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時,是第一次見到HH同學,短短十幾分鍾的交談中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活力”這個(ge) 詞形容HH同學再貼切不過了。
“非常有感染力的笑容,條理清晰的表達,整個(ge) 人看起來熱情滿滿。”
HH同學雖然是典型的文科生,本科保送複旦,到研究生進入斯坦福,一直學習(xi) 的是文科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但卻不局限於(yu) 此。在斯坦福自由的學術氛圍中,她嚐試著各種感興(xing) 趣的事情,不僅(jin) 學了最熱門的CS專(zhuan) 業(ye) ,在畢業(ye) 後又進入國內(nei) TOP級別的互聯網公司工作,而後又組建團隊開始自己創業(ye) 。
在HH同學身上我們(men) 看到她一直都在不斷的突破和挑戰自己,工作學習(xi) 如此,私下的生活也不例外。
在“濕坦福坦花兒(er) ”社交平台上的HH同學又是一個(ge) 愛旅遊,喜歡記錄分享生活,十分活潑有趣的女孩。會(hui) 拍搞笑的段子,用自學的日語配音,氛圍感拿捏的恰當好處的剪輯,風格多變,活脫脫的快樂(le) 源泉。
HH同學在文科這塊的鑽研探索、積極樂(le) 觀的心態,相信也能感染著更多人,一起走進斯坦福學霸HH同學的成長故事!
Part1:英文能力如何培養(yang) ?
“日積月累”
Summer:HH同學,可以跟大家做個(ge) 簡單的介紹?
HH同學:哈嘍~我是HH同學,我本科是複旦英語專(zhuan) 業(ye) 的,碩士在斯坦福讀的東(dong) 亞(ya) 研究,所以我算是妥妥的人文專(zhuan) 業(ye) 學生。畢業(ye) 之後去了騰訊做產(chan) 品經理,目前是在創業(ye) ,整個(ge) 團隊也拿了不少的的融資。總之,我各個(ge) 階段做的事情還比較有跨越性。
Summer:那像你本科保送到複旦,當時選擇英語專(zhuan) 業(ye) 是自己比較喜歡嘛?
HH同學:一方麵是我是從(cong) 杭外保送的,能選的基本是語言類,英語算是比較大的語種,其次,是我從(cong) 小英語就比較好,讀英語專(zhuan) 業(ye) 會(hui) 輕鬆很多。
Summer:是怎麽(me) 培養(yang) 英文能力,有一些提高的方法嘛?
HH同學:跟耳濡目染有很大關(guan) 係,從(cong) 小我爸媽會(hui) 給我看很多兒(er) 童英語節目,我自己也比較有自驅力,每天中午會(hui) 堅持額外學習(xi) 1小時英語,日積月累下來,英語提高的很快。然後在學習(xi) 思路上,我喜歡先學框架,對整個(ge) 語法結構、發音方式有一個(ge) 係統的認識基礎上去讀去背,這個(ge) 幫助特別大。用這個(ge) 思路我還學了很多外語,像俄語、日語、法語,還能熟練的講廣東(dong) 話。
Summer:HH同學的語言能力還是很強的~其實在杭外的話也會(hui) 比普通的公立學校更注重口語這方麵的訓練,如果小學、初中經常參加一些辯論賽、演講,是比較能培養(yang) 英語自信的。
HH同學:我小時候就很喜歡看央視的《希望之星》,看別人能講這麽(me) 流利的英語,就跟父母說自己也想參加比賽,然後我父母都覺得天方夜譚。但去了杭外之後,我幾乎每年都去報名比賽,從(cong) 杭州市的比賽到浙江省再到全國,也拿過名次,雖然沒上電視,但離夢想非常近了。所以演講、辯論、模擬聯合這些對英語能力都會(hui) 有非常大的提升。
Summer:那本身對英語就不是很感冒,尤其不喜歡背單詞,有什麽(me) 方法可以解決(jue) ?
HH同學:背單詞這個(ge) 東(dong) 西肯定是沒有人喜歡的,我覺得學習(xi) 本身就會(hui) 有一點反人性,要不停的重複,會(hui) 感覺枯燥。首先是,不要一口氣吃成胖子,要學會(hui) 拆解目標,每天給自己製定一些小目標,自驅力夠的話是可以完成的,不行就找一個(ge) 人陪你或組個(ge) 學習(xi) 打卡群,強迫一下自己完成每天的任務。
Part2:什麽(me) 時候開始準備出國?
重要有“三”!
Summer:HH同學大概是什麽(me) 時候為(wei) 出國做準備的?
