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 大考每年都是留學家庭關(guan) 注的焦點,2025 年 5 月大考的官方數據剛公布,就有考生們(men) 在社交平台吐槽 “中文題太抽象”“物理題做不完”,但數據顯示,部分被喊 “難” 的科目,7 分率反而悄悄上漲了。
2025 年全球有 20.2 萬(wan) 名學生參加 IB 大考,其中 IBDP 考生 12.8 萬(wan) 人,比去年增長 4.8%,創下近年新高。從(cong) 整體(ti) 表現看,今年大考比較平穩:
- 文憑通過率 81.3%,比去年提高 1.2 個百分點;
- 單科均分 4.9 分,與去年持平;
- 總成績均分 30.5 分,略高於去年的 30.3 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考沒有出現泄題、評分爭(zheng) 議等意外情況,數據更能反映真實水平。但為(wei) 什麽(me) 考生普遍覺得 “難”?這種 “體(ti) 感難度” 和數據的反差,在具體(ti) 科目中體(ti) 現得更明顯。
今天我們(men) 就結合這份數據,聊聊各科的真實難度、高分率變化,以及 26 屆考生該如何應對。
01、語言與(yu) 文學
語言與(yu) 文學是 IB 的基礎學科組,也是中國學生最關(guan) 注的板塊,今年中文和英文的表現截然不同。
被考生稱為(wei) “最難” 的中文 A,其實高分率 “兩(liang) 極分化”:中文 A 文學 HL:7 分率 2.3%(去年 2.6%),降幅不大,但考生反饋 “閱讀理解題角度刁鑽,很難抓采分點;中文 A 語言和文學 SL:7 分率從(cong) 3.9% 暴漲到 7.0%,成了中文科目的 “黑馬”,主要因為(wei) 題型更貼近日常應用,基礎紮實的同學更容易得分。英文 A 的表現更穩定,無論是文學還是語言文學,SL 7 分率都有明顯上漲:
- 英文 A 文學 SL:7 分率從 4.4% 升至 6.3%;
- 英文 A 語言和文學 SL:從 5.1% 升至 6.8%。
考生普遍覺得 “今年的文本分析題更有規律,比如議論文的論點結構很清晰,不像去年容易偏題”。
02、語言習(xi) 得
語言習(xi) 得(第二語言)是中國學生的 “優(you) 勢區”,今年英語 B 和小語種的難度變化不大,高分率保持穩定。
作為(wei) 中國學生的主流選擇,英語 B 的高分率基本持平:
- HL 7 分率 13.1%(去年 13.0%)
- SL 7 分率 14.1%(去年 14.6%)
考生反饋 “聽力和寫(xie) 作更貼近生活場景,光背模板不夠,需要積累真實話題素材”。小語種考生中,法語 B 表現亮眼:HL 7 分率 19.1%,SL 13.0%,均略高於(yu) 英語 B。
這是因為(wei) 選擇法語的考生基數小,且多有一定基礎,競爭(zheng) 壓力相對較小,適合對小語種感興(xing) 趣的學生。想知道英語 B 寫(xie) 作高頻話題?掃碼添加小助理谘詢
03、個(ge) 人與(yu) 社會(hui)
曆史 HL 堪稱 “勸退王”,7 分率從(cong) 去年的 2.7% 降至 2.4%,考生吐槽論述題角度太偏,課本裏幾乎沒直接答案。想拿高分,光記時間線沒用,得培養(yang) 史料分析和觀點論證能力。
商管 HL 7 分率從(cong) 8.3% 降至 7.0%,SL 從(cong) 12.1% 降至 10.7%,目前題目越來越靈活,需要課本知識 + 現實案例結合。經濟 HL 7 分率 13.3%(去年 14.3%),SL 14.3%(去年 13.7%),SL 逆勢上漲。
考生普遍覺得 “SL 更側(ce) 重基礎概念,比如供需模型、市場結構,掌握核心公式和圖表分析就能得分”。
04、科學
物理 HL 考生普遍覺得 “實驗題考法新奇,時間不夠用”,但 7 分率 18.9%(去年 19.4%),幾乎沒降。
新考綱減少了超綱難題,更側(ce) 重基礎知識點的細節考察,基礎紮實的同學即使沒做完題,也能拿到不錯的分數。
化學也很驚喜,SL 7 分率從(cong) 8.5% 升至 9.3%,移除了舊考綱的有機化學難點,新題型更貼近課本例題;HL 7 分率 14.7%(去年 13.6%),中規中矩答題就能出彩。
生物 HL 7 分率 7.0%(去年 6.8%),不過生物知識點太碎,容易混淆,想要拿高分,一定要構建係統的知識框架,避免零散記憶。
05、數學
數學組的反差最讓人意外 —— 幾乎所有考生都覺得 “題目變難了”,但數據卻很 “樂(le) 觀”。
不少考生吐槽分析與(yu) 方法(AA)HL“最後兩(liang) 道大題超綱,全班幾乎沒人做完”,但 7 分率從(cong) 14.3% 升至 16.2%。
這是因為(wei) 難題對所有人都難,評分時分數線適當放寬,隻要基礎題(選擇、填空前 10 題)正確率高,就能超越不少人。
應用與(yu) 解釋(AI)HL 7 分率從(cong) 7.7% 升至 9.5%,SL 基本持平。AI 更側(ce) 重數據分析、建模等實際應用,計算量小,適合數學基礎一般但邏輯能力強的學生。
從(cong) 上麵內(nei) 容來看,“難不難” 因人而異,關(guan) 鍵是摸透科目規律和考綱變化。被吐槽的中文、物理其實有提分機會(hui) ,看似簡單的商管反而競爭(zheng) 加劇。無論是選擇科目還是備考,都要結合自身優(you) 勢和科目特點精準規劃。
今年秋季,計算機科學、心理學等科目將啟用新考綱,2027 年首次評估。新考綱減少死記硬背內(nei) 容,增加項目實踐,對動手能力要求更高。
26 屆考生如果選這些科目,建議提前了解考綱變化,暑假可以先接觸相關(guan) 實踐內(nei) 容(如學基礎編程、讀心理學實驗案例),贏在起跑線。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