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洋蔥圖是什麽?研究方法論的“進階秘籍”解鎖!

哈嘍,小夥(huo) 伴們(men)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ge) 超實用的研究方法工具——研究洋蔥圖(Research Onion)!

它聽起來有點抽象,但我保證,理解了它,你就能在研究中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剖析出最清晰的思路。

這個(ge) 模型是由Saunders等人(2007)提出的,專(zhuan) 門用來幫助研究者構建有效的研究方法論。準備好了嗎?跟著我一起來解鎖研究洋蔥圖吧!

01、什麽(me) 是“研究洋蔥圖”?

研究洋蔥圖是什麽(me) ?研究方法論的“進階秘籍”解鎖!

你可能會(hui) 好奇,為(wei) 什麽(me) 是“洋蔥圖”而不是其他圖?其實,研究洋蔥圖的形象就是一層一層的洋蔥,每一層都代表了你在進行研究時需要經曆的不同階段。

從(cong) 外層到內(nei) 層,逐步深入,層層剖析,幫助你形成完整的研究方法。每一層都有其獨特的意義(yi) ,而你必須逐層“剝開”這些步驟,才能製定出最合適的研究方法。

這個(ge) 洋蔥圖模型有一個(ge) 巨大的優(you) 勢,就是它適用於(yu) 幾乎所有類型的研究方法,不管你是在做定量研究還是定性研究,或者是混合方法研究,它都能為(wei) 你提供清晰的結構和步驟。

02、研究洋蔥圖的五個(ge) 核心層次

第一層:研究哲學(Research Philosophy)

研究的第一步就是明確你的研究哲學。簡單來說,這一步決(jue) 定了你對世界的看法和研究的出發點。

比如,你是相信“實證主義(yi) ”的觀點,還是更傾(qing) 向於(yu) “解釋主義(yi) ”的方法?這個(ge) 決(jue) 定將直接影響你接下來的研究方式哦。

第二層:研究方法(Research Approach)

研究哲學確定之後,你要選擇一個(ge) 合適的研究方法。這就像是你選了一個(ge) 方向,接下來需要決(jue) 定是采取演繹法還是歸納法來推動你的研究。

你會(hui) 選擇先從(cong) 理論出發,還是先從(cong) 數據中得出結論?

第三層:研究策略(Research Strategy)

策略層麵,你需要決(jue) 定使用什麽(me) 樣的研究方法來搜集數據。這一步,決(jue) 定了你是選擇進行實驗研究、案例研究,還是調查研究。

這個(ge) 階段的選擇非常關(guan) 鍵,它會(hui) 影響你的數據收集和分析過程。

第四層:時間範圍(Time Horizon)

這一層決(jue) 定了你的研究時間框架。是橫向的截麵研究(cross-sectional),還是縱向的縱深研究(longitudinal)?

時間範圍的設定會(hui) 影響你的數據收集頻率和研究周期。

第五層:數據收集(Data Collection)

最後一步,也是最具體(ti) 的部分,就是確定你要如何收集數據。

你會(hui) 用問卷、訪談,還是使用現有的數據庫?這一層是最接近實操的,直接決(jue) 定你收集到的數據質量和後續的分析。

03、為(wei) 什麽(me) 研究洋蔥圖這麽(me) 重要?

研究洋蔥圖的魅力就在於(yu) 它的結構化和層次性。它給你提供了一套清晰的框架,從(cong) 宏觀到微觀,一步步幫助你理清研究的各個(ge) 要素。

無論你是剛剛開始寫(xie) 論文的新人,還是經驗豐(feng) 富的研究者,這個(ge) 模型都能幫助你有條理地組織思路,避免在研究過程中迷失方向。

04、小貼士:如何應用研究洋蔥圖?

1. 從(cong) 哲學入手:先搞清楚你研究的基礎理念,再決(jue) 定研究方法。

2. 逐步推進:一層一層地推進你的研究,確保每個(ge) 階段都做足了功課。

3. 靈活調整:如果在實際操作中發現某一層的選擇不適合,可以根據研究需求靈活調整。

好了,今天的“研究洋蔥圖”科普就到這裏!研究其實就是一步步的積累,洋蔥圖給了我們(men) 一個(ge) 清晰的框架和結構,讓研究不再是一片混沌。

無論是寫(xie) 論文、做研究,還是準備畢業(ye) 設計,這個(ge) 模型都能幫你理清思路。希望今天的內(nei) 容能幫到你,如果你覺得有用,不妨收藏一下!💡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新加坡國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最新PhD獎學金項目信息!

下一篇

8月16日雅思考題回憶 | 考了三小時算久坐麽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