HH同學:我高中時就考慮過出國,從(cong) 小對美國的校園生活和文化環境是比較向往的,但後麵因為(wei) 英語很好嘛,覺得大概率能保送到比較好的學校,就沒再去了。上了大學後,大一開始就為(wei) 出國做準備了,而且都跟學術相關(guan) 。因為(wei) 是偏向文學藝術方向,所以基本沒怎麽(me) 實習(xi) ,反而是上了很多相關(guan) 課程和做科研項目,每到放假就泡圖書(shu) 館看書(shu) ,在大三的時候也爭(zheng) 取到去加州大學交換的資格。
✔️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三件事:
▪️第一,要把語言及標化相關(guan) 的考試準備好;
▪️第二,就是學業(ye) ,盡量保證排名靠前;
▪️第三,就是要找人脈!
我當時在加州大學做的最重要一件事情,就是找了一個(ge) 翻譯家給我寫(xie) 推薦信,他算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禦用翻譯,在文學圈很有地位的一個(ge) 老師。在上他課時,我每天都坐在第一排積極跟他互動,老師就非常喜歡我,最後也特別認真的給我寫(xie) 了推薦信。後來的申請除了哈佛沒有錄取我,其他所有申的學校都給了Offer。
Part3:推薦信找誰寫(xie) 合適?
“與(yu) 教授保持鏈接”
HH同學:我當時思考的是,一個(ge) 重量級的海外老師,第二個(ge) 是我們(men) 部門職位比較高的係主任或院長之類的,第三個(ge) 就是跟我要做的領域直接相關(guan) 的。這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美國教授的推薦信,他不僅(jin) 幫我寫(xie) 了推薦,還幫我私信了很多學校的老師們(men) ,讓他們(men) 看我的申請資料之類的。
Summer:所以說大學多跟教授做鏈接,幫助還是非常大的。
HH同學:對!而且這個(ge) 老師也跟我說,他們(men) 每天其實要看很多推薦信,行業(ye) 內(nei) 的一個(ge) 共識,國內(nei) 老師的推薦信可能會(hui) 打個(ge) 折,因為(wei) 他們(men) 都知道不少推薦信可能是學生自己寫(xie) ,讓老師簽個(ge) 名。相對來說,他們(men) 更看重海外老師的推薦信。所以大家有機會(hui) 的話要多和外教鏈接。
Part4:個(ge) 人陳述如何準備?
“重視名校文書(shu) 範例”
HH同學:材料準備是申請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個(ge) 人陳述或有些學校的目的陳述,你為(wei) 什麽(me) 要去讀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最核心的三個(ge) 點:展示出你在學科上的基礎能力,有很強的動機和未來的規劃。
Summer:那可以分享下個(ge) 人陳述這塊的經驗?
HH同學:提到這個(ge) ,我想起之前在斯坦福的書(shu) 店發現的一本書(shu) 叫做《50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to stanford》,裏麵收錄了本科生錄取的50篇文書(shu) ,這些文書(shu) 開頭都高度一致,都是在描述一個(ge) 悲慘的故事,父母離婚,自己是孤兒(er) 等等。用很有感染力的故事先引入,再到自己為(wei) 什麽(me) 想做某一番事業(ye) ,這個(ge) 事業(ye) 跟某個(ge) 學科掛鉤,然後這個(ge) 過程自己做了什麽(me) 樣的準備,未來打算做什麽(me) ?
客觀來講,悲慘或負麵的故事比較能天然的激起人類的同情心,對情緒的感染力會(hui) 更強,也讓人印象深刻,在其他方麵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文書(shu) 就成了亮點。
我自己的文書(shu) 也是按這個(ge) 思路來寫(xie) 的,從(cong) 經曆很大的困難到一直堅持下來,而後讓我開始思考一些社會(hui) 問題、學術界的問題,由此引發自己想要深究的熱情,為(wei) 此做了怎麽(me) 樣的準備?未來想往哪個(ge) 方向?來學校學習(xi) 這個(ge) 領域能夠給我未來想做的事業(ye) 提供的幫助等等。
在這樣的一個(ge) 結構下,基本能保證達到符合整體(ti) 水平的一個(ge) 結果,這當中再去展示出個(ge) 人的亮點。
Part5:文科專(zhuan) 業(ye) 的出路?
