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校和就讀時如何防範於未然?

校園安全一直是選校時大家會(hui) 考量的重要因素。前段時間在校園附近發生的個(ge) 別事件,又一次讓美國大學的校園安全成為(wei) 家長們(men) 的熱議話題。雖說各大高校都有嚴(yan) 苛的安保措施來確保學生們(men) 的安全,但提高安全意識、學習(xi) 自我保護依然是每位學生進入大學前的必修課。

本篇文章,小編將分享一些校園安全數據來幫助大家提高潛在風險認知,科普選校時的校園安全調查資源,以及自己進行安全防範的小貼士!

調查校園安全的小工具

Niche校園安全評級

網站:https://www.niche.com/colleges/search/safest-colleges/

校園安全實用工具|選校和就讀時如何防範於(yu) 未然?

如果你正在進行大範圍的選校瀏覽,想知道哪些學校相對安全,可以采用Niche的校園安全評級。網站雖然不能提供具體(ti) 的安全數據,但是適合正在選校初期,想要大致了解校園安全的學生。

Niche的2023校園安全排名融合了美國教育部的校園安全數據,地區的安全和犯罪數據,在校學生的安全調查卷數據以及毒品、酒精、性侵等數據。評級從(cong) A+到C-,排名越靠前的大學相對來說更安全。下圖是網站中截取的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安全評級:

校園安全實用工具|選校和就讀時如何防範於(yu) 未然?

(CSS)校園安全與(yu) 安保

網站:https://ope.ed.gov/campussafety/#/

校園安全實用工具|選校和就讀時如何防範於(yu) 未然?

如果你已經確認選校列表,想要詳細的了解每所學校的安全數據,那你可以采用Campus Safety and Security (CSS) 來進行調查。CSS是美國教育部門運行的網站,通過收集每年大學們(men) 依法提交的官方犯罪和火災統計數據,為(wei) 學生家庭提供每所學校的整合安全報告。

每所學校可查詢的數據涵蓋非常廣,包括:刑事犯罪、仇恨犯罪、暴力犯罪、逮捕、紀律處分、火災等。學生可以選擇查詢單個(ge) 學校,或者是對比幾所學校的安全係數。以哈佛大學為(wei) 例截取了網站中的可選數據:

校園安全實用工具|選校和就讀時如何防範於(yu) 未然?

地區犯罪率地圖/數據

網站:https://www.crimemapping.com/map

除了校園內(nei) ,選校時學生們(men) 還會(hui) 考慮鄰裏/地區的安全。通過犯罪率地圖可以查找在該地區前一天、三天內(nei) 、七天前內(nei) ,或者自定義(yi) 一段時間內(nei) ,所有不同類型的犯罪案件和犯罪地點。除此之外,最簡潔的方式就是在穀歌搜索欄輸入地區名字+crime rate,例如:Markham Crime Rate, 可以直接找到當地警局更新的犯罪數據。

校園安全實用工具|選校和就讀時如何防範於(yu) 未然?

安全防範的小貼士

1//  鎖門、鎖窗、鎖抽屜

在校園中最常見的犯罪之一就是盜竊,而防止個(ge) 人財產(chan) 被盜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上鎖。出門前要把門窗鎖好,騰出一個(ge) 帶鎖的空抽屜專(zhuan) 門用來放置貴重物品;睡前也要關(guan) 鎖門窗,美國許多房子都是不帶防盜網的,所以最好能夠鎖上窗戶;在圖書(shu) 館、咖啡廳自習(xi) 時,可以買(mai) 一把電腦防盜鎖,短暫離開時將電腦鎖在桌腿上。上鎖隻需要花上幾秒鍾,但卻能給小偷添很多麻煩。

如果你回到公寓時發現鎖好的門已經被打開了,立即報警並到鄰居家或安全的地方等待警察到來,不要貿然推門進入,入室盜竊者可能還在屋裏,被發現之後可能會(hui) 起肢體(ti) 衝(chong) 突甚至被凶器攻擊。

