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被特朗普“逐出白宮”的馬斯克終究還是沒有意誌消沉。除了不死心自組政黨(dang) 以外,馬老板也沒忘了自己商人的本職身份,這不最近又多了一個(ge) 船新版本的 title:快餐店老板。
馬老板的新店地點選在洛杉磯 Sunset Boulevard,名字雖然很樸實——Tesla Diner,但排麵拉滿:門口是 Tesla 充電樁,裏麵是 Cybertruck 兒(er) 童餐盒,樓上有機器人送爆米花,院子裏還能邊吃邊看《星球大戰》,你說這不是餐廳,是《黑鏡》劇組的新片場,也沒啥違和感。
但別誤會(hui) ,這不是臨(lin) 時搞個(ge) 快閃裝裝樣子,而是馬斯克計劃多年、動工近兩(liang) 年、投資不小、野心不小的一個(ge) 商業(ye) 場景實驗場。
它的本質不是一頓飯,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模板預演。
來看看這家 Tesla Diner 究竟長啥樣:
一進門你先看到的不一定是菜單,而是一群人在門口自拍打卡。畢竟你不拍照,誰知道你吃過馬斯克的快樂(le) 餐?
然後就是重頭戲:
先是機器人服務員——特斯拉自家開發的 Optimus Humanoid Robot,上樓梯送爆米花,雖然動作有點僵硬,但氣氛感滿滿。
Cybertruck 餐盒:這可不是麥代勞開心樂(le) 園餐,而是銀灰賽博金屬風的小號 Cybertruck,包裝拿捏得比車本身更像玩具。
院子影院:兩(liang) 個(ge) 66英尺巨幕,主打 drive-in 體(ti) 驗。坐在車裏點漢堡,看著《星球大戰》或《星際迷航》,再來點可樂(le) 爆米花,不知道的還以為(wei) 進了 IMAX。
80個(ge) V4充電樁:最騷的操作是,等電影放完,車也充滿電了,一頓飯把“吃飯+娛樂(le) +能源補給”一站式搞定,馬斯克真的是不浪費一分用戶時間。
說是飯店,但把他視為(wei) 特斯拉粉絲(si) 線下交友基地 + 科技生活樣板間 + 賽博懷舊劇場好像也沒啥問題。也難怪又不少網友議論,這餐廳就是馬斯克用來線下秀肌肉的 NFT,隻不過不是 jpg,是實體(ti) 店。
別看開張當天人多得像洛杉磯特斯拉車主大會(hui) ,其實真正讓這家餐廳出圈的不是菜品,而是它本身的傳(chuan) 播屬性。
不吃也能拍十條短視頻
小紅書(shu) 、TikTok、Ins 上滿屏的 Cybertruck 餐盒、機器人走樓梯、銀色太空風霓虹燈,幾乎每個(ge) 角落都能當背景牆。
這不是飯店,這是內(nei) 容農(nong) 場。馬斯克清楚得很,線下空間最大的價(jia) 值就是“拍照+傳(chuan) 播”,能讓消費者一邊吃一邊貢獻流量。
菜單做得像複古科幻設定集
點心名字都帶點致敬意味:
“Galactic Tuna Melt”(銀河吞拿三明治)
“Mars Fries”(火星薯條)
“Lunar Lemonade”(月亮檸檬飲)
不是你吃什麽(me) ,而是你在什麽(me) 故事裏吃。Tesla Diner 是一種敘事體(ti) 驗,而不是食物解決(jue) 方案。
娛樂(le) 屬性拉滿,場景融合極致
你是來看電影的,順便吃點飯;你是來充電的,順便看場電影;你是來看機器人表演的,順便打包個(ge) 套餐。餐飲隻是線索,消費動機早就模糊化了。
Reddit 上一位大佬總結得非常精辟:“馬斯克可不想成為(wei) 麥當勞,他想成為(wei) ‘生活方式界的蘋果’。”
有人說,這就是一次科技界對快餐業(ye) 的降維打擊。但細看下來,Tesla Diner 更像是馬斯克對“城市生活係統”做的一個(ge) 大膽原型測試。
快餐不是終點,是超級充電生態的一部分
你以為(wei) 是吃飯充電,實際上是充電時候不讓你閑著。吃飯、看電影、社交打卡統統填補了“等電時間”。
這背後的邏輯是:“當充電替代加油,空餘(yu) 時間就變成可以商品化的新資源。”所以這不是飯店,是一個(ge) 利用新能源轉型副產(chan) 品開辟出的時間資產(chan) 流量口。
線下空間再次被重新定義(yi)
當線上占據一切效率,線下的價(jia) 值不在於(yu) 方便,而在於(yu) “沉浸體(ti) 驗感”。Tesla Diner 的設計本質上對標的是迪士尼、宜家、Apple Store,而不是 KFC。
它有以下幾個(ge) 核心賣點:
能製造內(nei) 容(拍照、短視頻)
能讓你停留超過30分鍾
能滿足複數需求(吃飯、休閑、社交、娛樂(le) )
能與(yu) 品牌核心產(chan) 品深度綁定(充電+Tesla汽車)
這種“沉浸型+多功能”的複合空間,可能會(hui) 是未來商業(ye) 場景的主流趨勢之一。
城市邊緣空間的新用途試驗
Sunset Boulevard 這種充電站位置,本來是“功能性空間”,但現在成了“體(ti) 驗性熱點”。這個(ge) 轉換非常關(guan) 鍵,它意味著未來城市可能不靠商圈吸引人,而是靠品牌場域。
而這些品牌場域,有可能是車企做的,也可能是科技公司、傳(chuan) 媒公司做的——飯店隻是媒介,體(ti) 驗才是商品。
吃完這頓 Tesla Diner,ins 博主們(men) 可能不記得三明治啥味兒(er) ,但一定會(hui) po 出照片說:“機器人送我吃的,還看了電影。”
馬斯克這招,不光是“把快餐玩成科技展”,更是一次對“未來城市消費場景”的抽樣測試。他不是要改造快餐,而是要重塑線下。飯隻是道具,秀才是主角。
Tesla Diner 科研項目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