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聽證哈佛歧視亞裔案 有望推翻平權法案

從(cong) 2014年開始,折騰了8年的哈佛歧視亞(ya) 裔案似乎終於(yu) 有望看到盡頭了。2014年學生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簡稱SFFA)起訴哈佛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在招生過程中,使用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來歧視亞(ya) 裔,打了幾年官司後,這兩(liang) 所大學都在2019年前後勝訴。SFFA提起了上訴但被駁回,於(yu) 是一路告到了最高法院,今年2月的時候,最高法院宣布受理這個(ge) 案件。

本周一(10月31日),美國最高法院對本案件舉(ju) 行了聽證,並進行了超過5個(ge) 小時的激烈辯論。目前最高法院還沒宣布他們(men) 最後的決(jue) 定,理論上講,最高法可以在任何時候公布其裁決(jue) ,但在有重大社會(hui) 影響的案件中,最高法往往要到任期結束時才宣布最終決(jue) 定,通常是在明年6月底或7月初。也就是說,本案結果不太可能會(hui) 影響本屆(2022-2023)大學申請者,但很有可能會(hui) 影響下一屆。

雖然最終裁決(jue) 還沒公布,但許多法律專(zhuan) 家都認為(wei) ,最高法很有可能會(hui) 裁定哈佛和UNC敗訴,不再允許大學在招生中將種族作為(wei) 考慮因素。這是因為(wei) 目前最高法的九位大法官中,隻有3位是自由派,他們(men) 都傾(qing) 向於(yu) 支持大學繼續在招生中考慮種族因素,而其餘(yu) 6位保守派大法官則持反對意見,也就意味著反對者所占人數更多。並且3位自由派大法官中,由拜登總統最新任命的Ketanji Brown Jackson不久前才剛剛從(cong) 母校哈佛大學的董事會(hui) 卸任,並且她的女兒(er) 正在哈佛讀書(shu) ,所以她將不會(hui) 參與(yu) 哈佛案的裁決(jue) ,隻參與(yu) UNC案的裁決(jue) ,這就使得哈佛案的支持者比例從(cong) 3:6下降到了2:6,原判決(jue) 被推翻的可能性更大了。

此外,今年6月時,最高法就以保守派多數的方式推翻了憲法規定的墮胎權(Roe vs Wade),震驚美國全國上下。這表明本屆最高法院不懼於(yu) 拋棄已經有幾十年曆史的先例,推翻對於(yu) 美國本身來說非常重要的政策。有了推翻墮胎權的先例之後,平權法案也有可能會(hui) 被推翻。

最高法的裁決(jue) 將對大學招生產(chan) 生什麽(me) 影響?

如果最高法決(jue) 定推翻平權法案,不再允許大學在招生過程中考慮種族因素的話,美國大學可能會(hui) 對其招生政策進行比較大的調整。大學在招生過程中考慮種族因素,主要是為(wei) 了讓招進來的新生群體(ti) 更加多樣化。如果大學不能繼續在招生過程中考慮種族因素的話,那麽(me) 他們(men) 必然要尋找其他途徑來提高新生班級的多樣性。

其中最常被提到的替代方案就是考慮學生的社會(hui) 經濟背景,並且這一方案也不無道理。經濟學家Raj Chetty的研究發現,哈佛大學來自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口的學生人數是最貧窮的五分之一人口的15倍;UNC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的學生是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的學生的16倍。

專(zhuan) 家表示,在實踐中,在平權法案下,在大學錄取過程中考慮種族因素的行為(wei) ,可能會(hui) 產(chan) 生種族和民族多樣化,但經濟上同質化的班級。也就是說,雖然大學錄取了更多少數族裔學生,但這些少數族裔學生其實大都來自於(yu) 較為(wei) 富裕的家庭。如果大學不能繼續在招生過程中考慮種族因素的話,他們(men) 很有可能會(hui) 開始考慮學生的社會(hui) 經濟背景,比如說使用住址來判斷學生是否來自比較貧困的街區等。

另一種替代方案則是德克薩斯州的 "前10%法",該法於(yu) 1998年生效,讓德州高中裏排名前10%的學生能夠自動獲得本州公立大學的錄取。由於(yu) 德州的許多高中都有種族隔離的現象,也就是說白人就讀於(yu) 一些高中,其他族裔就讀於(yu) 其他一些高中,那麽(me) 這個(ge) 法案就會(hui) 讓許多黑人和拉丁裔學生也能進入頂尖的公立大學,比如說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這個(ge) 案子帶給我們(men) 什麽(me) 啟示?