2//  熟悉學校的安保力量和安全項目

記下學校保衛處的聯係方式以及各個(ge) 警衛亭和保安駐守的位置,在校內(nei) 遭遇危險時,學校的保安可能比911更能及時趕到幫你脫困。許多大學都成立了校園安全項目,有自己開發的app或者網頁等,上麵有學校的各種安全信息,例如哪裏夜間不安全,從(cong) 宿舍到教室走哪條路最安全等;一些學校還提供護送服務,24小時都有學生值班輪守,如果你發生了意外,或者不敢獨自走夜路的話,隻需向他們(men) 求助,他們(men) 便會(hui) 派人來陪伴你直到你走到安全地帶。

一些學校還提供校園事故實時提醒短信,訂閱之後就能夠收到短信,提醒你校園內(nei) 哪個(ge) 地方發生了事故或犯罪活動,小心避開即可。可以通過US News官網的“Campus” 一欄查看每所學校提供的安保措施。

3//  走路時不要低頭玩手機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馬路上的“低頭族”也越來越多,許多學生也喜歡戴上一副耳機,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殊不知這也會(hui) 讓你對周遭環境的敏銳度下降,隻顧著手機裏的那個(ge) 世界,對路邊潛伏的危險渾然不覺。走在不安全的街區或者走夜路時最好不要玩手機或戴耳機,而要時刻對周圍環境保持警覺。

4//  開車要小心

劫車事件在北美的家庭都不陌生,在走向你的車時提前準備好鑰匙拿在手上,以便快速上車。而不要站在車邊才開始翻包找鑰匙,這時候十分容易成為(wei) 劫車的目標。開車時遇到路邊有人求助問路時,不要下車,而是將車窗打開一條小縫和對方交談,如果察覺到異樣,立即發動車子離開。

離開車的時候記得上鎖,鎖好之後再拉一下門把手以確認上鎖,因為(wei) 一些盜車團夥(huo) 會(hui) 用遠程幹擾器幹擾你遙控鎖車,讓你以為(wei) 已經鎖好了,但其實並沒有。

5//  隨身攜帶防身物品

可以輕鬆放進包裏的防狼噴霧、電擊槍等常用的防身用品也許能夠在關(guan) 鍵時刻救你一命。也可以隨身攜帶一枚小小的哨子,或者可以發出很大聲音的報警器,在遭遇犯罪分子的時候吹哨引起他人的注意。槍支、十字弓之類的武器一般是不允許帶進校園的,而且這類武器也很容易誤傷(shang) 自己,因此不推薦使用。

一些大學以及社區組織,例如基督教青年會(hui) (YMCA)等會(hui) 提供免費的近身格鬥、女子防身術等簡單的自我防衛技巧,有興(xing) 趣的可以參加。但遇到危險的時候,最佳選擇仍是走為(wei) 上計,而不要和對方發生正麵衝(chong) 突。

6//  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飲料

藥物濫用一直是困擾美國大學的重要問題之一,去酒吧以及參加派對時,不要輕易接受陌生人遞給你的酒水和食物,最好自己倒酒、取食物。一起出去玩的朋友中,最好有一個(ge) 保持清醒,以便把所有人都安全送回家。

7//  保護社交媒體(ti) 隱私

社交媒體(ti) 泛濫的當下,去網紅餐廳打卡、看展覽和演唱會(hui) ,如果不拍照發社媒的話幾乎就相當於(yu) 沒有去過,但其實社交網站非常容易成為(wei) 跟蹤狂的工具。將自己的日常生活發到社交網站上時,不要透露自己的日常行程,例如幾點去上課、幾點回宿舍等。去餐廳打卡時,在社媒帖子上發定位是件時髦又低調的事,但這會(hui) 將你的位置暴露給跟蹤狂,因此獨自外出時最好不要發定位。

如果你是一位獨自居住的女性,尤其是不住校而選擇在外租房的,不要將此信息透露在社交媒體(ti) 上,也不要發布家庭地址的定位。此外,收發包裹時,姓名一欄上不要加上Miss、Ms等暗示性別的稱呼,隻需寫(xie) 名的首字母和姓的全稱即可。

我們(men) 無法控製身邊的環境和他人的行為(wei) ,但每一次警覺、每一次防範、每一次安全措施都可以降低危險,保護自己不受傷(shang) 害。離家求學不易,希望每位學子都能安全且快樂(le) 的享受大學時光!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文書寫作壓力太大怎麽辦?寫文書寫作建議

下一篇

GRE 那些有特點的詞義考察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