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題:Native CRISPR-Cas-Mediated Genome Editing Enables Dissecting and Sensitizing Clinical Multidrug-Resistant P. aeruginosa
DOI號:10.1016/j.celrep.2019.10.006
關(guan) 鍵詞: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CRISPR-Cas
摘要:
利用銅綠假單胞菌的內(nei) 源I-F型CRISPR-Cas係統,建立的一種適用於(yu) 其臨(lin) 床/環境分離的耐藥性菌株的高效且原位的基因編輯技術
1.背景
AMR:Antimicrobial resistance,耐藥性
MDR:multidrug-resistant,多重耐藥性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分布範圍廣的典型的多重耐藥性病原菌,它本身就能抵抗很多種藥物,並且它從(cong) 外界獲得耐藥性的能力也很強。銅綠假單胞菌的基因組很大(6.4 Mbp)並且多變,因此,用在典型銅綠假單胞菌上的基因編輯係統對臨(lin) 床/環境分離出的具有多重耐藥性的銅綠假單胞菌不太適用。並且,常常有成簇的抗藥性標誌性序列(marker)出現在臨(lin) 床的MDR菌株的基因組和可移動元件上,這些marker被發現對細菌的抗藥性水平具有重要的影響,於(yu) 是,靶向這些maeker是很有效且必要的。
研究表明,在AMR 銅綠假單胞菌中,有70%具有I-F型CRISPR係統。之前也有用細菌的內(nei) 源性CRISPR係統來原位編輯致病菌的成功案例,於(yu) 是作者也嚐試用這個(ge) 辦法來對MDR銅綠假單胞菌編輯。
研究對象:
一種MDR銅綠假單胞菌,PA154197
PA154197性質特點:
i.與(yu) 另一種高危細菌ST175有類似的抗性
ii.有native I-F CRISPR-Cas Locus
以下展示研究結果。
2. 對PA154197內(nei) 源性CRISPR係統進行功能性分析
PA154197具有典型的I-F完整係統:完整的Cas蛋白和array(P.S.它的不同的repeat之間隻有一個(ge) 堿基的差異;spacer幾乎都是32bp,並且很多是噬菌體(ti) 的同源序列)。
Target gene:mexB基因,編碼內(nei) 膜組分,是一種AMR基因
Spacer的選擇:之前的研究認為(wei) ,按5’-protospacer-GG-3’的相對位置選取protospacer、並且以GG為(wei) PAM是比較合理的,但近期有人又建議,以guide-centric(5’-CC-3’)比target-centric(5’-GG-3’)更合理,於(yu) 是就按5’-CC-protospacer-3’的相對位置來設計spacer。
3.驗證mexB的敲除水平
(1)為(wei) 了驗證mexB敲除能力和修複能力,所使用/構建的質粒:
質粒pAY5211:空載質粒,具有卡那黴素抗性基因和Ptat啟動的lux(luminescence,熒光素)基因,作為(wei) 對照組。
構建質粒pAY5233:在有卡那黴素抗性的pMS402骨架的lux基因上遊用強啟動子Ptat表達靶向mexB的array序列,執行敲除mexB任務的質粒,稱為(wei) targeting plasmid。當mexB被剪切後,細菌genome常常會(hui) 紊亂(luan) ,導致自身的死亡;
構建質粒pAY5235:將一個(ge) 1kb的donor序列插入到pAY5233上,該序列由mexB的上遊和下遊的500bp的同源臂組成。質粒pAY5235稱為(wei) editing plasmid。若mexB被剪切出口子,在一些菌中,mexB的這兩(liang) 段同源臂會(hui) 和mexB同源重組,同源重組後這個(ge) gene就被修複好了,不會(hui) 阻礙genome的正常工作,使得pAY5235本身可以穩定存在,菌落呈現熒光狀態。
(2)檢驗基因敲除水平和功能性質粒對已編輯細胞的修複能力
實驗步驟:向菌中轉pAY5211(對照)、pAY5233(targeting plasmid)和pAY5235(editing plasmid),通過菌落克隆的熒光狀態判斷質粒轉化水平。
實驗結果和結論:
i.比較轉化pAY5211和pAY5233的兩(liang) 組:pAY5211組中表達有熒光素的陽性克隆多,pAY5233組中幾乎不存在表達有熒光素的陽性克隆,因此說明pAY5211的轉化成功率比pAY5233高的多,進一步證明pAY5233組中的菌內(nei) 發生了“detrimental chromosome cleavage”,導致細菌難以存活;這個(ge) 結果說明,靶向mexB的基因敲除成功並且敲除水平較高。
ii.把轉化pAY5235的組和前兩(liang) 組比較:pAY5235組出現了少量具有熒光的陽性克隆,說明部分細菌在mexB被敲除後進一步進行了同源重組、將genome修複,因此細菌可以正常存活,進而正常表達卡那黴素抗性和熒光素——這個(ge) 實驗證明了:由於(yu) 這個(ge) CRISPR係統執行的基因敲除而給基因組帶來的破壞是可以被修複的,也就是說,使用可編程質粒對細菌進行多輪編輯是可行的。下麵那張在試管培養(yang) 的圖同樣是在證明這一點。
(3)此外,本研究還表明,當target gene小於(yu) 1kb時,敲除的成功率會(hui) >90%。如下圖所示:
我的理解就是,這個(ge) 實驗是以mexB基因內(nei) 的不同長度的區域當作不同的target gene,通過判斷不同長度區域被完全剪切的效率來判斷不同長度的target gene的剪切成功率。下麵這個(ge) 實驗就在判斷mexB內(nei) 具體(ti) 有多長被切掉了。原理是,Cas2/3剪切target gene後會(hui) 剩下來長短不一的序列,用不同的引物去PCR,看能P下來的片段是完整長度的還是中間一段被剪切掉後兩(liang) 端剩下的長度,P下來完整長度就說明敲除失敗,P下來是隻有兩(liang) 側(ce) 剩餘(yu) 的長度就說明敲除成功。
由圖可以看出,和array靶向範圍(32bp)很近的50bp序列的敲除成功率是100%,比array靶向範圍稍遠的500bp序列的敲出成功率大約是87.5%,1000bp序列的成功敲除率也大概是87.5%,3000多bp時候(整個(ge) mexB基因)敲除率就大概隻有62.5%了。
3.利用CRISPR 係統對耐藥性機理探究
構建了ΔmexB、ΔmexF和ΔmexH突變體(ti) (對應參與(yu) 編碼下麵三個(ge) 外排泵的組分),並檢測了三個(ge) 外排泵MexAB-OprM、MexEF-OprN和MexGHI-OpmD對PA154197耐藥性的貢獻——轉錄組分析表明這些基因過表達。
ΔmexB和ΔmexF都引起了一些種類的抗生素的MIC(最小抑菌濃度)下移,ΔmexH沒有明顯帶來的MIC改變。作者進一步對ΔmexB和ΔmexF進行了組合敲除,比較其敲除單基因的MIC上的變化,最後得出結論:MexAB-OprM和MexEF-OprN同時過表達構成PA154197的主要耐藥決(jue) 定因素。
(本文剩下的內(nei) 容對耐藥性機製進行進一步的詳細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和“3”類似,就是用CRISPR機製敲除某一些基因,然後研究單基因對耐藥性的影響或多基因之間的關(guan) 係,這裏不再贅述)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