對於(yu) 打算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來說,自己是什麽(me) 種族、什麽(me) 膚色已經是板上釘釘、無法改變的事實了,但還有很多其他你可以改變的事情。在這場長達8年的訴訟長跑中,哈佛也披露了很多招生過程中的細節和政策,這些都是我們(men) 可以詳細解讀並運用到申請策略中的寶貴資料。

比如說,從(cong) 10月31日聽證會(hui) 開始起,哈佛大學官方推特就進入了“暴走”模式,一連發布了數十條和招生政策有關(guan) 的帖子,披露了很多招生細節。比如說,哈佛表示,在最近一輪申請季中,哈佛本科新生招生名額為(wei) 2,000人,擁有滿分GPA的美國申請者有8,000人,在所在高中排名第1名的有4,000餘(yu) 人,SAT閱讀和寫(xie) 作部分拿到700分以上的有18,000餘(yu) 人,SAT數學部分拿到700分以上的有20,000餘(yu) 人。

重磅|最高法聽證哈佛歧視亞(ya) 裔案,有望推翻平權法案

哈佛官推截圖

此外,向哈佛大學提交本科申請的60,000餘(yu) 名申請者中,大多數人都達到了哈佛的學業(ye) 要求,這就意味著哈佛大學除了GPA和標化成績外,還要考慮很多別的因素,才能把這些申請者區分開來。

重磅|最高法聽證哈佛歧視亞(ya) 裔案,有望推翻平權法案

哈佛官推截圖

那麽(me) 哈佛大學還要考慮哪些其他因素呢?什麽(me) 才會(hui) 讓你在GPA和標化相同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呢?哈佛大學的辯護律師Seth P. Waxman在最高法聽證會(hui) 上透露了一個(ge) 很有意思的細節。在大法官Roberts的反複詢問下,Waxman承認,如果你是非裔美國人或西班牙裔美國人,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是亞(ya) 裔美國人,可以使招生官在兩(liang) 個(ge) 同樣優(you) 秀的申請者中傾(qing) 向於(yu) 選擇你。

大法官Roberts這時候追問道,所以種族是哈佛大學錄取過程中的一個(ge) 決(jue) 定性因素?Waxman回應說,種族可以成為(wei) 一個(ge) 決(jue) 定性因素,“就像在哈佛-拉德克利夫管弦樂(le) 團需要雙簧管演奏者的那一年,作為(wei) 一名雙簧管演奏者將成為(wei) 決(jue) 定性因素。”

這當然不是在告訴大家現在馬上去學雙簧管。Waxman律師的言外之意是,在你申請哈佛的那一年,哈佛缺什麽(me) 樣的學生,它就會(hui) 傾(qing) 向於(yu) 錄取什麽(me) 樣的學生,這也是和哈佛的多樣性招生政策一脈相承的。不管是種族還是雙簧管,他們(men) 的最終目的都是為(wei) 了增加新生班級的多樣性。

這對我們(men) 的啟發就是,你要思考自己將如何為(wei) 大學的多樣性做貢獻。多樣性就意味著你不能跟風去做別人都在做的事情,比如說一窩蜂地去參加模聯或者去山區支教,因為(wei) 申請哈佛的學生中,可能有一半都有類似經曆,那麽(me) 哈佛肯定不需要這麽(me) 多模聯學生。你必須找到一個(ge) 獨特的興(xing) 趣點並深入鑽研,比如說研究某個(ge) 中國方言使用者移民到美國後該方言在當地社區中的保存狀況。這個(ge) 興(xing) 趣領域可能在申請哈佛的學生當中是獨一份,招生官必然會(hui) 對你產(chan) 生興(xing) 趣。

總之,不管哈佛歧視亞(ya) 裔案結果如何,你都無法改變你的種族。你能改變的,隻有努力學習(xi) ,以及精心製定你的申請策略和技巧。

參考文章:

https://www.nytimes.com/2022/10/31/us/politics/supreme-court-affirmative-action-whats-next.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2/10/31/us/supreme-court-harvard-unc-affirmative-action.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olitics/2022/10/31/supreme-court-race-college-admissions-harvard-unc/

https://www.forbes.com/sites/alisondurkee/2022/10/31/supreme-court-justices-signal-willingness-to-end-affirmative-action/?sh=72df1dad6dd8

https://twitter.com/Harvard/status/1587143903052021761

https://twitter.com/Harvard/status/1587135667401900037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加拿大三年145萬新移民!留學生有多少

下一篇

劍11寫作7分範文及解析:Test2 法律是推廣回收利益的唯一途徑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