“不給自己設限”
Summer:很多家長會(hui) 擔心,學習(xi) 英語專(zhuan) 業(ye) 就業(ye) 範圍比較窄,除了當老師,似乎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HH同學:這是個(ge) 非常好的問題,我跟父母也探討過出國要不要讀個(ge) 好就業(ye) 的工作,但當我真到了斯坦福之後,整個(ge) 人的思路也逐漸被打開了。
首先在斯坦福選課上就非常自由,你要修的就三門左右,此外可以嚐試很多課程,還能去聽各個(ge) 領域大佬的演講課,所以我也沒有走純粹的人文方向,而是偏人文和科技的交叉領域,也去上了計算機相關(guan) 的課程,這也並沒有想象那麽(me) 難。在國外都特別流行轉碼,大家基本不會(hui) 給自己設限,有什麽(me) 想做的都可以去試試看。
回到這個(ge) 問題上,不是學英語專(zhuan) 業(ye) 隻能做老師,隻要你思路打開了,什麽(me) 都可以做!世界上百分之八九十的工作其實跟專(zhuan) 業(ye) 沒有特別直接的關(guan) 係,你對金融感興(xing) 趣那就適當的輔修一些金融的課程,找相關(guan) 的實習(xi) 試試看,對科技行業(ye) 感興(xing) 趣就更不用說了,太多工作可以做了。人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潛力!
Summer:那HH同學一直是文科方向的,是什麽(me) 契機想學習(xi) CS?
HH同學:我當時最早是為(wei) 了留在美國工作,CS專(zhuan) 業(ye) 能更好拿工作簽,但是後來學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不是很適合做碼農(nong) 。程序員工作對創意的要求不是特別高,更多還是偏邏輯方麵的工作。我自身會(hui) 更偏重軟實力這方麵,比如,對人的觀察、溝通能力這些,這可能在其他一些崗位上更能發揮我的特長。正好那時,騰訊來矽穀這邊招聘,剛好是一個(ge) 我很感興(xing) 趣的項目,我就去報名了,然後也通過了。
Summer:所以,現在很多大學生如果很迷茫未來的一些職業(ye) 規劃,其實可以不用太著急,有時候可能也是機遇問題,大家可以多去嚐試各種可能性。
Part6:斯坦福的創業(ye) 氛圍?
“崇尚自由”
Summer:斯坦福的校訓是非常崇尚自由的,這也使得學校的整個(ge) 創業(ye) 氛圍非常濃厚,這對你是不是也有比較大的影響?
HH同學:創業(ye) 氛圍這點還是我比較想去分享的,的確對我觀念轉變影響比較大。首先學校本身就會(hui) 開設很多跟創業(ye) 直接相關(guan) 的課程,在其他的課裏也處處都透著一種創業(ye) 的氛圍。
比如說我當時選的一門design thinking相關(guan) 的課程,課程的主旨是教你訓練設計的思維,這不僅(jin) 僅(jin) 是畫畫,而是針對特定人的需求,去觀察思考設計出相關(guan) 的產(chan) 品、APP等。如果demo做出來後,會(hui) 組織一個(ge) 大的展覽會(hui) ,邀請科技大佬、投資人過來,他們(men) 看上某個(ge) 作品,會(hui) 直接跟你聊合作。
這種氛圍讓你覺得,創業(ye) 是件很簡單的事,人人都可以做。你也會(hui) 發現技術在整個(ge) 創業(ye) 中隻是很小的一環,但更多是我們(men) 在這過程中要去學習(xi) 和提升的一些綜合能力,比如說探索能力、思考判斷能力以及知道自己想要什麽(me) ,這比較重要。
Part7:中式教育和美式教育的區別?
“實幹精神更能應對各種挑戰”
Summer:HH同學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在複旦和斯坦福這兩(liang) 個(ge) 學校就讀時,你覺得區別最大的一些點是什麽(me) ?
HH同學:複旦的整個(ge) 氛圍會(hui) 偏小資一點,大家可能對純精神層麵的東(dong) 西更感興(xing) 趣一些。對一部分複旦的學生來說,在學校一直聊哲學聊藝術,真的從(cong) 校園進入社會(hui) 衝(chong) 擊感會(hui) 比較強烈。斯坦福就更腳踏實地一些,偏實幹的氣息彌漫著整個(ge) 校園。
我個(ge) 人感覺斯坦福的氛圍對大家的影響會(hui) 更大。因為(wei) 對於(yu) 大部分人最後還是會(hui) 進入社會(hui) 的,所以既要有學術探究的精神,也要落到實處。
Summer:斯坦福的氛圍還是非常能鍛煉人的。
HH同學:我身邊認識的很多斯坦福回來的朋友,會(hui) 感覺他們(men) 抗挫能力很強,因為(wei) 他們(men) 在校園就不斷去麵臨(lin) 各種挫折和失敗,所以很多自己回來創業(ye) ,其實壓力也很大,但是他們(men) 對待失敗這件事情不會(hui) 看的特別重。
我們(men) 從(cong) 小教育會(hui) 更偏因果論,一直說努力才有好結果,沒有好結果一定是不夠努力,大家對成敗這件事情極其在意。但其實我們(men) 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充滿了偶然性,接受可能出現的失敗並且在這個(ge) 基礎上多進行嚐試,這對你的人生來說一定是增加了更多可能性的。
Part8:文社科最大的幫助?
