖源:英國下議院圖書(shu) 館-高校罷工調研報告,就多次高校罷工事件進行了記錄分析。
但在這一危機下也許轉機也在悄然醞釀,隨著高校財政壓力的加劇,英國當局以及高校也將意識到留學生對於(yu) 學校財政運轉的緊要性,也許會(hui) 給未來更寬鬆的留學生簽證政策埋下伏筆,而部分學校也開始嚐試擴大招生規模、降低申請要求來吸引更多國際生源。
02、G5、王愛曼華財政情況
說完發生財政赤字的院校,我們(men) 來看看大家最為(wei) 關(guan) 心的G5、王愛曼華等校在這次調研中表現如何。
我們(men) 能看到其中財務情況最為(wei) 穩健的並不是牛津或劍橋,而是我們(men) 以商科和文社科見長的女神校LSE。
而牛劍在整體(ti) 收入上的表現是遠超其他高校的,不過同時裁員數量也遠超其他高校,不過裁撤的主要群體(ti) 並非教學人員,更多的是包括行政人員及牛津出版社這類校辦企業(ye) 人員。
IC和UCL從(cong) 2023/24年度看並沒有發生財政赤字,其餘(yu) “愛曼華”三所學校財務狀況也相對穩定。
這無疑也是一種正向循環,排名高、就業(ye) 好的院校吸引更多學子申請,也能給學生提供質量穩定的教學及就讀體(ti) 驗。而這些生源也能給學校財務帶來更多生機。
03、回歸院校選擇,我們(men) 需要考慮什麽(me)
在做院校選擇時,盡管學校財務情況不會(hui) 是大家主要考慮的因素,但是財務健康的學校的確在教學質量、學校設施、校內(nei) 資源上能給予學子們(men) 更安心的保障。
此時,對於(yu) 申請本科的同學正好處在進行“誌願”選擇的階段;而意在申請碩士的同學也即將麵臨(lin) 院校選擇,我們(men) 也就擇校因素,給到大家如下幾點建議:
1、學校排名
在做最終院校選擇時,同學們(men) 可以結合地區特色,參考學校在當地的綜合知名度情況進行選擇。比如未來計劃回國發展的同學可以參考QS、U.S.News世界大學綜排;計劃留在英國的同學也可以參考當地認可度較高的院校排名,比如《衛報》排名。
2、專(zhuan) 業(ye) 課程
其次專(zhuan) 業(ye) 選擇和該專(zhuan) 業(ye) 的課程設置也是同學需要重點關(guan) 注的內(nei) 容,以經濟學方向為(wei) 例,劍橋大學經濟學理論性強、對數學要求高,是一門偏數學經濟學的學科,適合未來想從(cong) 事量化、金融等行業(ye) 的同學;
而土地經濟學則是結合經濟學、法律與(yu) 環境政策、城建規劃等應用型知識的綜合學科,適合對房地產(chan) 、谘詢行業(ye) 有興(xing) 趣的同學。
3、綜合費用
英國不同專(zhuan) 業(ye) 學費差異巨大:專(zhuan) 業(ye) 學費上一般藝術類、商科類學費較為(wei) 高昂,理工科類費用居中,文社科學費相對較低。
同時綜合花費也受地區因素影響,根據Numbeo統計,在英國各大城市中,倫(lun) 敦的生活成本最高,其次是愛丁堡、布萊頓、曼徹斯特等地。
*圖源:Numbeo
綜合這種種因素,對於(yu) 同學們(men) 來說在“排行榜”上選學校的確是一個(ge) 相對穩妥的辦法,至於(yu) 在專(zhuan) 業(ye) 上的選擇就要更深入的考慮未來個(ge) 人發展與(yu) 就業(ye) 方向了。
正逢大考之際,還有不少今明兩(liang) 年待申請的孩子沒有明確好申請學校和專(zhuan) 業(ye) 目標,不妨和Blue專(zhuan) 業(ye) 老師們(men) 一同結合未來發展去探討咱們(men) 的選校專(zhuan) 業(ye) 定位,畢竟老話說得好,有時候選擇比努力還重要!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