“提升人生豐(feng) 富度”
Summer:HH同學本科研究生都是學的文社科,這麽(me) 多年的學習(xi) 給你生活或工作,帶來最大的一些幫助是什麽(me) ?
HH同學:分幾個(ge) 角度來說吧:第一點,是我覺得學文科讓我對人生有更深的體(ti) 驗。生活是很複雜也很多維的,絕不僅(jin) 僅(jin) 是學習(xi) 和工作,與(yu) 身邊人的交往,如何獲得快樂(le) ,思考人生的意義(yi) 是什麽(me) ?
有些人會(hui) 在遇到重大挫折後開始思考,而文科能夠提讓你提早去思考這些東(dong) 西,也能夠更好麵對人生複雜的情況。
其次,很重要的一點是讓我擁有更加多元和開放的一種思維態度!這對我整個(ge) 學業(ye) 、職業(ye) 、人生發展都有特別大的幫助。因為(wei) 文科學的東(dong) 西本就沒有標準答案,這種思維方式為(wei) 職業(ye) 發展增加了很多的可能性,你天然的比別人更加能接受新的東(dong) 西。
最後一點,對我來說可能會(hui) 有更強的敏銳度,也跟我從(cong) 事的行業(ye) 相關(guan) ,比如說我是做產(chan) 品的,本身就是要求你能理解用戶的心理,你要想象用戶拿著你產(chan) 品時他的心理動機是怎麽(me) 樣的?他的感受是怎樣的?這些對文科生似乎有天然的優(you) 勢。
Part9:如何應對迷茫?
“勇於(yu) 嚐試”
Summer:HH同學在讀大學或讀研究生時,有過比較迷茫的階段嘛?
HH同學:肯定是有迷茫的,其實人的迷茫感主要來源於(yu) 你不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麽(me) ?
我早期比較確定自己要去做教授,但是中途與(yu) 我人生一些規劃產(chan) 生了一些矛盾,比如,我當時想留在美國工作,發現美國早教可能需要在不同城市奔波,可能每換一個(ge) 學校就要去一個(ge) 特別遠的地方。而我其實對於(yu) 生活的環境還是有一些訴求的,想呆在穩定理想的環境裏,所以會(hui) 有些懷疑,自己花了挺多年追求的東(dong) 西會(hui) 不會(hui) 沒辦法達到。
這是我比較迷茫的階段,但隨著後來去學習(xi) CS,再到騰訊當產(chan) 品經理以及自己創業(ye) ,你讓我回到那個(ge) 階段去想我現在的目標是什麽(me) ?肯定想象不出來。
所以,麵對迷茫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去嚐試!試一試的過程中,說不定就發現新的機遇了。而且這也是很好的機會(hui) 去探索,你是個(ge) 什麽(me) 樣的人,你想做什麽(me) 的?
Part10:申請規劃建議?
“保有熱情與(yu) 好奇心”
Summer:9-12年級的學生,對於(yu) 自我認知相對比較薄弱,他們(men) 更多是在學習(xi) 探索過程,對於(yu) 這樣的學生有沒有一些建議?
HH同學:可能比較抽象,但蠻重要的,我覺得要抱一些樂(le) 觀的預期,相信自己未來肯定能達到某個(ge) 目標,即使是很遙遠,但懷揣著一些小小的夢想,不斷的努力,最終能收獲非常多的東(dong) 西。
Summer:你覺得像斯坦福、哈佛這樣的名校,他們(men) 會(hui) 喜歡什麽(me) 樣的學生?
HH同學:其實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但如果要說共性的話,最喜歡的就是驅動力強的人,也就是做事情動機很強。優(you) 秀程度或智商這些,大家到這個(ge) level都差不多。他們(men) 更想知道你為(wei) 什麽(me) 想做這件事情?這種很強烈的衝(chong) 動即使聽起來很傻,幾乎不可能完成,但是你仍然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熱情去做的話,名校是更願意看到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